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某名外科醫師因為一時心臟病發,所幸警方的巡邏車經過並且教導警員使用急救器材而幸運地救了自己一命,誠然,生死是有其命中注定的不可抗拒性,但是,對於該起的個案還是有它論述思考的必要。
僅以上述該名個案為例,無論是家族性遺傳因素抑或是後天環境因子等等不同的構造影響,多少說明了心血管疾病已經好發在不同的年齡層身上,以致於蛻變成為一項超乎個別遭遇的集體社會事實,就此而言,對於該起案例的探究思索,理當是要傳達包括觀念糾舉在內的社會性教育意義,特別是扣緊從事前的發病徵兆、生病時的自保舉措以及術後的醫療保健,在在點明國人普遍缺乏應有的疾病風險觀念,僅以該名外科醫師為例,本身雖然並無心臟病史,但是,之前卻也曾經出現過短暫的心臟不舒服,只是,撐一下子而沒有做進一步身體檢查的結果,就是要被迫面臨到生死交關的重大挑戰。準此,即便是僥倖救回了一命,但是,性命對賭的悲劇下場最終可能還是會輸在掉以輕心的漠視態度上。
冀此,在這裡的思索真義直指出來的是一套自主健康管理機制要如何轉化並且具體地落實以成為日常生活世界裡認知觀念、態度行為與互動方式的一部份;連帶地,即使不去標舉該名醫師善用本身的醫學專業知能,藉此達到自救倖存的消極目的,但是,如何將深奧難懂的醫療方式,轉換為若干簡易可行的自力救命法則,此一標準化作業流程的觀念倡導,不僅是有待全面性的推廣,更是突顯出當前的醫療服務產業所思謀的主要還是停留在工具性層次上的軟硬體創新與改革,以致於忽略掉醫病彼此互為主體性的協同關係,事實上,此一異化、疏離的醫病脫序關係,多少會阻礙民眾不舒服並積極求助治療的意念動機。準此,除卻恐慌、懼怕等等人性的自然投射外,整個醫療制度所潛藏的不當、失靈現象,是有它嚴肅探究的必要。
事實上,在該起的案例裡,也衍生出路過的車輛相繼呼嘯而過的冷漠感歎,誠然,直接將這種情形等同於見死不救的情緒指稱,這將會掉入個體層次的道德性批判,而無助益於其它類似情境的機會教育,就此而言,路過的車輛或行人何以會袖手旁觀,是否是因為畏懼假車禍或是好心救人卻反而可能會惹來諸多麻煩;還是因為從小欠缺自救與救人等等基本醫學知識的建制化訓練;抑或是救人性命是一項專業而不能稍有閃失以致於躊躇不前。準此,過於將醫學治療視為是一門封閉、保守的職業社群及其所衍生出來的「距離性」與「斷裂性」,不僅是將『病』、『病人』與『人』做切割區分,同時也忽略了身心靈自主健康管理以及分級式疾病處遇模式的必要性!!
總之,除了之於完全就醫手冊的消極性對應措施外,當諸如忌口輕食、運動休閒、保健食品等等的養生方式並不必然會與生理健康有著直接性的對應關係時,點明了之於工作壓力、生活作息、保健常識與自救觀念等等的個體層次以及之於治療處遇、醫病關係、就醫模式與觀念教育等等的整體層次,在在都有它對應於人有旦夕禍福的建制性思考!?
〈本文謹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