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長壽的社會裡,年邁父母要照顧中年孩子的情況愈來愈多。他們可能是有能力卻一直沒有固定工作,只靠父母養的啃老族;也可能是因為生病無法自立的身心障礙者。在醫療、社福現場服務的醫護人員、社工都觀察到,台灣有愈來愈多的年老長都在憂慮,要如何照顧無法自立的兒女。 CFP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廖一聰有個思覺失調症的雙胞胎弟弟,因常年生病,一直是爸媽心裡的牽掛。廖一聰的媽媽深知自己無法永遠照顧小兒子,卻也不希望他拖累哥哥,所以認為把剩下的財產交給哥哥是最公平的做法;而廖一聰知道自己必須把弟弟照顧好,但是又深感責任沉重,於是善用保險與信託的功能,幫媽媽做了一些安排。...
衛福部保護司統計,老人保護通報案件數近5年來成長超過五成,去年案件量高達2萬2540件,以言語羞辱、貶抑等精神暴力占最大宗,其次為肢體暴力。通報案量雖增加,但保護司分析2020年到2022年期間50件重大老人家暴案件後發現,有66%無通報紀錄,代表許多高齡長輩在受暴致死或重傷前,都沒有被現行保護網絡接住,通報背後仍有大量黑數,老虐實際情況遠比數據更為嚴峻。
《少年事件處理法》新制去年7月上路至今超過一年,外界對於承擔重責的「少年輔導委員會」給予肯定,認為少輔會能整合各類資源,並扮演有別於司法人員的「白臉」腳色來協助少年改變。 然而,第一線社工點出修法後的三大挑戰,司法人員也指出隱憂,直言需要司法監督的「曝險少年」若缺乏公權力介入時,偏差行為常會進一步惡化…
你會讓確診失智的家人獨立出門,自己吃飯或是做家事嗎?家屬常常因為擔心失智者迷路、受傷,跟前跟後保護著他們,但這樣的照顧,對失智者來說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嗎?會不會反而傷害了失智者的自尊,也讓他們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加速退化呢?照顧者一定會面臨照護上的挑戰與兩難,究竟什麼樣的照顧才是剛剛好的照顧? 本集邀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資深社工劉怡吟,向聽眾介紹怎麼樣才是剛剛好的照顧。
近年國內外都有幼童遭家長趕下車丟包的案例,有孩子拍打車窗苦求爸媽別丟下他,也有孩童被父母拉下機車一腳踹開,日本更發生男童因車資不足被司機趕下車,酷暑下走了2個多小時才回家。專家指出,大人這類「丟棄式」教育對孩童身心影響大,恐將造成惡性循環,不足為取,且大人也可能因此違法而被判刑或面臨罰款。...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被控桃園市長任內,涉嫌在「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收賄500萬元,桃園地檢署依貪汙治罪條例聲押禁見,桃園地院7月三度開羈押庭,法官最終在7月11日裁定收押鄭文燦,至今已在看守所待逾1個月。桃園地檢署說,有關被告鄭文燦等11人涉犯貪汙治罪條例等案,偵查終結,提起公訴。 桃園地檢署認定鄭文燦等11人涉犯貪汙治罪條例情節重大,依貪汙治罪條例提起公訴;下午1時30分記者會將說明偵查結果、起訴範圍、具體量刑、犯罪事實概要說明等。
台灣面臨高齡化、少子女化夾擊,家庭人口數下降,照顧壓力上升,導致老人虐待事件頻傳;根據衛福部統計,近5年老人保護通報數成長近3成,施暴者以兒女、媳婦等直系親屬為主,比率達半數以上,施暴方式以精神暴力最多。
台灣長照家庭中,有將近一半(超過45%)由男性擔任照顧者,而相較於女性在照顧困境中悲傷苦情的姿態,男性照顧者多是以壯烈犧牲的形象現身。 專家指出,男性照顧者因為比較不擅社會連結,在照顧困境中,更容易憤世嫉俗、關閉心房,甚至排拒他人的協助或外來資源,導致自己在封閉的環境中做照顧,並在遭遇挫折時採用極端手段。事實上,男性照顧者也需要幫忙,但方法或許和女性有所不同,究竟旁人該如何提供協助呢?
這幾年,孤獨死、虐童案、攜子自殺等事件頻傳,政府為強化社會安全網,持續增聘社工、給予加薪,近來突如其來的「身心障礙分級指標」變更令社工措手不及。每逢意外發生,社工被備受譴責時,官方說法都會提到「社工經驗不足」,但事實上,若能給予社工合理的個案量分配,能改變一個人,甚至整個家。
今年初,一歲男童「剴剴」遭保母虐死,負責訪視的年輕社工遭檢警上銬引發譁然,也讓外界看見社工長期薪資差、案量重,行政院為此宣示「不讓社工承擔不該承擔的責任」。言猶在耳,近來一項衛福部將公告修正的指標,卻成為社工心中的噩夢,社工被告知,每人的服務案量將可能從35人大幅攀升到800人。 聯合報數位版訪問四名服務身心障礙的社工,她們無法想像當案量倒進來時,她們是否撐得住、接得起。
疫情期間全球家暴人數劇增,據衛福部統計,即使疫情過後,家暴通報仍有增無減,目睹暴力的「目睹兒」亦同步上升,但國內輔導目睹兒的開案件數,卻維持在每年1500多人次上下,遭詬病服務比率太低,且協助輔導目睹兒的大宗單位「學校」,毫無後續追蹤機制。
校園割頸案,也讓人注意到高關懷生,近年校園通報高關懷學生輔導人次暴增,雞婆的導師一查覺不對就通報,但也有導師擔心通報意味自己教不好而漠視,教育現場亂象多,曾被家長投訴胡攪蠻纏的資深社工蔡欣宜說,這些孩子進步有限,但至少要先止血,不要讓孩子再往下墜落。
去年底新北某國中發生割頸案,國中翹課混陣頭,高中混幫派逞兇鬥狠,後來因詐騙、販毒兩度進出少年觀護所,受到保護管束的「前少年」阿富,忍不住想問:我當時有被接住,為什麼這個小孩沒被接住?不過,當年接住阿富的,不是學校,而是不怕危險的社工。
可能顛覆你的想像,在日本,年輕世代其實比老人更感到孤獨。「孤獨/孤立對策推進法」4月1日在日本正式施行,地方政府被賦予義務,盡力把他們從孤獨中拉出來。有人認為,找機器人聆聽他們的心事,似乎比網路上的真人要可靠;但也有研究發現存在矛盾點。...
剴剴遭虐死案,引發社會關注。兒少保護的守門人「保護性社工」目前尚缺610人,衛福部保護司統計,近5年兒少通報案件數急速攀升,有效通報件數2023年達9萬5903件,開案數僅12373件,開案比率僅21.7%,創下5年新低。
兒虐案震驚社會。3月18日立法院社福衛環委會邀請衛福部專案報告虐童案,結果立委演出鬧劇。綠委不滿藍委王育敏「剛辭兒福董事就做主席」,兩邊互搶麥克風,還互嗆「我會受傷」、「你沒有那麼脆弱」、「你不要占主席台」、「妳用暴力扯我」。兒虐悲劇國人心情沉痛無比,但我們的立委表現叫人痛心失望。
行政院今年初才將老農津貼加碼至每月8110元,國民黨立委游顥等人今天就提出修法,主張將老農津貼從每月8110元調高至1萬元。其實,新國會到目前為止,朝野立委至少已經提出六個加碼老農津貼的修法版本,最高加碼到每月1萬2000元,若以現今約54萬人受惠來計算,國庫每年將多支出250億元。
一歲男童剴剴遭劉姓保母虐死案燒出台灣社會安全網破洞,相關官員的表現,迄今無人獲得掌聲, 卸責的卸責,走鐘的走鐘,究其原因,不乏是在輿論全面關心及強大壓力下,第一時間急著想撇清,卻引來更多撻伐。 官員們不要忘了,政治始終來自於人性,若無法視民如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想保住官位,終究會被民意轟下台。...
一歲男童「剴剴」疑遭保母姊妹虐死案,事發逾2個月曝光,社會譁然,又因女社工疑涉入,檢警拘人上銬,民團炸鍋,外界撻伐,認為是「社工專業的集體創傷」。事件從「保母虐童」演變成「社工上銬」爭議,最後警政高層要求檢討,帶隊警官火速處分,北檢則只輕描淡寫「偵查不公開」,又引發警界基層另一波反彈不平聲浪,風波未熄。...
社會安全網漏接的悲劇層出不窮,撐起這張網的社工扮演關鍵角色,但縣市政府招聘社工卻陷入人力荒困境。以衛福部社安網第二期計畫為例,縣市社工進用率僅88%,人力一直補不滿。監委王美玉2021年就曾提醒「社工荒」要及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