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百科
大腸癌年輕化 出現4狀況莫輕忽
Parade報導,全球罹患大腸癌的人數不斷上升,特別是年紀輕和身體健康的病患人數大增,早發性大腸癌容易出現在25至49歲...
胃腸保養 中醫:4觀察+少碰3類食物
情緒壓力往往是加重腸胃道症狀的兇手,例如腸躁症就是情緒壓力使得神經失調,表現出腹瀉、便祕的症狀。而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也有...
防流感 中醫穴道按摩提升免疫力 少吃冰甜奶食物
無論新冠疫情還是流感,每「中獎」一次,對身心都是不小的負擔,中醫師提醒,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及健康的飲食,是對抗病毒的不二...
咳不停 三九貼祛邪抗寒 又可改善過敏性鼻炎
冬天的冷空氣,刺激呼吸道而乾咳不停,易衍生慢性咳嗽,也影響睡眠品質。醫師表示,想改善反復發作的肺部疾病,可運用「三九貼」...
撞擊導致腦傷 頭暈頭痛是警訊 避免高強度運動
機車事故可能造成腦傷。以台灣為例,2024年1至9月,全台機車交通事故共30萬579起,造成29萬5732名騎士受傷。雖...
低頭族頸痛上身 4大症狀2招預防 「姿勢」最關鍵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頸部疼痛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雖然大多數頸部疼痛會自動緩解,但全球有超過3分之1的人...
抽脂≠減肥 醫揭迷思:抽脂是改善體態非減重
時序入冬,不少人口腹之欲大開,讓瘦身更加力不從心,尤其對於身材體態不滿意,又希望讓身形線條更窈窕時,抽脂手術是較為快速的...
天冷血液循環不好誘發腦中風 醫盤點危險因子
冬天低溫加上室內外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波動,增加急性中風風險。醫師提醒,曾中風的患者千萬別擅自停藥,務必規律服...
研究:職場霸凌影響這3類人 憂鬱風險增3倍
台灣董氏基金會引據國外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裡工作,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三倍。除了受害者,霸凌行為對施...
未定期追蹤…B型肝炎帶原老婦出現黃疸 已是肝癌2期
73歲台灣王姓老婦是B型肝炎帶原者,但她從未定期追蹤,直到出現嘔吐及皮膚黃疸等症狀才就醫,發現已是肝癌第二期。醫師表示,...
吃起司能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學者:結論跳太快
Verywell Health報導(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sleep-apnea...
起床時、早餐後做2件事 醫:有益心臟健康
想維持心臟健康,除了生活習慣之外,飲食也很重要。心臟科醫師說,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水,以及早餐後進行短程散步都有助於心臟健...
咽喉按摩…3方法助移除鼻胃管 重拾病患尊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副院長、吞嚥團隊召集人李雅玲說,長者吞嚥困難主因為生理功能退化或疾病所致,如肌少症、中風等,須經...
60歲以上注意 飲食油+少蔬果…「憩室發炎」反覆腹痛
60多歲的劉先生平時飲食較少攝取蔬果,且有便秘的情形,在健檢時照大腸鏡發現,雖然沒有大腸瘜肉或大腸腫瘤,卻有數個大腸憩室...
寒冬防失溫 5個身體部位恐凍出毛病
冬天的氣溫下降,寒冷天氣有時令人難受,但不僅僅如此而已,低溫實際上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專家表示,即便長時間暴露在正常...
8旬婦解黑便又頭暈無力 內視鏡揪出小腸出血
小腸出血難以診斷,僅占腸胃道出血5%,傳統檢查更難以觸及。一名82歲的陳姓婦人半個月前在解便時,發現變為軟質黑色,且自身...
食道癌高危險10族群 她不菸酒也確診
一名60歲陳姓婦人不菸不酒,去年10月內視鏡檢查,在食道發現2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為食道鱗狀細胞癌第一期,她接受食道切除與...
心肌梗塞5大症狀 醫籲先穿保暖了再出門
心肌梗塞是心因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台灣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昶任表示,病發前常會出現胸悶、喘氣、冒冷汗、身體...
老花眼雷射手術可改善 滿意度因人而異
近視眼和老花眼都令人困擾,幸好醫學科技進步有了改善的方法。以台灣為例,全面開放醫療院所合法操作近視雷射手術已經25年,幫...
手機愈拿愈遠 老花眼上身 3C重度使用者是高危險群
一般近視族大約40歲前後,看近物開始會模糊,手機拿得愈來愈遠,眼鏡漸漸無法滿足日常用眼的習慣,驚覺開始出現老花症狀。無法...
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 降低心梗中風風險
冬季天氣冷,有時又大魚大肉,心血管負擔增加,容易急性發作心肌梗塞或中風,一旦搶救不急,恐生憾事。這類高風險族群該如何自保...
眼科健檢結合AI技術 可自動診斷多種眼疾 及早揪出病灶
現代人經常過度用眼,加上年紀增長,罹患眼疾的風險也隨之提升。眼科醫師朱智盟表示,不同年齡層常見的眼疾包括學童的近視、成年...
婦人大掃除肩膀「不舉」 竟是旋轉肌肌腱撕裂
農曆年前除舊布新,許多人因不注意打掃姿勢或長時間勞動,換來全身或某部位疼痛。一名50多歲家庭主婦連續多日大掃除出現肩部間...
6歲童洗腎致心衰竭 接受移植重生
兒童腎功能不佳對發育、身心影響甚鉅,台灣高雄長庚2016年起推展兒童腎臟移植,目前已完成10位病童,其中,12至18歲有...
骨釘、鋼板體內10年他痛昏...醫師全移除 40歲男能跑會跳
台灣彰化縣一名40歲周姓男子,10年前車禍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歷經多次手術修仍行動困難,無法走著下上樓。某次求醫他在那家...
藥放冰箱濕氣重變質更快 用藥盒照醫囑分裝
老是忘記吃藥該怎麼辦?除了靠家人叮嚀、貼便條紙、用藥App,「藥盒」也有提醒按時服藥的功用。不過,藥盒若沒有定期清潔、錯...
氣溫驟降易猝死 外出補水、穿搭保暖…4招護心腦
氣溫降低會讓血管收縮,促使血壓升高,易誘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每當氣溫急凍與天氣濕冷時,三高、心血管疾...
帕金森氏病患者手抖前恐出現頭暈、憂鬱 易被忽略
帕金森氏症主要是影響運動功能的疾病,與智力認知障礙的阿茲海默症有所不同,病人經常因為拿筷子、穿衣服手部無法靈活控制、走路...
心臟主動脈弓潰瘍 引起腹脹痛 1周兩度開刀救命
花蓮75歲吳姓男子飯後感到腹脹不舒服,到醫院照胃鏡卻找不到原因,全身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主動脈弓出現潰瘍、冠狀動脈狹窄的...
出國旅行享美食 3招防腹瀉 盡量避免生食
出國度假開心吃美食的同時,要小心水土不服造成腸胃出問題,導致敗興而歸。旅行者腹瀉(Traveler's diarrh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