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德國沒有一個政黨能讓莎哈.瓦根克內希特看得上眼,所以她自組政黨,並以自己姓名為黨名。德文縮寫BSW的「莎哈瓦根克內希特聯盟」今年1月才成立,9月1日的選舉在兩個邦成為第三大黨,可能是聯合政府的關鍵造王者。
烏克蘭遭俄國入侵以來,波蘭堪稱是最挺烏的歐盟國家,收容了800萬名難民中的150萬人。波蘭10月15日舉行國會大選投票,如果加上二戰時期遭蘇聯併吞、戰後被關入鐵幕,俄國理所當然是大選外交政策辯論的主要外敵。可卻不是,反而是「德國小跟班」、「梅克爾的政治丈夫」等標籤,成為攻訐政敵的血滴子。易言之,德國成了波蘭大選的票房毒藥……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德國經濟都是一團糟。 德國聯邦政府確認,截至6月經濟已連續三季陷入衰退,對當前或可能的未來展望也樂觀不到哪裡去。德國即將成為今年唯一出現萎縮的G7集團經濟體,即使是G7集團和歐盟常年表現不佳的義大利,今年的表現也將遠遠超過德國。 可憐的德國再次被稱為「歐洲病夫」,這個歐陸最大經濟體在25年前首次被冠上這個封號。根據預估,目前德國的經濟混亂可能還會持續半年,連帶歐盟情況也跟著變糟,其背後原因為何?這一切都該怪前總理梅克爾?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2015年決定收留近百萬敘利亞難民,她當時可能未曾料到,僅僅8年後,德國西南部黑森林區的保守小鎮奧斯特斯海姆市(Ostelsheim),就由敘利亞難民艾謝布爾(Ryyan Alshebl)當選市長。艾謝布爾走過什麼樣的移民路?他改寫移民融入當地社會的概念,此事在德國又有什麼指標意義?
德國政府長期漠視下,使得首都柏林淪為俄羅斯間諜的大本營,竊取情資的活動已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國會議員被告知勿將電腦螢幕面向窗口、避免使用容易被駭的無線裝置、開會要將窗簾闔上等等。如今德國當局終於悄悄啟動反制措施,但鬆弛已久的螺絲有辦法一下子鎖緊嗎?
集體來看,歐盟是全球第三大強權,僅次於美國與中國大陸,但是要如何彰顯出自己獨特的政策,謀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對歐盟來說,是個困難的問題。 尤其歐盟又不是一個整體,內部有分歧,組成共同市場的西歐,與後來才加入歐盟的東歐,立場不同,前者被稱為老歐洲,後者被稱為新歐洲,對俄羅斯與中國大陸的態度,各自不同。 然而歐盟自知只有維持一體,才能發揮出力量,所以必須協調,雖然決策機制平等,但目前東歐要仰賴西歐的援助挹注,所以重心還是在法國與德國。...
中共20大落幕,10月23日亮相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出乎外界預料。相較於從江澤民時代確立的集體領導,20大開始的中共新局,總書記習近平與其他常委之間不再是平起平坐的關係,甚至難稱得上夥伴關係,而是領導與部屬的關係。
巴黎不平靜,10月16日有數萬人上街抗議通膨及政府對氣候毫無建樹,多個工會號召18日大罷工箭在弦上。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這時有何回應?紐約時報分析報導,習慣於前進,打破現狀,改造世界的馬克宏,今年4月連任後,承諾打造新紀元,如今卻深陷國內外危機,他躊躇不定,還在尋找方向。
美國駐德國大使古特曼(Amy Gutmann)在今年2月俄國入侵烏克蘭前一周到任,外界皆知她曾是美國賓州大學任期最長的校長,卻很少人知道,她的父親1934年逃離納粹德國時,曾發誓餘生再不踏上德國領土,他不斷灌輸女兒「德國很壞」的印象。古特曼近日表示,對她來說,駐德大使一職不是工作,是個人使命,為她已過世的父親,見證美德兩國並肩為民主奮鬥。
當身著招牌藍套裝的梅克爾從紅色布幕中現身,柏林布萊希特劇院內響起了熱烈掌聲,滿場觀眾都想知道今晚她會帶來什麼樣的訪談內容。這是梅克爾卸任六個月來首次公開受訪,不僅媒體即時轉播,現場也座無虛席,顯示德國人仍對這位前總理非常感興趣。 梅克爾透露了自己的退休新生活,包括獨自赴波羅的海度假,迷上聽莎翁《馬克白》的有聲書。但談到近期因俄烏戰而受抨擊的外交政策,她也展現「鐵娘子」的一面,堅持無須為此道歉。因為這終究要回歸到一個問題:在當時環境下,誰能做出比她正確的政治判斷?
去年12月,就任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不到幾天,哈貝克(Robert Habeck)就下令最資深官員詳細評估國家對俄國能源的依賴,得到的答案令他震驚。哈貝克說,德國高度仰賴俄國能源為車輛和工廠提供動力、為家庭供暖,而且沒有任何應急計畫來確保其他供應方,沒有可行辦法能取代俄國能源進口。
德國總理蕭茲打破二戰後的和平主義,宣誓重振國防,現在這項重責大任落在三人頭上,分別是國防部長蘭布萊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外交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與內政部長費瑟(Nancy Faeser)。這也是德國史上頭一遭,負責國安的三大要職全由女性擔任,也顯示儘管「鐵娘子」梅克爾已離去,女強人當家仍是德國政壇一股重要力量。
對歐美外媒而言,要弄懂俄國總統普亭的心思往往如霧裡看花,一種較可信的方式是透過俄羅斯在地管道去窺探。一位長期報導克里姆林宮政治生態的俄國獨立記者近日投書紐時,根據他的可靠消息來源揭露普亭近2年一些令人震驚的行為轉變。他點出一名神祕寡頭科學家悄悄爬上二號人物的地位,與普亭醉心謀畫讓俄國再次偉大,將歐洲拖進了二戰以來最危險的時刻。
俄羅斯總統普亭7日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就烏克蘭局勢舉行會談,雙方對話逾5小時並未取得任何重大進展,但兩人相隔長桌談判的照片,引起外界熱議。即便克里姆林宮11日證實兩人保持距離,原因是馬克宏不願接受俄國新冠病毒PCR檢測,但仍有人猜測普亭如此安排是想給馬克宏下馬威,背後含有權力掌控的隱喻。
年僅41歲的德國首位女性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去年12月8日上任後不到兩周,就跟經驗老到、擔任俄國外長已18年的拉夫羅夫會晤,企圖化解烏克蘭可能的軍事衝突。德國發行量最大的「畫報」用「勇闖熊穴」形容這場會晤,由於北極熊常被拿來形容俄羅斯,沒用「虎穴」也說得過去。
在位16年的德國「老媽」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正式告別政治舞台。回首梅克爾四個任期,她帶領德國和歐盟走過金融風暴、歐債危機、難民危機和新冠疫情等風雨,曾與四位美國總統、五位英國首相、九位日本首相打過交道,不僅連續10年名列富比士排行榜「全球最有權勢女性」,還成為德國史上首位風光卸任而非敗選或被罷免而下台的總理。紐約時報透過資料照片,回顧梅克爾政治生涯15個重要時刻。
法國將在明年4月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馬克宏計畫等到明年1月或2月才要宣布競選連任,其他黨派的候選人已各就各位,尤其在法國傳統右派大黨共和黨選出該黨史上首位女性總統候選人瓦萊麗.佩克萊斯(Valérie Pécresse)後,更將選戰氣氛炒熱。自詡為「法國梅克爾」的佩克萊斯說,她的使命就是把馬克宏趕下台,她批評馬克宏是「變來變去」的政治變色龍,「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討好,而我唯一的喜好就是做事」。佩克萊斯的支持者說,她將是尋求連任的馬克宏的最大夢魘。她的勝算有多大?她可能成為法國第一位女總統嗎?
德國自民黨(FDP)黨魁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可望將接下財長大位,各界批評聲浪不斷。除了知名經濟學家警告他的鷹派財政觀點恐將對歐元造成致命打擊,林德納自身的學經歷背景更遭質疑:掌舵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年度預算將近五千億歐元,他夠格嗎?
德國由社民黨、綠黨、自民黨所組成的新政府下周即將上路,三黨徽色分別是交通號誌的紅、黃、綠,因此被德國民眾暱稱為「紅綠燈聯盟」。這是戰後德國首次由三個黨組成聯合政府,德國與歐盟的政局在真正進入後梅克爾時代的發展會是如何?新任總理蕭茲在經濟、能源與外交的路線又會如何選擇呢?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政大國關中心湯紹成教授,談德國新政府。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將於本月卸任,結束長達16年的執政生涯。為此,德國國防部2日為梅克爾舉辦例行的卸任儀式,由軍樂隊演奏她親自挑選的三首樂曲,但她挑選的曲目之一竟然是龐克搖滾樂,令德國人相當訝異,原來再不熟悉不過的「老媽總理」,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而梅克爾又想透過這首歌傳遞什麼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