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林姓男子日前出現頻尿、尿急症狀,嚴重影響生活作息,至醫院泌尿外科就診,經檢查發現攝護腺肥大,抽血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異常升高,確診為攝護腺癌,幸未轉移,經腹腔鏡攝護腺切除手術後,目前身體狀況穩定並定期追蹤,醫師提醒男性40歲後應特別注意。
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癌症之一,衛生福利部108年統計資料,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攝護腺癌排名第六名,在台灣男性10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攝護腺癌為第三,已成為男性常見泌尿道癌症,因此又稱「男人癌」,台灣男性近四成發現時已在第三、四期,死亡率相對高,好發年齡多在40歲後。
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泌尿外科主任賴谷順表示,攝護腺癌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初期通常沒有症狀,且擴散慢,攝護腺的位置於恥骨後方,膀胱接連著尿道中間這地方,為一個腺體。許多患者都是出現排尿困難、頻尿、尿急等症狀就診才發現。
賴谷順建議,40歲以上男性,年紀越高,發生率則大幅提升;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者,宜定期至泌尿外科門診檢查。檢測方式有包括肛門指診、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攝護腺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攝影等。
賴谷順表示,通常癌細胞進展、擴散較慢,而且只要早期發現、治療,根治機率相當高,攝護腺癌為早期、屬於根除性的,可透過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積極監控等;當來到中期或是已有轉移的現象,則會使用全身性的荷爾蒙治療;若是晚期則會利用全身性的荷爾蒙治療合併標靶治療或是化學治療等。
賴谷順說,攝護腺癌主要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遺傳、老化、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多數研究顯示,常吃或是過量高脂肪食物,會提升攝護腺癌發生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