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本會自行合成,左圖鄧振中取自維基百科,右圖畢昂奇取自ustr.gov網站。)
台灣與
美國已簽署第一階段「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後續還會簽署第二階段貿易倡議,行政院強調將以推積木的方式,逐漸加強與美國的經貿關係,最終朝向台美簽署自由貿易協議(
FTA)而努力。政府同時強調另一重要意義是,告訴其他經貿夥伴,台灣準備好了,我們願意與其他國家洽簽高品質的自由貿易協議,包括申請加入CP
TPP。
美國是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與美國簽署FTA對於擴大台美貿易必然會有所助益,因此我們相信大多數國人應該都會支持「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不過,由於此一倡議完全是由美方主導,其中所包含的議題也幾乎都是由美方決定,而到目前為止大都屬於架構性的內容,與傳統自由貿易強調關稅減讓與市場准入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有些人會質疑第一階段的台美貿易倡議對台灣經濟的實質助益會有多大。而且,美國現階段的政策是不會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台灣想要和美國簽署正式的FTA,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一階段貿易倡議的主要內容有五項,包括貿易便捷化、良好的法制作業、國內服務業規章、中小企業和反貪腐等。未來在第二階段的協商中,將涵蓋另外的七個議題,包括勞動、環境、農業、數位貿易、國營事業標準、與非市場政策與做法等。政府的說法是,這些與CPTPP的內容很接近,因此我們可利用這個機會為台灣相關法律打下基礎,為加入CPTPP預做準備。
可是許多國人都會想知道,現在簽署的內容對於我國的進出口會有多少幫助?帶動的GDP成長率有多少?因此而增加的就業機會有多少?這些是簽署任何一個FTA都會被問到的問題。但是,顯然第一階段的貿易倡議是完全無法回答這些問題。
其實,即使沒有直接討論降稅問題,但是這次簽署中有包括貿易便捷化的相關內容,當兩個經濟體加強貿易便捷化,讓雙邊貿易通關得以加速,一樣可能帶來兩地貿易的增加。也就是說,即使是貿易便捷化都有可能刺激雙邊的貿易,可惜的是,政府也沒有告訴我們台美貿易效果增加多少。因此從對台灣效益來看,目前的貿易倡議內容還比不上台美簽署租稅協議所可能創造的經濟效益。因為,簽署租稅協議可以讓雙方投資者避免被雙重課稅,單單這一項優點,就足以增加兩地的相互投資,進而帶動雙方的
經濟成長。
令人遺憾的是,在台美貿易倡議中,並沒有看到租稅協議相關的討論,尤其現在美國一再想要邀請台灣的企業前往投資,在缺少租稅協議而可能面對被雙重課稅的情況下,台商赴美國投資的意願會打折很多。同理,美國企業來台投資的意願也會受到影響。
政府的另外一套說詞是,在與美國簽署貿易倡議之後,可以讓其他國家知道台灣已經準備好,願意與其他國家簽署高品質的FTA。其實早在2013年7月,台灣與紐西蘭簽署「台紐經濟合作協議」(ANZTEC)時,台灣就開放了所有1萬多項商品項目,只有稻米一項沒有開放。當年11月,台灣與新加坡簽署「台星經濟夥伴協議」(ASTEP)時,我們也開放了超過95%以上的商品項目。在這兩個高品質的協議簽署之後,亞太地區國家應該都不會懷疑台灣對於洽簽FTA的努力與決心。
最後,如果美國真的想要幫助台灣,應該直接邀請台灣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讓台灣與更多友邦建立更好的經濟夥伴關係,同時讓台灣更深入的進入印太地區供應鏈,因為台灣本來就在這些地區的供應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台美貿易倡議對台灣完全沒有這些經濟效益,殊為遺憾。
(本文刊於2023年6月12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