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專家包伊德(David Boyd)日前表示,空氣汙染導致全球1年700萬人早死,其中有60萬人是孩童。包伊德指出,空汙侵犯了生存權、健康權與孩童的權益,也侵犯了生活在健康及永續環境裡的權益。他認為將空汙視為人權之一,除了讓議題更受重視外,更能夠讓成員國會因為人權的實踐,致力於空品防制、保障人類健康。
空氣品質問題確實是需要處理的全球健康危機,2018年年底,世衛組織就已示警,在全球對於菸害防制有成下,空氣汙染已取代菸害,成為威脅人體健康的新菸害。幾乎世界9成以上人口都蒙受有毒空氣危害,許多研究更揭示有毒空氣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特別是兒童。
世衛組織在《空氣汙染與兒童健康:乾淨空氣是唯一良策》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全世界總數約18億人數的15歲以下兒童,約有93%每天呼吸汙染的髒空氣,光2016年就有60萬名的兒童死於因為空氣汙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與疾病,在無法給予兒童適合成長、安全無虞的生活條件及生存發展環境下,嚴重侵犯兒童的人權。
乾淨空氣本應是基本人權,以
台灣為例,日前所公布的「2018年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排行榜」中,高雄市成為台灣空汙最嚴重的城市,位居第2、3的則為台南以及雲林。台灣南北空氣品質差異大,南部民眾健康大打折扣,國衛院就曾研究顯示PM2.5不僅與老人和孩童的肺功能呼吸道疾病有關,也與肝癌的罹患有關,而中南部則是當前急需控制的地區,空氣汙染造成南台灣居民人權遭受侵害,對於向來以標榜人權立國的
民進黨政府是一大諷刺。
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降低空氣汙染,成了目前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日前曾指出,台灣每年有6000至1萬人死於空汙,其影響因素不只是PM2.5,還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台灣平均PM2.5排放量是全球平均值的2至3倍,「我們是PM2.5的製造者,不是受害者。」
台灣現在面臨五缺的問題,缺電問題不解決,台灣經濟發展無以為繼。在工商企業需要穩定的電力與台灣民眾需要乾淨的空氣要求下,加上兩者皆希望享有廉價電力,「減煤」與「廢核」似乎成了選擇題。
真實世界中,沒有零缺點的能源,為了環境生存與經濟發展,我們該理性思考做出最適當的選擇。當「減煤」與「廢核」成了選擇題時,我們該如何選擇?或許在理性思考與討論後,經由公投可以表達出大多數人的心聲。
(本文已於2019.03.18刊登於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