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傳奇不死 友嘉、百德 談智慧機械未來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

  • 2017-01-13 16:16
  • 更新:2018-07-29 00:39

 

 

機器即將取代勞力

工業 4.0 台灣價值在哪裡?

上篇《力拼工業 4.0?政府喊得漂亮,

但我們真的有人才嗎?...網友:早就跑光光了啦!

一文中有提到,

全球製造業正在大遷移,

而台灣究竟準備好了面對世界的挑戰了嗎?

台灣如果要跟上 工業 4.0 ,

首先要克服 人才外流 與 企業素質等問題,

然而台灣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百德看未來:

工業 3.0 先行再談 4.0

另外,被上銀科技創辦人卓永財譽為

「臺灣工具機的勞斯萊斯」的百德機械

(以下簡稱百德),

在業界專業生產CNC立式、臥式、五軸加工中心機,

總經理廖子恩表示,為了做出市場區隔與差異化產品,

百德一開始便鎖定歐洲高端工具機市場,

目前產品大約有八成以自有品牌「QUASER」行銷全球。

 

台灣想一步登天 言之過早

如今,

政府與企業急切的想要在時代交替中,

搶占先機投入工業 4.0,

但廖子恩認為想要「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論機械製造精細度,臺日可說是不分軒輊,

但論到智慧化程度,臺灣可能只有日本的三十分。

智慧機械只能算是工業 4.0 的其中一環,

加上機械廠升級後急需軟體人才,

智慧機械軟硬體整合若不先行,

談工業 4.0 都還言之過早!

 

 

 

政策改口 沒跟上的跳過

其他不足的補齊

據他觀察,政策雖以工業 4.0 為號召,

但政府替產業做過健檢後,

也紛紛將口號改為「智慧機械」、「智慧設備」。

他說:「在工業 3.0,也就是初談自動化製造的時候,

企業外移中國大陸獲利落後國際產業轉型,

沒有跟上的部分是無法跳過的,需要補足再前進」!

 

日、歐各自為王

另外,回望目前國際情勢,

日、歐對工業 4.0 規格都各自為王,

在國際標準尚未出現前,要臺企押寶規格選邊站,

直接跳到工業 4.0 並不是明智之舉,為了應變局勢,

不僅百德在今年登錄興櫃,

機械公會也表示未來三年內大銀微系統、友嘉、

富田電機等也將陸續上市櫃,

替工業 4.0 之路壯大企業資源。

 

 

工研院:

整合平台 打群架是關鍵

工研院智慧機械科技中心主任陳來勝提到,

做為國家科技技術發展的後盾,

工研院目前正積將國內ICT產業與機械產業結合,

目的在打造一個通用規格的系統,

透過工研院所打造的大平台,

解決邁向工業 4.0 的機械通訊、聯網等問題。

此系統的誕生除了能解決「企業押寶」現象,

也能讓中小企業避免低效益的投資,更重要的是,

串連全臺機械產業與ICT資源,

真正實現產業整合、打群架的可能性!

 

那臺灣的出路到底在哪呢?

智慧機械的下世代帶到底會出現哪些令人驚嘆的改變?

劉鏡清說:「黑手產業變黑腦產業是必然的!」

臺灣倚靠長期的全球服務經驗,

在客戶察覺到機器有問題前,

機器就能主動回報瑕疵供臺企做改良,

因此在他看來,臺灣智慧機械產業價值鏈的整併,

在未來幾年將會以飛快的速度完成。

 

 

歲末年初,在全球經濟壓力下,

無論是 IMF、中研院經濟所等機構,

都對臺灣今年經濟表現點評不慎樂觀,

如何在最壞的時代中創造最好的里程碑,

尤待產、官、學攜手,戰勝考驗!

 

台灣想走 4.0 還有很多難關

期盼能夠再造經濟奇蹟

 

延伸閱讀 - 上篇《力拼工業 4.0?政府喊得漂亮,

但我們真的有人才嗎?...網友:早就跑光光了啦!

 

本文由 卓越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創刊于1984年9月,至今已超過28年,長期以來,專業深入的報導,深受各界的肯定與好評,歷年來曾多次榮獲新聞局「金鼎奬」最佳刊物的肯定。"

卓越雜誌創刊于1984年9月,至今已超過28年,長期以來,專業深入的報導,深受各界的肯定與好評,歷年來曾多次榮獲新聞局「金鼎奬」最佳刊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