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維多利亞·德·洛斯·安赫萊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多利亚·德·洛斯·安赫莱斯
Victoria de los Ángeles López García
女歌手
出生(1923-11-01)1923年11月1日
逝世2005年1月15日(2005歲—01—15)(81歲)
音乐类型經典音樂歌劇(女高音)
活跃年代1945年 - 1992年
唱片公司EMI經典唱片

維多利亞·德·洛斯·安赫莱斯·洛珮茲·加西亞(西班牙語:Victoria de los Ángeles López García,1923年11月1日—2005年1月15日),西班牙歌劇女高音演唱家。她於1940年代初出道,1970年代中期達致事業頂峰。1979年起,安赫莱斯減少參與歌劇全劇的演出,轉而舉辦法國和西班牙民歌的独唱會。她還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上獻唱過。她能演唱抒情斯宾托女高音花腔女高音,以及花腔技巧很难的女中音。一生共留下了80多款歌剧录音,其中包括21部完整的歌剧录音。

早年生平

[编辑]

安赫萊斯出生於加泰隆尼亞巴塞隆納的一個貧苦家庭。後來幸運得以入讀巴塞隆納音樂學院,並在修讀三年後的1941年畢業。同年,18歲的安赫萊斯在里西奧大劇院首次登台作畢業演出,主演普契尼波希米亞人》中的女主角——咪咪。其後安赫萊斯回到音樂學院,繼續進修。

1945年,安赫萊斯回到里西奧大劇院作首次專業演出,主演莫札特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伯爵夫人羅西娜。1947年,安赫萊斯贏得日內瓦國際歌唱大賽冠軍,並在次年,在倫敦與BBC合作,主唱了法雅的《人生苦短 (La Vida Breve)》。

事業高峰

[编辑]

1949年,安赫萊斯以出演古諾浮士德》中的瑪格莉特,完成在巴黎歌劇院的首演。次年,她分別在萨尔茨堡倫敦皇家歌劇院,以普契尼波希米亞人》中的女主角咪咪,作為首次亮相節目,並成功在紐約卡耐基音樂廳舉行個人演唱會。1951年3月17日,安赫萊斯首次以浮士德》中的瑪格莉特,首次登上了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舞台,並開始兩者之間,十年的合作生涯。[1]1950 - 1956年,安赫萊斯都有在斯卡拉大劇院演唱,1957年則轉赴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演唱。

1961年,安赫萊斯在拜罗伊特音樂節首次亮相,飾演華格納汤豪瑟》中伊利莎白一角。從此以後,安赫萊斯將事業重心轉移到個人音樂會上,但偶然也會出演全套歌劇,特別是在1960-1970年代,安赫萊斯曾多次飾演比才筆下的卡門

由於安赫萊斯的演唱音域較接近女中音,因此安赫萊斯在1960年在汤玛斯·比彻姆指揮下所錄的《卡門》,至今仍被奉為經典,也令安赫萊斯贏得「萬中無一的卡門(a Carmen in a thousand)」的稱譽。[2]

而安赫萊斯在傳統女高音角色的表現也毫不遜色。她對莫札特《唐·喬望尼》、馬斯內曼儂》、莱翁卡瓦洛丑角》、威爾第奧泰羅》、《茶花女》和德布西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中女主角的刻劃,都獲不少人的認同和讚賞。她和蒙特賽拉特·卡芭葉同被譽為美聲歌劇的代表唱家。

後期狀況

[编辑]

安赫萊斯自1960年代其就將事業重心轉移到個人音樂會上。而和他經常合作的鋼琴伴奏,分別是英國鋼琴家傑拉德·摩爾澳大利亞籍的傑弗里·帕爾遜。安赫萊斯的音樂會最後一首歌,往往會自彈吉他唱出西班牙地方的民歌[3]。有時,她也會和同時代的名家,如伊丽莎白·舒瓦兹科普夫爵士和迪特里希·费雪尔-迪斯考

2005年,維多利亞·德·洛斯·安赫萊斯病逝於巴塞隆納。據守護她的親近人士表示,她的聲音至死依舊美妙。

家庭

[编辑]

安赫萊斯與和時為法律系學生的恩利克·馬格里牙[4] (Enrique Magriñá) 於1948年結婚,並育有兩名兒子,其中一子至今仍然在生。而恩利克日後成為了安赫萊斯的經理人。[5]

備註及參考資料

[编辑]
  1. ^ 紐約太陽報相關報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Amazon.com相關樂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紐約太陽報相關報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EMI:法雅 (Falla)作品集之介紹小冊子 第15頁 ISBN B00005NW06
  5. ^ Timesonline相關報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arrack, J. & West, E. (1996).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Opera - 3rd Edition.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ge 299. ISBN 0-19-280028-0.
  • Kennedy M.(2004).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 4th Edition.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ge 434. ISBN 0-19-860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