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Podcast

🎧|懷孕30周發現四期乳癌!榮總醫師耐心治療,如今小孩小學畢業

台北榮總副院長曾令民表示,台灣外科界面臨外科住院醫師招不滿、外科人力不平衡等困境,可靠科技輔助減少基層負擔。記者邱德祥/攝影
台北榮總副院長曾令民表示,台灣外科界面臨外科住院醫師招不滿、外科人力不平衡等困境,可靠科技輔助減少基層負擔。記者邱德祥/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10多年前一名懷孕媽媽發現乳癌第四期,經過台北榮民總醫院乳癌治療權威曾令民的團隊努力,把癌症病情化為「慢性病」,現在這位媽媽陪伴孩子一路走到國小畢業,病情穩定控制。曾令民也感嘆,乳癌治療手術不段創新,現在北榮也引進新型手術模擬創新科技,運用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模擬手術,病人的安全性大為提升。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面對這名在30周確診第四期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的孕媽咪,曾令民嚴謹地思考各診療環節,從病理切片證據到手術計畫的擬定、施行,每一細節都不放過,他費盡心力,就只為幫病患找出一條可母子均安的醫療解方。

所幸,在曾令民與北榮乳癌治療團隊的全力幫助下,這名孕媽咪終於平安生下孩子,且成功存活下來,至今已10多年,病情正穩定控制,當年的孩子,現在即將國小畢業。

持續30多年的熱情,真正原因在這裡!

目前擔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暨該院乳癌多專科團隊召集人的曾令民想起當年這位孕媽咪,再想到不少第四期乳癌病患在經過一關關的診治後終於存活10多年以上,並將癌症病情化為「慢性病」,與之共存,不僅深深感受到外科醫療、乳癌多專科治療的重要性與深刻價值。

談到當時為何選乳房外科這條道路,在這領域深耕30多年的曾令民說,當他還是住院醫師的時候,每次進入開刀房,看到主刀醫師熟練地將腫瘤切除,再看到病人復原神速,便深感震撼,後來進一步進入乳房外科領域,更發現乳癌治療的手術、診療方式不斷有更新、創新之處,學習與進步的空間十分廣大,因此便受到吸引,每當看到病人像上述孕媽咪一樣重獲生機,他與醫療團隊便為病患感到高興,前進的動力也就更加熾熱。

外科新血不足,北榮團隊醞釀創新解方

不過,近年來,台灣外科界面臨外科住院醫師招不滿、外科人力不平衡等困境,像台大、長庚與北榮等北部醫學中心在招募外科住院醫師時,常招不到足夠醫師。曾令民不諱言,由於少子化,加上外科醫師的訓練時間、工時比較長,北部生活花費也較高,因而導致這些現象。

曾令民認為,像北榮引進新型手術模擬創新科技,並運用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模擬內視鏡手術、機器手臂手術,讓住院醫師的學習更有效率,病人的安全性也大為提升。若住院醫師想到國外短期進修,該院也提供補助,且外科醫師真的可以幫助病人救命、回歸正常生活,是一份很有成就感的工作,期盼更多醫學生投入外科領域、領略外科醫學的真正魅力。

曾令民小檔案

現職: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臺北榮民總醫院乳癌多專科團隊召集人

美國德州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病中心研究員

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實驗外科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士

Podcast工作人員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韋麗文

主持人:蘇湘雲

音訊剪輯:高啟書

腳本撰寫:蘇湘雲

音訊錄製:滾宬瑋

特別感謝:臺北榮民總醫院

乳房外科 住院醫師 乳癌 手術 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