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貝·雨蓓
伊莎貝·安妮·瑪德蓮·雨蓓(法語:Isabelle Anne Madeleine Huppert,法语:[izabɛl ypɛʁ];1953年3月16日—[1][2]),法國女演員。自1971年開始,她已演出超過100部電影。她曾被凱撒獎提名16次,是該獎項的紀錄保持人,並曾以《儀式》(1995年)與《她的危險遊戲》(2016年)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
伊莎貝·雨蓓 Isabelle Huppert | |||||||||||||||||||||||
---|---|---|---|---|---|---|---|---|---|---|---|---|---|---|---|---|---|---|---|---|---|---|---|
女演员 | |||||||||||||||||||||||
出生 | Isabelle Anne Madeleine Huppert 1953年3月16日 | ||||||||||||||||||||||
配偶 | Ronald Chammah(1982年结婚) | ||||||||||||||||||||||
儿女 | Lolita Chammah Lorenzo Chammah Angelo Chammah | ||||||||||||||||||||||
父母 | Raymond Huppert Annick Huppert | ||||||||||||||||||||||
活跃年代 | 1972年至今 | ||||||||||||||||||||||
各地中文译名 | |||||||||||||||||||||||
中国大陆 | 伊莎贝尔·于佩尔 | ||||||||||||||||||||||
臺灣 | 伊莎貝·雨蓓 | ||||||||||||||||||||||
香港 | 伊莎貝·雨蓓 | ||||||||||||||||||||||
新加坡 | 伊莎贝·雨蓓 | ||||||||||||||||||||||
马来西亚 | 伊莎贝·雨蓓 | ||||||||||||||||||||||
|
目前有總共有22部伊莎貝·雨蓓參與演出的電影獲選入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她並以《維奧萊特·諾齊埃爾》(1978年)與《鋼琴教師》(2001年)兩度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她也曾以《女人的故事》(1988年)與《儀式》(1995年)兩度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2016年,雨蓓因演出電影《愛情未來》與《她的危險遊戲》獲得國家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與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並憑藉後者獲得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伊莎貝·雨蓓擁有極高國際知名度,並參與許多非法語圈電影的拍攝,曾與許多著名導演合作,例如克勞德·夏布洛、尚盧·高達、麥可·漢內克、麥可·西米諾、塔維亞尼兄弟、貝特朗·塔維涅、班諾·賈克、安德烈·華依達、拉烏·盧伊茲、巴提斯·謝侯、馬可·貝羅奇奧與安德烈·泰希內等,甚至也參與拍攝亞洲導演如潘禮德、布里蘭特·曼多薩與洪常秀等執導的電影。
生平
编辑伊莎貝·雨蓓出生於法國巴黎十六區,父親雷蒙·于佩尔(Raymond Huppert)是安全器材制造商,而母親安妮可·波(Annick Beau)則是一位英文老師[3][4],伊莎贝尔在家中最小的孩子,有一個哥哥和三個姐姐,其中一个姐姐卡洛琳·雨蓓是电影导演和编剧。她在巴黎西邊的阿夫赖城度過童年。她的父系是匈牙利裔犹太人,是來自於普雷紹夫與亞爾薩斯-洛林[5][6][7][8][9],但她是在母系天主教家庭環境中成長。
在她母親就鼓勵下,她在青少年時期就投身演藝事業,成為巴黎的童星。她後來進入凡爾賽的藝術學院就讀,並以演出而獲獎。伊莎貝·雨蓓同時也是歐洲最具聲譽之一的國立戲劇藝術學院的校友。她於1971年首次在電視上亮相,然後在1972年於妮娜·康萍茲執導的電影《福斯汀與美麗的夏天》中初次登場。她在1974年貝特朗·布里葉執導的作品《圓舞曲女郎》中的出演使得她迅速成名。
伊莎貝·雨蓓首次取得國際上的注目是在1977年,當時她演出瑞士導演克勞德·高黑塔執導的《編織的女孩》。這部電影也顯露出她後來的風格,並讓她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新人獎,並首度入圍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
伊莎貝·雨蓓在1978年參加克勞德·夏布洛執導的《維奧萊特·諾齊埃爾》,並因此首度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的肯定。她隨後在1980年赴美主演麥可·西米諾執導的電影《天堂之門》,可惜票房相當慘澹。伊莎貝·雨蓓在1980年代繼續挑戰個性詭異及深沉的角色,包括莫里斯·皮亞拉執導的《路路》、尚盧·高達的《人人為己》、戴安娜·庫莉絲的《我們之間》與克勞德·夏布洛的《女人的故事》。她以《女人的故事》首度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也獲得瓦拉多利德影展最佳女演員。
1995年,伊莎貝·雨蓓演出了克勞德·夏布洛執導的電影《儀式》,劇中她飾演一位郵局職員,與勤奮稱職的文盲女傭桑德琳·波奈兒有精采的對手戲;她也以這次演出二度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並首度獲得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她與克勞德·夏布洛後來仍持續長期合作,包括《一切搞定》(1997)、《謝謝你的巧克力》(2000)與《權力喜劇》(2006)。
她與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於《鋼琴教師》(2001)中合作,這部電影也是改編自奧地利女作家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的小說《同名小說》,伊莎貝·雨蓓也憑著該片的演出二度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也成為她的代表作之一。她於2002年主演法蘭索瓦·歐容執導的《八美圖》,並與該片其他演員共同獲得柏林影展傑出藝術成就獎。她在2004年則主演克里斯多福·歐諾黑執導的《母親,愛情的限度》,其中的母子亂倫劇情引發爭議。2009年,她擔任第62屆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10]。
2016年是她電影生涯的另一個高峰,接連演出米雅·韓桑-露芙執導的柏林影展競賽片《愛情未來》與荷蘭導演保羅·范赫文執導的坎城影展競賽片《她的危險遊戲》,除了憑後者第二度獲得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與第四度獲得盧米埃獎最佳女演員獎之外,在美國獎季也表現亮眼:她同時以這兩部片獲得國家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與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也以後者獲得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衛星獎最佳女主角等獎項,其中獲得金球獎是繼1972年麗芙·烏曼之後,第一位獲得此獎的外語片女演員;她隨後也順利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不過最後敗給美國演員艾瑪·史東。
獎項與榮譽
编辑伊莎貝·雨蓓在歐美與藝術電影領域經常受到讚揚。她總共十六次入圍凱撒獎,包括十四次最佳女主角獎與兩次最佳女配角獎,其中分別以《儀式》(1995)與《她的危險遊戲》(2016)兩度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她在盧米埃獎則是入圍次數和得獎次數的女演員紀錄保持人,分別入圍六次,並四次獲獎(分別是1996年《儀式》、2001年《謝謝你的巧克力》、2006年《情逝》與2017年《她的危險遊戲》)。
在歐洲三大影展方面,她是影史上獲得兩次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的四位女演員之一(另外三位分別是凡妮莎·蕾格烈芙、芭芭拉·赫尔希與海倫·米蘭),首次獲獎是於1978年因演出克勞德·夏布洛執導的《維奧萊特·諾齊埃爾》而獲獎(該屆與美國演員吉尔·克莱伯勒共同獲得),第二次則是在2001年以麥可·漢內克執導的《鋼琴教師》獲獎。
她也是獲得兩次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的四位女演員之一(另外三位分別是莎莉·麥克琳、薇拉莉·葛琳諾及凱特·布蘭琪),分別是在1988年以克勞德·夏布洛執導的 《女人的故事》獲獎(與莎莉·麥克琳並列獲獎),以及在1995年因演出克勞德·夏布洛執導的《儀式》而與同片女演員桑德琳·波奈兒共同獲獎。除此之外,雨蓓也在2005年以巴提斯·謝侯執導的《情逝》於威尼斯影展獲頒特別金獅獎以表彰她的藝術成就。[11]至於柏林影展,雨蓓則是在2002年因演出法蘭索瓦·歐容執導的《八美圖》,而與同片其他七位女演員共同獲頒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2022年榮獲第72屆柏林影展榮譽金熊獎。
雨蓓於歐洲電影獎則是並列史上入圍與得獎次數最多的女演員,四次入圍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並在2001年(《鋼琴教師》)與2002年(《八美圖》)兩度獲獎;她也在2009年獲頒歐洲電影獎的世界電影成就獎。
美國獎項方面,2016年她以《愛情未來》與《她的危險遊戲》獲得包括國家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與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在內超過十座的影評人獎最佳女主角獎,除了獲得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與提名奧斯卡金像獎之外,也獲得美國重要的獨立電影獎項,包括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演員與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主角。
至於其他非三大影展的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A類競賽型影展,1991年她以《包法利夫人》獲得莫斯科影展最佳女主角獎;2000年她以《謝謝你的巧克力》獲得蒙特婁影展最佳女主角;2017年她以《雙面海德》獲得盧卡諾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歐陸非法國的國家獎項方面,她在1991年因演出德國導演華納·雪洛特執導的《瑪麗娜》而獲得德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在義大利電影金像獎,她也兩度於1978年(《編織的女孩》)及1989年(《女人的故事》)獲得最佳外國女主角獎,2003年更獲頒終身成就獎。
她在2008年獲得莫斯科影展頒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獎(Prix Stanislavski),表彰伊莎貝·雨蓓在電影領域的傑出成就。她在1994年12月8日獲得國家典範勳章(Ordre national du Merite)授于騎士勳位[12],並在2005年晉升為軍官勳位[12]。伊莎貝·雨蓓後來於1999年9月29日獲得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騎士勳位[13],然後在2009年晉升為軍官勳位[13]。
電影作品
编辑年分 | 電影 | 導演 | 備註 |
---|---|---|---|
1972 | 《驛邊酒館》 Le bar de la fourche |
亞倫·勒馮 | (第22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
《福斯汀與美麗的夏天》 Faustine et le Bel Été |
妮娜·康萍茲 | ||
《她與他們的愛情》 César et Rosalie |
克勞德·梭特 | ||
1974 | 《慾念浮動》 Glissements progressifs du plaisir |
阿蘭·羅伯-格里耶 | |
《圓舞曲女郎》 Les Valseuses |
貝特朗·布里葉 (1) | ||
1975 | 《無辜的強暴》 Dupont Lajoie |
伊夫·布瓦賽 | (第25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
《阿洛伊絲》 Aloïse |
莉莉安·德·克瑪德克 | (第28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配角獎 | |
1976 | 《法官與殺人犯》 Le Juge et l'Assassin |
貝特朗·塔维涅 (1) | |
1977 | 《編織的女孩》 La Dentellière |
克勞德·高黑塔 | (第30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新演員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
《寵壞的孩子》 Des enfants gâtés |
貝特朗·塔维涅 (2) | (未列演員名單) | |
1978 | 《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Violette Nozière |
克勞德·夏布洛 (1) | (第31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
1979 | 《〈人人為己〉的劇本》 Scénario de 'Sauve qui peut la vie' |
尚盧·高達 (1) | (短片) |
《布朗蒂姊妹》 Les Sœurs Brontë |
安德烈·泰希內 (1) | (第32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1980 | 《女繼承者》 Les Héritières |
瑪塔·梅塞洛斯 | (第33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路路》 Loulou |
莫里斯·皮亞拉 | (第33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 |
《人人為己》 Sauve qui peut (la vie) |
尚盧·高達 (2) | (第33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1981 | 《天堂之門》 Heaven's Gate |
迈克尔·西米诺 | (第34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鴿之翼》 Les Ailes de la colombe |
班諾·賈克 (1) | ||
《正打歪著》 Coup de torchon |
貝特朗·塔维涅 (3) | ||
1982 | 《激情》 Passion |
尚盧·高達 (3) | (第35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1983 | 《我們之間》 Coup de foudre |
戴安娜·庫莉絲 (1) | |
《皮耶拉的故事》 Storia di Piera |
馬可·費拉里 | (第36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朋友妻,不可戲》 La Femme de mon pote |
貝特朗·布里葉 (2) | ||
1985 | 《完全夏綠蒂》 Signé Charlotte |
卡洛琳·雨蓓 | |
《陌路雙姝》 Sac de noeuds |
喬希安·芭拉絲寇 | ||
1986 | 《仙人掌》 Cactus |
保羅·寇克斯 | |
1987 | 《臥窗》 The Bedroom Window |
柯提斯·韓森 | |
1988 | 《附魔者》 Les Possédés |
安德烈·華依達 | (第38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
《女人的故事》 Une affaire de femmes |
克勞德·夏布洛 (2) | (第45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瓦拉多利德影展最佳女演員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 |
1989 | 《遷徙》 Migrations |
亞歷山大·派翠維奇 | |
1990 | 《一個女子的復仇》 La vengeance d'une femme |
賈克·杜瓦雍 | (第40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
1991 | 《瑪麗娜》 Malina |
華納·雪洛特 (1) | (第44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德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 |
《包法利夫人》 Madame Bovary |
克勞德·夏布洛 (3) | 莫斯科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 |
1992 | 《愛過之後》 Après l'amour |
戴安娜·庫莉絲 (2) | |
1994 | 《分居》 La Séparation |
克里斯蒂安·文森特 |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
《艷尼影后失憶漢》 Amateur |
哈爾·赫特利 | ||
1995 | 《儀式》 La Cérémonie |
克勞德·夏布洛 (4) | (第52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盧米埃獎最佳女演員獎 |
1996 | 《浪漫年代》 Le affinità elettive |
保羅·塔維亞尼與 維托里奧·塔維亞尼 |
|
1997 | 《一切搞定》 Rien ne va plus |
克勞德·夏布洛 (5) | |
1998 | 《肉體學校》 L'École de la chair |
班諾·賈克 (2) | (第51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
1999 | 《沒有醜聞》 Pas de scandale |
班諾·賈克 (3) | (第56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
2000 | 《假隨從》 La Fausse Suivante |
班諾·賈克 (4) | |
《感傷的宿命》 Les Destinées sentimentales |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 (第53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謝謝你的巧克力》 Merci pour le chocolat |
克勞德·夏布洛 (6) | 盧米埃獎最佳女演員獎 | |
《純真曲》 Comédie de l'innocence |
拉烏·盧伊茲 | (第57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 |
2001 | 《鋼琴教師》 La Pianiste |
麥可·漢內克 (1) | (第54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提名-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第2名) 提名-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第3名) 提名-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第2名) 提名-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線上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
2002 | 《八美圖》 8 femmes |
法蘭索瓦·歐容 (1) | (第52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柏林影展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
《飄零雙燕》 Deux |
華納·雪洛特 (2) | ||
2003 | 《惡狼年代》 Le temps du loup |
麥可·漢內克 (2) | |
2004 | 《母親,愛情的限度》 Ma mère |
克里斯多福·歐諾黑 | |
《心靈偵探社》 I Heart Huckabees |
大衛·歐·羅素 | ||
《她不土,她是我妹妹》 Les Sœurs fâchées |
亞歷珊卓·雷里爾 | ||
2005 | 《情逝》 Gabrielle |
巴提斯·謝侯 | (第62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盧米埃獎最佳女演員獎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
2006 | 《權力喜劇》 L'Ivresse du pouvoir |
克勞德·夏布洛 (7) | (第56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
《虛有權》 Nue Propriété |
喬坎·拉佛斯 | (第63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 |
2007 | 《美狄亞的奇蹟》 Médée Miracle |
托尼洛·狄·柏納迪 | |
2008 | 《邊境家園》 Home |
烏蘇拉·梅耶 | |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 |
潘禮德 | ||
2009 | 《女人出走》 Villa Amalia |
班諾·賈克 (5) | |
《白鬼子》 White Material |
克萊兒·德尼 | (第66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 |
2010 | 《好娘我最大》 Copacabana |
馬可·費托西 | |
2011 | 《她媽媽的公主》 My Little Princess |
伊娃·尤涅斯科 (1) | |
《冏愛成真》 Mon pire cauchemar |
安妮·芳婷 (1) | ||
2012 | 《人質》 Captive |
布里蘭特·曼多薩 | (第62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
《愛‧慕》 Amour |
麥可·漢內克 (3) | (第65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配角獎 提名-倫敦影評人協會獎年度女配角 | |
《愛,在他鄉》 다른 나라에서 |
洪常秀 (1) | (第65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威靈頓戰線》 Linhas de Wellington |
瓦萊莉亞·薩米恩托 | (第69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 |
《沉睡美人》 Bella addormentata |
馬可·貝羅奇奧 | (第69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 |
2013 | 《情慾修道院》 La Religieuse |
紀洛姆·尼克婁 (1) | (第63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
《無間殺手》 Dead Man Down |
尼爾斯·亞頓·歐普勒夫 | ||
《以脆弱之名》 Abus de faiblesse |
凱瑟琳·布蕾亞 | ||
《完美無缺》 Tip Top |
沙吉·波隆 (1) | ||
《因為愛情》 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 |
奈德·班森 | ||
2014 | 《婚姻間奏曲》 La Ritournelle |
馬可·費托西 | |
2015 | 《記憶乍響》 Louder Than Bombs |
尤沃金·提爾 | (第68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愛重逢以後》 Valley of Love |
紀洛姆·尼克婁 (2) | (第68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提名-盧米埃獎最佳女演員 | |
《寂寞心房客》 Asphalte |
山繆·班切崔特 | ||
2016 | 《愛情未來》 L'Avenir |
米雅·韓桑-露芙 | (第66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年度女主角 提名-都柏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 |
《她的危險遊戲》 Elle |
保羅·范赫文 | (第69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盧米埃獎最佳女演員 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奧斯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西雅圖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都柏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 紐約線上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波士頓線上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主角 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 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提名-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女性電影記者聯盟最佳女演員 提名-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休斯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線上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澳大利亞影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女演員 提名-倫敦影評人協會獎年度女主角 | |
《當機立斷》 Tout de suite maintenant |
巴斯寇·波尼茨 | ||
《人生若只如初見》 Ce qui nous éloigne |
胡偉 | (短片) | |
《伴手禮》 Souvenir |
巴沃·德弗恩 | ||
2017 | 《堤壩》 Barrage |
蘿拉·施羅德 | |
《完美結局》 Happy End |
麥可·漢內克 (4) | (第70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 |
《克萊兒的相機》 La caméra de Claire |
洪常秀 (2) | ||
《雙面海德》 Madame Hyde |
沙吉·波隆 (2) | 盧卡諾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 |
《再見馬文》 Marvin |
安妮·芳婷 (2) | ||
2018 | 《慾女依娃》 Eva |
班諾·賈克 (6) | (第68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
《侵密室友》 Greta |
尼爾·喬丹 | ||
2019 | 《上流教慾》 Une jeunesse dorée |
伊娃·尤涅斯科 (2) | |
《純真誘惑》 Blanche comme neige |
安妮·芳婷 (3) | ||
《仲夏家庭絮語》 Frankie |
艾拉·薩克斯 | (第72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2020 | 《藥頭大媽》 La Daronne |
尚-保羅·薩洛米 (1) | |
2021 | 《誠實說謊家》 Les Promesses |
湯瑪士·克里多夫 | |
2022 | 《關於她的二三事》 À propos de Joan |
羅宏·拉希維耶賀 | |
《如果驢知道》 EO |
傑齊·史柯里莫斯基 | (第75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哈里斯夫人去巴黎》 Mrs Harris Goes to Paris |
安東尼·法比安 | ||
《無人相信的真相》 La Syndicaliste |
尚-保羅·薩洛米 (2) | ||
《卡拉瓦吉歐的影子》 L'ombra del Caravaggio |
米歇爾·普拉齊多 | ||
2023 | 《我的罪行》 Mon crime |
法蘭索瓦·歐容 (2) | |
2025 | 《花明渡》 LUZ |
劉韻文 | (2025年美國辛丹斯電影節世界電影劇情片競賽單元) |
TBC | 《撤銷》 La révocation |
安德烈·泰希內 (2) | (前製中) |
《誤導性描述》 Portraits trompeurs |
派翠西亞·瑪佐 | (前製中) |
音樂專輯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Marx, Rebecca Flint. Isabelle Huppert. Allmovie. [200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19).
- ^ Isabelle Huppert. Yahoo! Movies. [200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9).
- ^ Leon, Masha. Sea of Faces: FRENCH FILM STAR ISABELLE HUPPERT PRESENTS AWARD TO ROBERT WILSON AT FIAF GALA. Forward. 2009-11-18 [200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2).
- ^ Romney, Jonathan. Isabelle Huppert: Mysterious? Moi?. The Independent. 2005-02-27 [200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 ^ Leigh, Danny. Isabelle Huppert: 'Men aren't afraid of women the way women are afraid of men'. The Guardian. February 23, 2017 [May 20,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 ^ The face of fearless cinema: French actress Isabelle Huppert at 65. DW.COM. March 16, 2018 [May 20,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 ^ France's Isabelle Huppert nominated for Best Actress Oscar for film 'Elle'. The Local France. January 24, 2017 [May 20,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 ^ Isabelle Huppert uncovers the true strength of her characters. Jewish Journal. February 17, 2017 [May 20,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 ^ Isabelle Huppert bientôt sur la scène de l’Espace Rachi. Actualités Juives. May 11, 2015 [May 20,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 ^ Festival de Cannes:. festival-cannes.com. [2009-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8).
- ^ 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 World Theatre Day. [9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4 July 2017).
- ^ 12.0 12.1 Décret du 13 mai 2005 portant promotion et nomination. JORF. 2005-05-15, 2005 (112): 8399 [2009-04-05]. PREX0508428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8).
- ^ 13.0 13.1 Décret du 31 décembre 2008 portant promotion et nomination. JORF. 2009-01-01, 2009 (1): 15 [2009-04-05]. PREX0828237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0).
- ^ Madame Deshoulières [IMPORT]. amazon.com. [2000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外部連結
编辑- 伊莎貝·雨蓓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 在AllMovie上伊莎貝·雨蓓的頁面(英文)
- 伊莎貝·雨蓓的Instagram帳戶
- Isabelle Huppert Yahoo! Movies上伊莎貝·雨蓓的資料
- Isabelle Huppert at filmsde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