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赫茲

德国物理学家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德語: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德國物理學家,於1887年首先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並於1888年發表了論文。他對電磁學有很大的貢獻,故頻率的國際單位制單位赫茲以他的名字命名。

海因里希·赫茲
Heinrich Hertz
出生(1857-02-22)1857年2月22日
 德意志邦聯漢堡
逝世1894年1月1日(1894歲—01—01)(36歲)
 德意志帝國波恩
母校慕尼黑大學
柏林大學
知名於接觸力學
電磁輻射
埃瑪圖英語Emagram
鑊形天線英語Parabolic antenna
光電效應
赫茲錐英語Hertzian cone
赫茲偶極子天線
赫茲向量英語Hertz vector
赫茲-克努森方程式英語Hertz-Knudsen equation
赫茲最小曲率原理英語Gauss's principle of least constraint
獎項馬泰烏奇獎章(1888)
拉姆福德獎章(1890)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電磁學電機工程學接觸力學
機構基爾大學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波恩大學
博士導師赫爾曼·馮·亥姆霍茲
博士生威廉·皮耶克尼斯
簽名

生平與科學貢獻

編輯

早年生活

編輯

赫茲出生在德國漢堡一個改信基督教猶太家庭。父親是一位律師和參議員,母親是一位醫生的女兒。 他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1]

在他去柏林洪堡大學就讀之前就已經展現出良好的科學和語言天賦,喜歡學習阿拉伯語梵文。他曾經在德國德累斯頓慕尼黑柏林等地學習科學和工程學。他是柏林洪堡大學著名教授古斯塔夫·基爾霍夫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的學生。1880年赫茲獲得博士學位,但繼續跟隨亥姆霍茲學習,直到1883年他收到來自基爾大學出任理論物理學講師的邀請。1885年他獲得卡爾斯魯爾大學正教授資格,並在那裏發現電磁波。

 
赫茲簽名手跡

隨着阿爾伯特·邁克生在1881年進行的實驗和1887年的邁克生-莫雷實驗推翻了乙太的存在,赫茲改寫了麥克斯韋方程組,將新的發現納入其中。通過實驗,他證明電信號如同麥克斯韋法拉第預言的那樣可以穿越空氣,這一理論是發明無線電的基礎。他注意到帶電物體當被紫外光線照射時會很快失去它的電荷,發現了光電效應(後來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給予解釋)。

氣象學

編輯

1878年夏天,由於赫茲在慕尼黑工業大學所跟隨的指導教授Wilhelm von Bezold是氣象學家,他開始對氣象學抱持着濃厚興趣。但是,除了在柏林當Helmholtz的助手時寫的幾篇論文之外,他對氣象學沒有什麼貢獻。論文題目有:對於液體蒸發的研究、新型濕度計的開發、使用圖形方式判定隔熱的濕潤大氣變化之特性等等[2]

接觸力學

編輯
 
1887年實驗理論及結果

1886年至1889年間,赫茲發表了兩篇往後被稱作接觸力學領域的論文。赫茲雖以電動力學的貢獻聞名,但多數研究接觸之根本性質的論文皆引用此兩篇文章裏的重要概念。約瑟夫·布西內斯克英語Joseph Valentin Boussinesq發表了於赫茲作品中的決定性重大發現,更確立了他的成果在接觸力學屹立不搖的重要性。赫茲基本上概述了當兩個線對稱的物體接觸並負重時會如何表現,並從經典彈性理論和連續力學得到了結論。他的理論中有個重大的疏漏便是忽略了兩個固體之間的附着力,而後來的科學家證明了當固體具有高彈性時,這個因素是很重要的。不過忽視是必然的,因為當時根本沒有檢驗附着力的技術。

為了發展他的理論,赫茲以對橢圓形牛頓環的觀察為基礎,進行了將玻璃球體放在鏡片上面的接觸實驗,並假設球體的壓力會是橢圓形分佈。當他以計算自球體移動至鏡片之壓力的實驗來驗證理論時,再次使用了牛頓環的型態。K. L. Johnson、K. Kendall與A. D. Roberts (JKR)在他們的著名論文「表面能和彈性物體之接觸」(Th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71)使用了此理論為基礎,來計算附着表面上理論上的位移壓力或壓痕深度(A324, 1558, 301-313)。他們的方程式假設物質附着力為零,補充了赫茲的理論。爾後, B. V. Derjaguin、 V. M. Muller與Y. P. Toporov(DMT)也在1975年發表了另一個相近的理論,同樣以附着力為零的假設替赫茲的方程式做了補充。然而DMT的理論被認為不成熟,和JKR的理論相比,需要更多校正方能成為一個物質接觸理論。前述兩者構築了接觸力學的基礎,成為所有過渡期接觸模型的基石,並且被運用在奈米壓痕和原子力顯微鏡的物質參數預測上。在當年,赫茲的研究作為講師的意義,遠大於他在電磁學的成就。但他以自身獨有的清醒認為微不足道的這一章,卻流傳下來並深刻地影響着奈米科技世代。

逝世

編輯

1892年,赫茲被診斷出感染韋格納肉芽腫,發病時會有劇烈頭痛,他曾嘗試去治療這種疾病。1894年,赫茲因為敗血症在德國波恩離世,享年36歲,他死後被安葬在Ohlsdorf漢堡的猶太墓地。

赫茲死後留下了妻子伊麗莎白·赫茲(原名:伊麗莎白·道歐)和兩名女兒喬安娜和瑪蒂爾德。妻子在他死後並沒有改嫁。1930年代,希特拉崛起,他的妻子和兩名女兒也從德國搬到英國。1960年,查爾斯薩·斯坎德拜訪了瑪蒂爾德·赫茲,詢問有關她父親的事,並在不久之後出版了一本有關海因里希·赫茲的書[3]。根據查爾斯薩的書指出,赫茲的兩名女兒都沒有結婚,因此他沒有任何後裔。

遺產和榮譽

編輯
 
以赫茲肖像印製的德國郵票

他的侄子古斯塔夫·路德維希·赫茲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古斯塔夫的兒子卡爾·赫茲英語Carl Hellmuth Hertz則創立了醫學超音波檢查(例如常見的B超)。國際單位制使用海因里希的名字制定「單位赫茲」是因為他的榮譽,這項榮譽是他於1930年在國際電工委員會做的測量「頻率」,某活動每秒發生的次數。這項榮譽於1964年通過CGPM(國際度量衡)的認定。

月球東邊的坑洞,用赫茲的名字來命名。俄羅斯的諾夫哥羅德的無線電產品,也用他的名字命名。在德國漢堡的無線電發射塔被命名為海因里希赫茲塔英語Heinrich-Hertz-Turm。「海因里希–赫茲」無線電電信通訊,也是以這城市最著名的人物來命名。

除了這些榮譽之外,赫茲還得到了一項殊榮,他曾得到日本授與的「瑞寶章」(日本於1888年開始制定的勳章,在公共事務有功勞者,長年從事公務者,功績受到推舉者為授與對象),瑞寶章也有分很多的贈與項目,其中一項就是科學家。

另外世界不少國家都曾以他的肖像製作郵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的祖國——德國,也推出了他的肖像郵票。

2012年2月22日,Google推出動態Doodle紀念赫茲155周年誕辰。

參考資料及來源

編輯
  1. ^ Koertge, Noretta. (2007).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Vol. 6, p. 340.
  2. ^ Mulligan, J. F., and H. G. Hertz, "On the energy balance of the Ea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Vol. 65, pp. 36-45.
  3. ^ Susskind, Charles. (1995).Heinrich Hertz :a Short Life.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Press. ISBN 0-911-30274-3; ISBN 978-0-911-30274-5

參考文獻

編輯

相關文獻

編輯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