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客語

「本土語」列為中小學必修,卻因政府訂出的2大關卡,被各校封為「排課大魔王」。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本土語2限制被封排課大魔王 得犧牲學生午休甚至靠偷渡

「本土語」列為中小學必修,卻因政府訂出的2大關卡,被各校封為「排課大魔王」。每年3月、4月,各校都在搶老師,學校行政團隊倍感壓力,只好利用午休、偷渡別的課來上、請老師代打,或直播共學,讓整體教學安排變得混亂不堪,而且學生程度不一,有老師感嘆,像在高中國文課教注音符號。

「臺灣台語」的出現,其實是不同族群折衝下結果。圖為教師教台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臺灣台語為何產生? 顧及各族群意識下的不得已

「臺灣台語」一詞近年來引發眾多討論,近日教育部預告將把「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臺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又引起各界批評。其實若檢視「臺灣台語」命名由來,會發現這幾乎公認邏輯不通的詞,來自各族群代表協調結果,恐怕只能說是因應台灣現狀而生。

高雄輕軌原本車內廣播將「輕軌」的台語及客語,全都以國語發音,但現已請語言老師重新錄製播放。記者潘奕言/攝影 生活

高雄「輕軌」僅用國語發音未有台語 反映的是語言意識不足

高雄輕軌在今年元旦全線通車,試營運期間人潮不斷,但車內的台語和客語廣播,提到將「輕軌」一詞時卻都以國語發音,引起部分民眾、專家學者與本土社團反彈,更指行駛多年的新北淡海輕軌廣播,「輕軌」都以台語及客語發音,高雄輕軌做為台灣第一條通車的輕軌,在語言意識上竟不如更慢通車的新北輕軌? 近期高雄捷運公司從善如流,請語言老師重新錄製後,現已改為播放多語言版本。有語言老師認為,這場論戰的背後,反映出是「語言意識」不足的問題。...

文化部今年首度辦理「鼓勵表演藝術台語主流化計畫」,支持56組表演藝術團隊推動國家語言傳承,於8至12月在全台各地演出逾200場台語兒少節目。圖/文化部提供 評論

訴求族群平等卻大推台語、客語主流化 政府盲點是什麼?

文化部、客委會乃至原民會,2023年中起分別開始大推「台語主流化」、「客語主流化」、「族語主流化」,引來聞者莫名:所謂主流化,根據類似措施如「性別主流化」,必然是推動某個概念。當特定語種事物也變成「主流化」的主詞,恐怕完全誤解「主流化」的意涵,甚至產生與理想相矛盾結果。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左三)常跑客家庄拜票,日前到苗栗縣頭份義民廟參香。記者胡蓬生/攝影 政治

學客語刻意主攻海陸腔 賴清德搶客家票「別有用心」

全台灣二成客家人口,每逢總統大選,桃竹苗客家庄都被視客家票兵家必爭之地。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積極耕耘客家選票,明天(16日)將在桃園成立客家後援會,賴訪客庄致詞常展現私下苦練客家話的成果,不少客家鄉親發現,賴清德刻意學的客語並非台灣客家人最普及的「四縣腔」,而是北部新竹縣、南桃園最常使用的「海陸腔」,為何賴清德學客語「別有用心」?

許多頂尖大學也祭出補助措施、鼓勵教師用本土語言授課,但引來學界反彈,認為背後配合政治的動機大於教學。圖為台大校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母語不是高教的事」 頂大獎勵本土語授課 學界反彈批太政治

下學期起,國、高中將跟隨國小的腳步,將本土語言列為必修課程,但上路在即,教材和師資都不足,出現不少亂象。不只國教,許多頂尖大學如台大、台師大也主動推動,紛紛祭出補助措施、鼓勵教師用本土語言授課,卻也引來學界反彈,認為背後配合政治措施的動機大於教學授課本身。

閩、客、原民、手語等國家語言課,111學年度起延伸至國、高中必修課,有家長質疑,國小本土語教學不夠生活化,再延伸至國高中恐意義不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國教變變變2】師資、教材沒到位 國家語言教育要往哪走

閩、客、原民、手語等國家語言課,111學年度起延伸至國、高中成為必修課,家長、老師、學者都有不少疑慮,包括教材、課程安排、師資等都有問題。有課程發展委員質疑,行政院一邊推雙語國家,一邊又把本土語(國家語言)納入必修課,「到底國家語言方向要往哪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