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肥胖

仰臥起坐為英軍傳統鑑測項目,但脊椎構造本身穩定性不足,快速反覆地上下移動容易受傷,美軍與英軍都已廢除。圖為英陸軍女兵進行仰臥起坐。路透 軍武

6成因病退伍士兵是訓練受傷 英陸軍體測改參考奧運選手

各國陸軍都一樣,傳統上重視大量刻苦及忍耐的訓練法,官兵受傷是常態,最終被迫退伍。這也顯示,軍隊沒有訓練策略。但,軍隊與運動科學真的搭不上邊嗎?未必。 這篇文章告訴你英國對軍人健康、訓練策略、性別角色及戰場爆炸等熱門話題的態度。我們透過強調軍人健康、訓練中的性別角色和戰場面臨的挑戰,提供深入報導。 文末還有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生前引進的大內貼身侍衛,號稱忠誠勇敢的「彎刀部隊」 英軍廓爾喀部隊訓練影片。

美國愈來愈多州將大麻合法化,衝擊美軍長期以來大麻零容忍的立場,大麻除罪化更給軍隊招募帶來隱憂。圖為美軍坐在阿富汗警局旁,前面剛好是一株大麻樹。路透 軍武

美軍大麻零容忍影響招募 眾議院提取消新兵檢測能解?

美國愈來愈多州將大麻合法化,衝擊美軍長期以來大麻零容忍的立場,大麻除罪化更給軍隊招募帶來隱憂。如今有愈來愈多新兵無法通過大麻篩檢,美眾議院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禁止各軍種強制為入伍新兵,與即將入伍的軍官,實施大麻檢測。白宮對此持反對立場。 這篇文章告訴你,大麻與軍隊招募的不同角度思考。例如,蘭德公司2021年項研究顯示,相較於順利通過大麻檢測的士兵,第二次篩檢與曾有吸食大麻史的新兵,他們的表現未必更差,有時表現甚至更好。為何有這樣的結果?美軍怎麼解讀?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

為找出更適合陸軍的人才,陸軍推行TAPAS,成績表現好者則不受ASVAB評分限制。圖為俄亥俄州陸軍國民兵舉行最佳戰士選拔,參選者接受筆試。路透 軍武

7成青年不符入伍資格 美陸軍引進人格測驗能解人才荒?

ASVAB一直是評估各美軍軍種入伍新兵學科能力的標準,但如今能過關者越來越少,迫使美國陸軍2020年1月宣布利用另一種人格測驗「TAPAS」,讓能適應陸軍,ASVAB成績卻未能達標的人,也有機會從軍。 然而,根本問題就像美國陸軍前參謀長麥康維爾所說,很多美國青年想當兵,就是無法通過學科要求。為此,美軍開始降低入伍標準,美國海軍甚至1年內降了2次標準。這篇文章告訴你,美軍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厲害,甚至部分士兵的素質,比電影裡演的都還要誇張。...

美國智庫報告建議,結合腰圍、體脂肪測量、營養師輔導,能更有效控制美軍肥胖風險。圖為空軍示範如何利用測量脖子維度推估體脂肪量。路透 軍武

胖胖美軍/因何低估肥胖症人數?美軍沒搞懂的健康問題

美國智庫認為,美軍的健康管理很有問題,他們長期低估肥胖症患者人數,部分原因是出自退伍軍人事務部的態度。其中最關鍵處在於,指揮官無法將可能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肥胖軍人,轉介給專業醫療人員。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尤其,美軍軍事設施不但未增加營養食品,反而引進速食店等娛樂文化,最終導致肥胖問題及醫療支出。而這還只是原因之一。

報告發現,相較於軍官與文職人員,美軍士官與士兵肥胖的機率高出38%。圖為海軍士官長進行每日晨跑訓練。美聯社 軍武

胖胖美軍/5.2萬人體重超標未能服役 肥胖對募兵影響大

美國智庫研究顯示,美軍出現心理健康疾病的現役與退役人員,肥胖的機率明顯高於一般民眾。 美軍體重與戰鬥力不成正比,是這篇智庫報告的重點之一,但到底肥胖對美軍的影響有多嚴重? 戰鬥兵科與網路、情報及工程等職位的肥胖問題,各有何不同?低階士官兵與中高階軍官又各有何不同?這篇文章告訴你專家的分析。

為了提升學生體位適中率,降低過重、肥胖率,學校利用暑假辦運動相關課程,讓學生動起來。圖/日新國小提供 生活

擺脫最胖城市汙名 台南局長、校長、老師帶頭瘦身

台南市小吃偏甜,有全糖城市之稱,連市長黃偉哲都自稱是全糖市長。台南曾居「過重、肥胖比例」6都之冠,而近幾年國中小學生體位適中率也低於平均,小胖弟、小胖妹人數不少,因暑假常是「養胖期」,學校採對策因應。8月30日開學了,各校健康檢查要陸續開始,提升體位適中率策略能否奏效,站上體重機就能揭曉。

成千上萬人施打Mounjaro、Ozempic等瘦瘦針,有臨床研究則顯示停藥後會迅速復胖。奧森想知道若停止用藥,光憑自身努力是否能防止身材再度走樣?4個月後,他親自揭曉答案。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靠瘦瘦針甩肉18公斤但太貴 中年男停藥後憑什麼維持體重?

今年1月,奧森(Bradley Olson)為自己注射瘦瘦針Mounjaro,那是他財力所能負擔的最後一劑。這名45歲中年男子似乎從母親身上遺傳到肥胖基因,腦中常有吃的念頭。他試過各種節食法,不碰糖與碳水化合物,每周固定健身數小時,卻總是在減重與復胖之間循環。 美國藥廠禮來(Eli Lily)的Mounjaro幫助奧森輕鬆甩肉約18公斤,但每月一劑要花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2000元)。奧森想知道若停止用藥,光憑自主管理,是否能防止身材再度走樣?4個月後,他親自揭曉答案。

自覺食量不是特別大、依舊會胖的人,不妨檢查冰箱,能發現個人的飲食問題點。美聯社 國際

健康來得及/體態控制從整理冰箱開始 4種常備食品恐是減重盲點

對於在意身材的人,日本營養管理師建議,從整理冰箱做起。營養不均衡容易造成肥胖,某些看似有益健康的常備食品,更是控制體重者的盲點。

以前人們重視吃什麼有益健康,現在更關心要在哪個時間點吃東西。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第二餐效應」聰明控制血糖 遠離糖尿病關鍵在吃對時間

近年間歇性斷食蔚為流行,不少人選擇省略某一餐,以達成一天有16個小時不進食的目標。201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研究生理時鐘機制的學者以後,與時間有關的醫學研究成顯學。以前人們重視吃什麼有益健康,現在更關心要在哪個時間吃東西,配合體內生理時鐘的飲食習慣,稱為「時間營養學」。 日本「時間醫學」專家用生理時鐘營養學的角度告訴你,為什麼現代人卡路里攝取減少,糖尿病卻變多?以及什麼時間吃最能輕鬆控制血糖跟卡路里?

減重醫師王銘嶼曾胖到130公斤,減重後如今有著181公分、83公斤好身材,更成為醫院代言人。圖/王銘嶼提供 生活

曾瘦了35公斤還被嫌胖 130公斤醫師公開減重奮鬥史

很多人試過減重,卻不是人人能成功。減重醫師王銘嶼有著猛男身材,六塊腹肌,體脂僅11,其實他曾胖到130公斤,即使靠意志力瘦到95公斤,還是被笑胖,為此,他5年前動縮胃手術,術後再靠重訓,擁有如今181公分、83公斤身材,瘦下來後變得更健康。王銘嶼說,肥胖讓他曾被霸凌、不健康,用自身血淚經歷與專業,減重後從「大猩猩」變醫院代言人。

丹麥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全球性大企業, Novo Nordisk藥廠對經濟的影響史無前例。紐約時報 國際

市值超越全國GDP!賣減肥藥的藥廠 成了丹麥護國神山?

有家丹麥藥廠,過去100年賣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平平穩穩,最近股票狂飆,市值突破4000億美元,超越丹麥全國的GDP,是不折不扣的「富可敵國」、「護國神山」。已經有經濟學家建議,今年起統計丹麥GDP時,這家藥廠需要獨立出來計算。 然而,在一些丹麥人眼裡,儘管製藥業對國家經濟成長居功厥偉,卻也引發對「荷蘭病」的擔憂...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科學家針對近千名成年人研究顯示,平常的一周間睡眠時間即使只差90分鐘,也可能影響人類腸道內的細菌類型。美聯社 國際

健康來得及/假日縱情晚睡晚起? 科學家:小心你正在謀害腸道菌叢

上班族撐到周末難免想放縱自己,像是熬夜跑趴、打線上遊戲或追劇,反正隔天晚點起床也沒關係。不過每當這麼做,是否又會覺得周一上班時整個人提不起勁?其實這不只是「周一症候群」(Monday Blues)發威,新研究指出,你可能患上「社交時差」(Social Jetlag),即平日與假日作息差別太大。而這樣做竟然也會傷害腸胃健康?

美國地質調查所本月初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美至少45%的自來水,受到永久化學物質PFAS汙染。專家建議對此提的建議之一是:裝濾水器。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永久化學物質PFAS無所不在 避不掉的我們可做這些事防癌

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本月初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美近半自來水受「永久化學物質」(PFAS)汙染。這種化學物質普遍存在於許多日用品中,台灣自然也不例外,若長期接觸或攝入太多,可能造成癌症、肥胖、高膽固醇、不孕、肝病等,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所逃於天地間」。拿它怎麼辦?至少可從避免吃到含PFAS的食物做起。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內心臟內科權威程文俊與不少患者建立了深厚的關係,讓患者甘願隨他「轉調」。記者胡經周/攝影 聽幕後

元氣醫聲 EP1|慢性共病照護複雜 病人從基隆跟到林口 程文俊:應發展整合醫療

台灣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雙重夾擊下,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平均壽命延長,但慢性病影響越明顯。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內心臟內科權威程文俊指出,台灣糖尿病人口逾二百萬,高膽固醇的患者也有四百餘萬,高血壓患者則有五百多萬,成年人口體重過重及肥胖者,比例更是高達50.3%,他直言,加速攀升的慢性病罹病人數,以及各個慢性病之間的共病問題,需要各界共同解決。 但是慢性病的共病的問題極為複雜,可以如何解決?慢病患者該去哪裡求助?AI智慧醫療,甚至是時下最夯的Chat GPT可能取代醫師嗎?打開PODCAST的慢病放大鏡的【心腎糖系列】,聽醫界領袖溫暖分享,一起過對好日子!

研究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愈來愈多的人選擇加工食品。這對人體的微生物菌群或新陳代謝健康都不好。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卡路里一樣 加工食品卻比高纖食物更易長胖? 關鍵就在腸道細菌

卡路里是衡量食物能量的基本單位,多年來科學家們始終相信,如果提到體重增加,所有卡路里都一樣。但最新研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當卡路里都一樣時,加工食品仍比高纖食物更容易讓人變胖,關鍵就在體內的腸道微生物菌群。 西雅圖系統生物學研究所微生物組專家兼助理教授吉本斯(Sean Gibbons)表示,這項新研究令人震驚,因為它表明,即使不運動,人們也可以通過改用針對腸道微生物菌群的飲食,來減輕體重和減少體內脂肪。...

圖/想樂 生活

我的失敗百科全書/郭珊|油膩的中年危機

都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可是,成功見首不見尾,失敗倒是誰都遇過。廖玉蕙為了作一個孫女長大後是國手的夢,矢志學會游泳,但她要先通過換氣的考驗。駱以軍感嘆,那麼多離奇古怪的事情像爆米花一樣撒他身上,難得他還能平安活到半百。又有多少人像何致和一樣,不管在球場或在電視前觀賞球賽,只要是他支持的隊伍就一定會輸?曾任電視主播的朱國珍,為了一次醫美,幾乎毀掉她的開麥拉費司。年近中年的郭姍,則因為長跑三年卻依然是個油膩的胖子而苦惱。 【精彩語錄】這場愈演愈烈的全民群嘲,證明了生活中最不缺的有三件東西:帳單、衰老的加速和發福的機率。 當你一不留神把它們給湊齊了,就會自動獲得一項「福利」——當然不是集齊龍珠召喚神龍——而是不請自來的「中年危機」。

10月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的研究表明,每周短時間的劇烈活動累積約15至20分鐘,可使研究對象的死亡率降低16%至40%。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沒時間不是藉口 一分鐘高強度運動有助擺脫三高

沒運動習慣的人,理由往往是沒時間,但現在有個好消息:你不需要1小時、甚至半小時來運動。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只要在一天內挪出10分鐘或更短時間內,從事提高心率的活動,如快走、跳繩、爬樓梯等,對健康就有好處,包括降低血壓、焦慮,改善睡眠品質與集中力。本文也介紹10分鐘訓練的參考菜單。

曾甩肉25公斤的日本醫師指出,有三項吃甜食的規則,掌握了吃甜食一樣瘦。路透 國際

醫師揭吃甜食享瘦3原則 在這個時間點大吃不會胖

你是否有想要減肥,卻抵抗不了甜食吸引力的煩惱?曾甩肉25公斤的日本內科醫師工藤孝文說,掌握三原則,吃甜食一樣瘦。 工藤孝文在東洋經濟專欄指出,有三項吃甜食的規則。用「規則」兩個字,但不是「非這樣不可」,也沒有「必須如此」的強制性。而是告訴減肥中的人們如何不勉強自己,堅持下去。...

焦點

圖解新聞/居隔只吃不動 國人肥胖比率增3至5%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新冠疫情減少外出讓人憂鬱,活動量銳減也帶來肥胖率。這次的圖表帶你了解疫情下的肥胖盛行率和學童飲食習慣。

如今全球許多女孩都在6-7歲時開始胸部發育,專家正從肥胖、化學物、壓力這三方面研究青春期提早成因。插圖╱紐約時報 國際

疫情害的?全球女孩6-7歲進入青春期暴增 專家陷入困惑

如今孩子的青春期來得早,但多早算早?女孩6-7歲開始胸部發育,正常嗎?一項義大利研究顯示,在新冠疫情期間,義國因青春期提早而就診的女孩人數,比先前暴增兩倍以上,美國及印度部分醫師也觀察到類似情況,引發醫界再度討論:什麼原因造成了青春期提前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