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晚間,花蓮強震造成4棟大樓塌損,以及6死200餘人受傷。回想兩年前的同一日,台南維冠金龍大樓也因震災倒塌,在蔡政府所有官員中,
賴清德可能最有感,因為兩年前他正好擔任台南市長,現在到了中央,又面臨花蓮強震,此刻正是賴院長好好做功德的時刻,就算蔡政府平時不燒香,當災害發生後也該臨時抱佛腳。蔡總統和賴院長應好好利用本次機會,改善我國災害防救的體質,千萬別像當年只會苛求
馬英九要「坐車」勘災,卻無法用同樣標準要求自己。
就技術層面而言,人類一直透過災變學習教訓,回想1995年阪神地震,垂直型地震和混凝土箍筋不足的問題便得以顯現,其後的建築法規也融入了盆地效應、土壤液化等概念。同樣在1999年的921地震後,建物耐震規範又進一步提升,包括建物與斷層的距離、鋼筋的綁匝彎勾角度等實務問題都陸續獲得重視。雖然對於「耐震補強」的討論也所在多有,但除了成本因素之外,原有的老舊受損結構能否承擔外加的補強,補強構件是否會干擾原本使用型態,都是實際執行上不如想像中單純的課題。
就法律層面而言,由於建築結構的品質往往在設計和施工期間就已決定,因此未來《建築法》是否要規範並落實一定規模以上的建物,需由第三方進行設計審查與施工中查驗,可以趕緊討論定案。此外,面對老舊建築的都更,先撇開冗長的程序不談,光是都更之後需要負擔高額的房屋稅,就讓許多民眾猶豫再三,其原因在於新房屋單價估值較高,也連帶在計算房屋稅時,造成新屋比舊屋稅額大幅攀升。其實新房屋抗災震能力佳,能減輕公安疑慮,也省卻將來發生災害的善後成本,政府應該給予「折扣」,用政策來鼓勵大家從事更新。
就制度面而言,除了事前的防災之外,還有災難發生後的救災、減災和離災工作,既然都更腳步因為「保障人權」的呼聲高漲而趨於牛步,但起碼在災害發生之後,如何能透過事權的統一,讓未來的複合型災害發生時,不會因為主管機關各有不同而影響救援效率,並讓社會趕緊恢復運作是另個不容忽略的面向。特別是
台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一旦災後無法趕緊進行減災和離災,許多的老人恐怕沒有辦法熬過這麼惡劣的環境。
民進黨政府向來喜歡用「價值」訴求,去掩蓋「數值」真相,為了廢核而導致空汙嚴峻、為了聲援人權而忽略重大建設的更新,這都非常不智。天災頻傳,人心惶惶,百年地震周期將屆,但台灣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仍逾400萬戶,天災示警:蔡政府不要再搞政治鬥爭了,好好重視各項統計數字背後的民生隱憂,方為國家之福。
(本文刊載於2018年2月8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