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十年代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政策,奠定了農糧自足環境;五十年代初級加工、出口導向,就業與產業順利跨入輕工業時代;六十年代大量引進外資,投入重化工業及重大建設,內外需求同步擴張,雖歷經兩次石油危機,台灣經濟成長率仍高達9.7%;七十年代全球景氣低迷,但在國際化、自由化潮流下,服務業逐步開放,市場蓬勃發展,平均經濟成長率7.9%。
八十年代則呈急遽變化,大陸、東南亞等落後地區經濟覺醒,夾其相對廉價的人工、土地、資源,陸續發展出口產業,並快速向中、上游突破整合,對台灣經濟構成極大威脅;加以慣性六、七年一次循環的房地產景氣,在大泡沫破滅後一蹶不振,並且拖累互動極深之金融保險業。傳統出口及內需產業,經營備感艱辛,單以上市股票股價指數觀察,八十八年對七十八年總指數雖僅下跌一成,但屬傳統型之營建、水泥、食品及金融保險類之跌幅分別達80%、63%、55%及53%,企業主經營困頓,投資者血本無歸,員工前途茫茫。而唯一上漲者,僅涵蓋有資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之機電類,且其漲幅高達2.4倍,是類產業一枝獨秀態勢明顯。但是,對半導體產業景氣循環的疑懼,無時無之,我們將太多雞蛋放在同一籃子,就應特別用心
另在出口、就業及投資結構上亦同,十年來,高科技產品出口比重由36%升至55%,傳統產業產品則下降19個百分點;製造業就業人口,十年來維持在260萬人,並無顯著增減,但其中傳統產業減少了20萬人,高科技則增加20萬人;在企業投資上更為敏銳,行政院主計處年初辦的民營製造業投資意向調查967個企業樣本資料顯示,今年5300億新投資中,資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占75%,連同六輕石化後續投資,合占83%,傳統產業除更新替換外,幾無重要投資;經濟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民營製造業二億元以上重大投資3600億中,高科技產業占62%,石化占37%,其餘傳統產業僅1%。這些資訊,令人怵目驚心,失去市場、停頓投資、卻還須容納170萬就業人口、擔負半數出口業績、提供國人食衣住行實體需求的傳統產業,其集資、e化、提高競爭力,確實是嚴肅的社經課題,我們所面對的挑戰,不論是顧志耐的「創造性毀滅」,還是梭羅的「毀滅性創造」,其重要性及影響力絕不亞於政府財政、社會福利或國民年金。
台灣產業一路走來,歷經無數困境與考驗,均能化險為夷,更上層樓,主因政府政策方向正確,企業適時掌握市場脈動及國人教育普及人力素質提升所致。但近十年的變化既快且大,產業兩極化發展,雖藉高科技產業維繫經濟成長,出口擴張,但持續力與擴散力令人憂心,成長極限何時來臨要隨時居安思危,且引發所得、財富分配差距擴大,結構性失業日增等中長期社會問題,亟須未雨綢繆。照顧弱勢族群,推展社會福利,政府責無旁貸,但其前提為穩健均衡之經濟發展及適度合宜之就業機會,在在考驗我們台灣人民智慧,需要大家深切關心。我們務必要找出一條正確道路,並且勇敢的走下去;而政府各部門協調團結,政府與民間合作無間,是脫困與進步的基本條件。然後,召開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找出這一條正確道路來。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刊登於89年8月份卓越雜誌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