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台灣防空系統土洋武器並存,美製愛三MSE與國造天弓4成了競合關係。台海防空部署中,國造裝備總是落下風,負責武器研發生產的中科院常只能配合軍種建案進度執行。 兩岸與美中台關係的錯綜複雜環境下,採購MSE將全案延長至2027年結案。但整個作業是否符合合法的預算程序?恐會衍生爭議。資深記者洪哲政懷疑有貓膩,這篇文章有抽絲剝繭的功用。
台美關係下的台灣軍購額度被花到底,國防預算與軍事投資都值得檢討。如今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宣稱要台灣交付保護費,並提升軍費到GDP 10%,明顯劍指軍購。 但我國防衛自己的同時,也遇到難題。因為,目前的投資可能無法前瞻未來5年到10年的建軍需求。資深記者洪哲政帶你從國防預算及軍事投資的角度,解讀川普上台後,台灣面臨可能的改變。...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擬提名參議員魯比歐出任國務卿、邀眾議員沃茲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川普讓「對中鷹派」及「挺台」的兩人進入執政核心,代表第二任期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將更強硬,也會持續打「台灣牌」,台灣付出更高額軍費以獲取「自衛能力」趨勢已無可避免,但如此發展真的對國人好嗎?
立法院新會期開議至今快兩個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邀請立法院朝野黨團會面,政院對原住民禁伐補償金拋出「追加預算」善意,但健保點值、公糧收購價格則採拖字訣。藍白六度聯手退回總預算,也算爭取到「依法編列」方案,預計總預算案本周五(8日)會應會順利審查。
對美軍購,從來就不是只有考慮台灣需求與價格,台美關係與國防自主間,如何平衡、拿捏,是政治。 空軍買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充實台灣防空體系。有人說買貴了、單套價格就是國產同類型的2倍多;也有人說重複採購,國造陸射劍二就夠,為何再花大錢?負責國造、研發武器的中科院立場重要嗎?若重要,為何台灣只要自行研發軍備系統,美方就會出售相同性能軍備? 資深記者洪哲政告訴你,在軍購與軍售的槓桿上,台灣從來不是獨舞。這次可能與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都有關。
刺針飛彈與共軍飛彈超級比一比。中共2款單兵作戰的防空與打擊地面飛彈,比台灣向美國採購方防空飛彈、美製刺針飛彈更輕、更便宜。而共軍「袖劍」防空飛彈比步槍還要輕一些,另,單兵一次可帶多達6枚「QN202」,能精確打擊直升機、地堡、突擊車、狙擊陣地等。 資深記者陳言喬整理了共軍與美製單兵可擕式飛彈對比:共軍主打便宜,QN202單價只有3萬元「人民幣」;美國刺針單價3萬起跳,單位是「美元」。然而,解放軍卻有一關鍵部分,不如美國。
美國軍火商雷神公司浮濫報價對台軍售價款,這起軍售弊案不僅是軍火商舞弊,另一方面,台灣軍方能繳付浮濫編造的虛假價款,顯示台灣軍方使用人民稅金數額,遠遠超過真正需要金額,國防預算隱約存在編列浮濫問題。 國防預算如果可能有浮濫問題,立法院拒絕將中央政府總預算排入議程審查,符合國會監督行政部門濫權的立場,尤其在軍方始終遮蓋雷神舞弊案之下,更不應該審查可能編列不實的國防預算。
全球民主和極權國家的對立和矛盾愈趨嚴重,也使地緣政治問題愈演愈烈。在此情勢下,除了向來是避險工具的美元、黃金是投資人首先想到的,還可以投資什麼? 從俄烏戰爭、到中東的以哈衝突、伊朗攻擊以色列,乃至於南北韓情勢又開始緊張、美中之間的對立,這些都顯見地緣政治的緊張情勢無所不在。 傳統當地緣政治情勢升溫時,最為人熟知的投資方式,就是尋求避險性高的去處,最有代表性的即持有避險貨幣,每次一有地緣政治衝突時,這二個國家的貨幣就會上漲,首先是美元,因為美元是最主流的避險貨幣,其次...
美軍最新版本M1戰車已不使用像個發熱火球般的ACPS系統,採較小型內嵌式裝備,我們即將抵台的M1A2T戰車卻仍選用這款舊型設計。ACPS是戰車的輔助冷卻與電源系統,關閉引擎時也能提供電源保持空調,相當於一個小型引擎。將領形容,M1戰車是裝置飛機引擎的吃油怪獸,哪輛戰車沒有散熱問題? 另,M1戰車主砲120公厘彈藥不足,第一批抵台後,缺乏足夠戰備彈。 為何如此?資深記者洪哲政在這篇文章中一一解析。
美國與亞洲主要夥伴的關係是處理台灣議題重要關鍵,但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對結盟態度不熱衷,對台更拋出「保護費」、國防經費應占GDP的10%等要求,引發拋棄盟友的質疑;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近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節目《60分鐘》則強調將延續一中政策,但未表態會否動用軍力保台。美國大選過後,安全承諾是否存續、美中台關係將如何演變,都成為各界矚目焦點。 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前美國國防部對台事務部門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RSIS)資深研究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來談美國新任政府的決策關鍵考量。(錄音時間9月19日)
冷戰結束時,歐洲面臨的外部威脅幾乎消失,還受到美國的安全庇護,讓歐洲各國政府大幅刪減軍事預算,省下數兆美元用於社會計畫,大受選民歡迎。如今,歐洲因烏克蘭戰爭重回冷戰時期的緊張,美國也將焦點轉向中國,歐洲國家卻發現很難放棄這些承平時期的灑錢計畫,結論就是,大砲換奶油很容易,反過來就難了。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柏克說,有人認為需要廢除福利國家好讓更多資金注入軍隊,「我覺得這個想法相當致命」...
做為賴清德政府首位文人國防部長,顧立雄端出了歷史新高的國防預算,他也不諱言,其實人員維持費是務實編列,重點在於建構不對稱作戰能力、強化防衛韌性和堅實的後備戰力。他的目標是「常後一體」,以應對中共灰色地帶襲擾作為。說是史上創新高,顧立雄的大白話是,國防預算每年都創新高,穩定成長是必然趨勢。
2024年義務役延長為一年,2024年9月起,將有四個以義務役士兵組成的步兵營,進行13周基地訓練。營長集體向國民黨立委馬文君陳情,部隊無線電機、卡車等裝備嚴重不足,根本不到可以下基地的水準。幾天後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出爐,國防部說,整體國防預算達到6400億餘元,創下史上最高紀錄,言外之意,裝備不足問題未來將可解決。 預算增加或可解決裝備不足,但裝備需人操作,人力匱乏才是心腹大患。國軍延長兵役時間,每年將有數萬義務役役男進入部隊,乍看可解決問題,其實卻使缺口變得更大。
海軍未來縱使擁有10艘新型快速布雷艇,但水雷卻十分老舊,部分甚至被譏為「百年水雷」。海軍目前無解,也未聞美方願提供這方面援助。中科院萬威水雷價格過高,一枚上億元,未受海軍青睞,萬征水雷管制系統仍在驗證。這就是海軍目前的挑戰。 有沒有遠洋布雷能力,是一回事,即便是台灣本島、外離島防衛,有沒有可用且有效的水雷,比到哪裡布雷更重要,不是嗎?
飽受國內與邊界安全困擾的印度,日前公布2024財年至2025財年國防預算,總金額達6.21兆盧比(約台幣2.43兆元),占中央總預算12.9%,讓國防部成為各部會中預算最高的單位。若與前一財年的國防預算相比,印度今年國防預算成長約4.79%;相較於2022財年至2023財年,今年成長更達18.43%。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勒維斯克(Antoine Levesques)指出,此一數字除反映印度與巴基斯坦長期緊張造成安全情勢嚴峻外,中國大陸因擁有較大經濟規模與更高的國防支出,成為印度最重大國防挑戰。
2025年國防預算推進至4600億元左右,創歷史新高。軍事投資案相當神祕,箇中皮裡陽秋,資深軍事記者程嘉文帶您從小處一窺。 例如,刺針飛彈、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要花多少錢?為何陸軍明年預算增加最多的項目是M1A2戰車?為何海軍是2025年度付款額度與2024年度落差最大的軍種,增加額度達到236.4億元,到底買了什麼?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川普接受美媒專訪時說,台灣應支付美國保護費,川普在總統任內最後一位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17日對彭博資訊說,自由世界正意識到來自中共的威脅,台灣應增加國防支出,至少占國內生產毛額(GDP)5%,以展現自我防衛意志。
聲勢如日中天的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受訪,點名台灣應向美國支付「保護費」。而台灣保護費的代價有多高?川普政府時期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建議,台灣國防支出至少要增加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等於2024年創新高的6068億元國防預算要再膨脹2倍;另一位前副國安顧問博明則呼籲台灣自築「沸騰的護城河」,透過台海天然屏障和全民後備動員,將台灣打造成「金城湯池」。但問題是防得了一時,防得了永遠嗎?
國造潛艦將後續艦預算案一次編列到位,凸顯政府造艦及充實國防戰力的決心。海鯤艦後續艦奉總統指示一路開綠燈, 但前戰規司計畫官王志鵬質疑,難道國防部討論時沒有人覺得有問題? 支持派認為搶編預算有原委,符合國際軍備研發生產程序。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提醒,立法院處理跨多個年度的預算案,存在第一年預算通過後,後續年度通常不會否決全案的慣例;行政部門常常利用這種「頭過身就過」的慣例,第一年編列占全案預算總額比例非常小,甚至只有行政作業費的方式,讓總額龐大或比較具爭議的計畫過關。國造潛艦預算編列,到底屬於哪一類?會不會「頭過身就過」?
民進黨人士批評國會改革法案擴權,從一個小事可以看出立法院真是弱勢,參謀總長梅家樹受邀列席委員會報告,接受立委質詢,立刻就有退伍將領與退休立委批評。總長接受立委質詢,不用東拉西扯軍政軍令一元化,這就只是總長身為國軍最高階將領,有關每年耗費龐大預算維持軍隊,總長對於人民監督其職務表現,必須有所回應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