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
紐約客談/防止糧食券盜用 商家也應出力
去年年底,糧食卡被盜用的現象再度猖獗。與此同時,聯邦政府卻下令,從去年12月底開始,不再補償糧食卡被盜用的金額。盜用糧食...
紐約客談/從「中國新年」與「農曆新年」之爭 看身分政治的角力
中國大火的奶茶品牌霸王茶姬近期進軍美國,卻因在Instagram祝福帖文中使用「農曆新年」(Lunar New Year...
紐約客談/台灣文化力量 紐約崛起
當今世界的文化交流愈來愈深,國際社會也將注目眼光放至亞洲,不再是歐美強勢文化為流行主軸。尤其在世界之都紐約,不僅在經濟和...
紐約客談/「良民證」時代 同面孔共命運的我們如何自保
川普承諾中的無證移民大抓捕如期而至。不過,技術再好的漁夫也難免誤捕,ICE也一樣,兜網一下,合法移民、原住民甚至美國公民...
紐約客談/入敏感場所驅趕 破壞民眾對政府信任
近期因應川普政府政策,移民局針對非法移民的執法,恐怕會逐漸蔓延到教堂、醫院與學校等敏感場所。雖支持者認為該舉是維護社會秩...
紐約客談/挽回華裔民心 民主黨還有希望嗎?
過去四年來,由於對民主黨左派倡導教育平權、撤資警局等政策的不滿,本來偏向民主黨的華裔社區,政治取態不斷右轉,開始擁抱共和...
紐約客談╱華埠柏路 終告段落
二十餘年來,呼籲重新開放柏路(Park Row)的聲音一直未曾停息,社區與市府的交流也循環往復,可無奈市府態度不明、改變...
紐約客談/「定錨嬰兒」與被關上的門
川普任期首日取消出生公民權,再度引發關於移民權利的激烈討論,也將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置於風口浪尖。作為世界上少數實行「...
紐約客談╱互聯網上地球村 只是黃粱一夢?
小紅書在過去的一周展現了空前的文化交流,讓人彷彿回到了互聯網普及之初的千禧年;那個年代,地球村還是觸手可及的美好願景,在...
紐約客談/官僚無底洞 讓治安更陷危機
如果你身處既得利益者的階級,官員的互相推諉可能只是「有關係就是沒關係」的尋常現況;但如果你只是個普通市民,希望透過自己的...
紐約客談/遊民所困境 誰能給出建設性解方?
紐約市自2000年代房價飆漲後,遊民問題日益嚴重,新冠疫情不只加劇了此情況,在2022年移民潮壓力下,資源本已有限的系統...
紐約客談/市議員選舉 南布碌崙會再現紅潮嗎?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2025市議會選舉也悄悄拉開了帷幕,有意參選者都在摩拳擦掌、厲兵秣馬,力爭出線。在去年的州議會選舉中...
紐約客談╱華人超市競爭 不存在「贏家通吃」
隨著人口湧入,法拉盛的華人超市數量遠超紐約其他華人聚集區,如布碌崙(布魯克林)8大道、曼哈頓華埠等。然而,隨著超市數量的...
紐約客談/堵車費評價兩極 「華埠平民」能承擔嗎?
社群平台上有人發帖稱讚交通的改善讓堵車費「花得值」,也有人嗆說,沒有人了,商業和經濟怎麼辦?堵車費開徵已滿一周,現在回看...
紐約客談/垃圾桶新規 社區福音還是負擔?
不斷以「立意良善」為包裝,實則窒礙難行的法規,相信紐約客再熟悉不過。自今年開始罰款的官方垃圾桶,看似有機會改善城市內長久...
紐約客談/港口罷工和關稅 華人商家愁眉不展
春節將至,對華人商家而言,本應是最繁忙、最具盈利潛力的時刻。然而,今年的春節卻籠罩在兩大挑戰之下——港口罷工與關稅問題。
紐約客談/收治精神病患 重點在預防
州長霍楚提議擴大精神疾病患者強制收治範圍,看似透過將患有嚴重精神疾病且可能危及公眾的人帶離街頭,減少暴力事件並提供治療。...
紐約客談/堵車費傷荷包 成政客秀場
民調顯示,過半紐約人對即將到來的曼哈頓堵車費持反對態度,然而這項不受歡迎的措施還是在當局的力推下走到了「臨門一腳」的程度...
紐約客談/無證客維權 懼走法律程序
就像「北京人在紐約」所描繪的,無數來到美國打拚的一代移民懷揣著對自由、成功的嚮往,從餐館、司機、建築工人等低技能工作做起...
紐約客談/海外華人 從離散到聚合
在今年,大紐約首家地下及獨立華人書店「重音姊妹」,由新州澤西市搬遷至曼哈頓聯合廣場,因應更多的華人書友與「文青」。在那些...
紐約客談/未雨綢繆 紐約市應加強電單車監管
對於電單車涉及的交通事故,市交通局局長羅格貴茲說,現行法律已能有效實現電單車事故處理的透明度,且電單車在意外中的影響相對...
紐約客談/「進步法規」不奏效 反失民意
年底佳節氛圍濃,遊客湧入紐約市感受歡欣鼓舞氣息,繁華的都市風情和多元族裔構築成的獨特人文。然而2024年的紐約客卻被政策...
缺錢的MTA 向百姓搶錢
在當今這個政治撕裂嚴重的時代,如果說還能有什麼讓紐約人無論立場左右、都能團結一心的,非罵大都會運輸署(MTA)莫屬了。
紐約客談╱ 華人過洋節 東西融合
華人在成長過程中常被教導用「Merry Christmas」祝賀聖誕節,而來到美國後,卻發現這句祝賀語常常被「Happy...
紐約客談/地鐵治安惡化 基建亟待改善
近日,紐約地鐵F線一位女性遊民被火燒死的新聞震驚全市,也讓地鐵安全成為了市民討論的焦點。不少華人反應,冬日天冷,地鐵內遊...
紐約客談/升級EBT卡安全技術 為當務之急
近期,法拉盛老人中心發生多起糧食券援助計畫(SNAP)盜刷案件,受害者多為依賴政府援助生活的長者,損失金額達數千元。然而...
紐約客談/懲罰性稅收 恐波及合法移民
美國國會當前正在醞釀一項立法提案,以填補財政缺口和增強邊境安全為由,對非法移民海外匯款徵收50%稅收。看似實現公平正義,...
紐約客談/提高共情能力 華裔就能更團結
在剛過去的教育政策小組聽證會上,拿捏著特殊高中考試命脈的投票結果,引得不少華裔民眾現身發言,足以說明某些議題始終是可以團...
紐約客談/SHSAT合同之爭 既得利益傲慢
關於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的紛爭已持續整整一月,而圍繞的核心問題仍是特殊高中的存在、競爭激烈的考試制度是否公平。...
紐約客談/美國底層華人勞工「捲」起來 走線客圓夢難
疫情過後,有數以萬計的走線客由中國進入美國,他們原以為在美國可以通過苦力,至少可以摸到美國夢的邊角,卻不曾想在異國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