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亞述古城

座標35°27′24″N 43°15′45″E / 35.45667°N 43.26250°E / 35.45667; 43.2625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述古城
世界遺產
亞述古城
官方名稱Ashur (Qal'at Sherqat)(英文)
Assour (Qal'at Cherqat)(法文)
位置 伊拉克阿拉伯國家
標準文化:(iii)(iv)
參考編碼1130
登錄年份2003年(第27屆會議
座標35°27′24″N 43°15′45″E / 35.45667°N 43.26250°E / 35.45667; 43.26250

亞述古城阿卡德語𒀸𒋩Aššur;阿拉伯語:أشورAššûr希伯來語אַשּׁוּרAššûr亞拉姆語ܐܫܘܪ Ašur),或音譯作阿舒爾,是古代亞述帝國的首都,位於伊拉克北部底格里斯河西岸薩拉赫丁省舍爾加特鎮,在與其支流小札卜河匯合處以北。

亞述古城的名稱來源於亞述帝國的最高神,也是帝國的保護神「亞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3年確定為世界遺產

歷史

[編輯]

亞述古城於1898年開始被德國考古學家發掘,從1903年至1913年共發掘出約16,000片楔形文字泥版,其中大部分被保存在德國柏林佩加蒙博物館

考古學家發現,從前30世紀蘇美爾人時期,當地就已經形成一個城市,後來被阿卡德統治,在烏爾第三王朝時期,由一位蘇美爾人總督治理。

前2006年,烏爾第三王朝被埃蘭人消滅,亞述古城成為一個商業中心,大批亞述人來此經商,主要做木材生意,並在當地建造亞述神廟。

在前18世紀-前17世紀期間,亞述古城成為亞述王國的首都,開始建造王宮。在前15世紀-前14世紀時建造了月亮太陽神神廟。在前912年-前612年的新亞述時期,帝國遷都,但亞述古城仍然是帝國的宗教中心,在這裏祭祀亞述神,許多國王死後仍然埋葬在這裏的王宮下面。直到前614年亞述古城被米底王國的國王基亞克薩雷斯征服和摧毀,兩年後,即前612年年亞述帝國的都城尼尼微米底王國征服,前609年,米底王國最終佔領了大部分亞述人地區。

安息統治時代,城市依然存在並擴張,直到公元3世紀被薩珊王朝國王沙普爾一世徹底摧毀。但考古學家發現在12世紀到13世紀期間,當地仍然有人居住,以後則被荒廢,只有游牧的貝都因人還偶爾來到這裏。

世界遺產

[編輯]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亞述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面積70 ha,緩衝區面積100 ha。考慮到當地處於戰亂中,同時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登錄基準

[編輯]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 (iv)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 Walter Andrae: Das wiedererstandene Assur. Hinrichs, Leipzig 1938 (2. Aufl. Beck, München 1977). ISBN 3-406-02947-7
  • Walter Andrae: Babylon. Die versunkene Weltstadt und ihr Ausgräber Robert Koldewey. de Gruyter, Berlin 1952.
  • Eva Cancik-Kirschbaum: Die Assyrer. Geschichte, Gesellschaft, Kultur. C.H.Beck Wissen, München 2003. ISBN 3-406-50828-6
  • Olaf Matthes: Zur Vorgeschichte der Ausgrabungen in Assur 1898-1903/05. MDOG Berlin 129, 1997, 9-27. ISSN 0342-118X
  • P. A. Miglus: Das Wohngebiet von Assur, Stratigraphie und Architektur. Berlin 1996. ISBN 3-7861-1731-4
  • Susan L. Marchand: Down from Olympus. Archaeology and Philhellenism in Germany 1750-197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1996. ISBN 0-691-04393-0
  • Conrad Preusser: Die Paläste in Assur. Gebr. Mann, Berlin 1996. ISBN 3-7861-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