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節能減碳之旅」-馬英九總統訪視「臺電公司臺中發電廠」。)
蔡英文執政八年即將屆滿,唯毫無執政成績可言,1月13日
賴清德獲得40%民眾支持,
總統大選因此乃塵埃落定;賴清德選前曾說會依循蔡英文的既定路線繼續執政,所以持續地反中抗中、不離不棄地緊抱老美,仍將是
民進黨的執政主軸;所以
兩岸貿易緊縮,以及照價購置
美國的破銅爛鐵武器,必是往後持續發展的結果。民進黨政府對老美延遲至2027年後始得交貨已支付美金220億元的19筆軍購案,應該也只能無可奈何,膽敢向老美追討違約金,及索取我們付款後所衍生的利息才怪!?
一、推諉塞責的執政官員
依照蔡政府堅定遵照美國抗中意志的做法,臺灣在國際間的孤立地位勢必更形惡化,吳釗燮擔任外交部長以來已斷交了八邦交國,是自民國45年以來斷交最多的外交部長,但迄今吳釗燮仍然峙立不搖,對自己的失職無能毫無愧疚之色,也無任何羞恥自責表示。臺中市食品藥物安全局於2月初從國防部臺中福利站台糖安心豚梅花肉片中查驗出不得檢出的「西布特羅」禁藥,但是衛福部卻未驗出這種禁藥;衛福部不但拒絕中市派員參與檢測,還硬指稱地方政府運用權力壓榨真相;以前食藥署聲稱美豬的進口數量太少,所以去年消基會調查通路超過200件豬肉製品中,竟然無美豬的樣品,但去年實際自美國進口的豬肉就有1.6萬多公噸,占進口豬肉的13%;桃園市也曾查獲食品公司有將近15萬公斤的美豬,卻標示產地為加拿大或英國。薛瑞元居然說明這些現象並非洗產地,而是標識不實的問題,如此辯解就可開脫美豬洗產地的嫌疑!?這簡直是袒護塞責的行為嘛!薛瑞元面對檢驗台糖豬肉的流程時強調未預設立場,檢驗應回歸科學層面,既然要呈現真實的科學檢驗結果,為何不敢同意臺中市府派員參與食藥署的覆驗呢!?其原因居然又扯到是因無前例可循;為求檢驗結果公正、公開、透明,相關單位均應派員參與,所得結果豈非更具公信力!?結果中央與地方雙方所主導的檢驗結果均顯示出臺糖豬肉中含有「西布特羅」禁藥的事實,於是衛福部則又宣示此乃係一獨立事件,並非社會普遍污染的情事,而將台糖禁藥事件淡化處置,由此可知政府對人民食安問題是如何的輕忽與不負責啊!?這種部長還能繼續留任嗎!?
二、緊張的兩岸關係
兩岸經貿關係直接地影嚮到島內的經濟發展,民進黨政府的仇中抗中,其影嚮呈現在我國際經貿方面順差的額度,但對中國根本產生不了什麼震撼性的作用。例如去年兩岸的經貿衰退了15.6%,自台 灣出口中國,共計美金1993.5億元,年減15.4%;由中國出口臺灣的貨品共計美元684.86億元,年減16%;根據中國海關數據,去年台對中國之貿易順差為美金1308億元。去年外銷訂單較前年衰退超過4億美元;工業生產方面年減12%,是史上首次出現雙位數跌幅;並且已連續衰退19個月;六大製造業均呈現負數,電子零組件及機械設備,均年減17%。去年自台出口共計美元4324億元,年減9.8%;貿易順差美金805.6億元,其中對中國及香港的順差為美金805.5億元,所以扣除對中港兩地的順差,臺灣在六大製造業方面的順差幾近乎零。表示自109年5月20日,民進黨政府所宣示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精准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國防及戰略、民生及戰備等六大產業,只是停留在紙上作業,負責的「國家發展委員會」,根本不具任何功能性的角色及能力,所以根本表現不出加速臺灣產業升級轉型,使之成為未來全球經濟之關鍵力量等方面之功效。
交通部農曆年前宣佈3月1日開放赴中之「禁團令」,盼能得到「海協會」的良性回應,不料年還沒過完,我又宣佈要求旅遊業者停止招攬赴中的參訪團,並明定自6月1日起禁止出團。民進黨如此出爾反爾的政策已是屢見不鮮,難道是國人前往中國後就都經不起誘惑,而一一均被中國的統戰給征服了!?
三、賴清德的誠信及台獨本性
賴清德其實是在噓聲中登上總統寶座,競選時老美就一直要他放棄台獨黨綱,當選後
拜登的第一反應居然是他不支持台獨;美台海問題專家任雪麗(Shelley Rigger)在一項線上論壇上說,她不擔心賴清德會邁向「正式台獨」,但卻擔心美國有些人會鼓勵甚至逼迫賴清德作出某些不符合臺灣利益,但他又無法反對的危險動作,換言之就是有美國人士會要賴清德去挑釁激怒中國。賴清德於擔任民進黨主席及總統候選人時,擺出一幅無法容忍身邊有任何涉及貪腐、黑金、違法及色情八卦情事的人,但他自己卻為擁有萬里的「破洞工寮」財產而力辯,根據民進黨大老蘇煥智證實,賴清德根本就不是住在現在所指的中福路84號,而且該地段於2002年前實際是一片空地;賴清德父親罹難時是住在31號之2;根據新北市戶籍資料及空照圖等證據,賴皮寮實際是於2003年所加蓋,賴清德拿不出土地所有權狀,也無任何繳稅證明,卻敢明目張膽地宣稱中福路84號的228坪土地及房舍是自己的祖產,這簡直等同是公然地強取豪奪政府的財產,這種無法無天、蠻橫不講理的土匪作風,發生在一位具有總統身份的人身上,這在全球民主國家中應該都是難以想像的荒唐怪異現象吧!?
四、台灣的能源政策
最近「自然雜誌簡報」(Nature Briefing) 報導美國拜登總統近日暫停批准新的液化天然氣計畫;因為環保人士不斷地抗議,認為輸送液態天然氣的管線,若有任何缺失,導致3%的甲烷洩漏,其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暖化效應,將超過二氧化碳,因為甲烷特定時間跨度的全球變暖潛能值(GWP),於20年內為二氧化碳的72倍,100年內則為二氧化碳的25倍之故,甲烷如今已是全球溫室氣體的第二大容量氣體,主要源自於飼養的動物、濕地及水稻生產。由於臺灣所需之天然氣幾乎均仰仗進口,島內的儲存量也只夠兩周內之發電所需,但經濟部天才部長王美花卻說我們面對缺電危機的處置辦法,是趕四接工程,但中油第3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已面臨到嚴重的飄沙,突提效應明顯,藻礁生態已是岌岌可危;至今她仍然只知天然氣是唯一可使用的乾淨能源;所以拜登要延誤核准液態天然氣的計畫,在她眼中必是愚蠢!?相對地,拜登可能也會反駁臺灣方面為何捨棄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核四場不用,還要將核電棒花錢寄存在美國的怪異情事!?
臺灣電力公司為穩定物價,長期以來不敢反映電力生產成本而調整電費。如台電的核電成本為1.4元/度,自發電為3.3元/度,自民營電廠購入的電價為4.3元/度,抽蓄水力發電為5.29元/度,陸域風電7.41元/度,離岸風電4.5元/度,太陽光電4.0~5.8元/度;政府逼迫台電用高價向民營電力公司買電,又要求台電以低價供電,所以台電在雙重剝削下,至今累積虧損已高達3,820億新臺幣。台電2023年各種發電的占比率,仍以火力為主,占81.2%(燃氣43.8%、煤炭33.8%、氣電共生2.4%、燃油1.2%),再生能源10.5%,核電6.9%,其他為1.4%,亦即蔡政府花費了大批前瞻計畫經費,贍養了一大堆綠電新貴,綠電所占比率遠比原先所宣稱,於2025年綠電占20%的目標還十分遙遠,所以只好調降綠電比重為15.5%。政府為減輕與農漁爭地發電的罵名,國防部居然想到在裝甲車營地架設太陽板,爭取國防部為增強光電發電量方面的貢獻,用心可謂良苦,唯不知是否會換得蔡英文的歡心!?期望未因如此措施,反而暴露了裝甲車的集結位置,而遭到三軍統帥的白眼才好。發展太陽能光電,是所謂的綠電,結果政府為便於架設光電板而四處砍樹,這種生產光電方式,光電還配得稱作為綠電嗎!?
五、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大選前雖然有60%的民眾希望能下架民進黨,但因為
柯文哲的狂妄自大以及異想天開,以至於下架民進黨功虧一簣;民眾黨推出的立委候選人並無一人上榜,但支持民眾黨的政黨票,卻讓她獲得八席不分區立委的席次,於是柯文哲又再次玩弄關鍵少數的把戲,先是出改革立院的考題,讓藍綠兩黨回答;再出面試題,於是藍綠兩黨立院院長副院長候選人也不得不屈從,結果民眾黨根本就不直接的支持任一其他政黨的候選人,只是自己過足了嬉笑怒駡政壇的戲碼而已。其實2月1日選舉立法院院長之前,柯文哲曾試圖擬聯合民進黨,支持黃珊珊出任立院院長、支持蔡其昌擔任副院長,結果民進黨未上鉤,八票民衆黨的票也只投出七票支持黃珊珊。結果還弄出個綠白兩黨互控的電話羅生門。反正這次的大選及立院院長選舉,只要是牽扯到柯文哲,過程固然熱鬧非凡,但結果一定是錯綜複雜得令人歎為觀止;他於擔任臺北市長時的乏善可陳、寥寥可數政績,台北市民應該都已心知肚明、而多不敢恭維吧!?
結語
儘管蔡政府執政八年,把臺灣搞得百病叢生,但仍有40%麻木不仁的臺灣民眾,堅定地支持貪腐、無能、不民主的民進黨繼續執政,綜理這種情況他們應該是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關係吧!?否則很難解釋這些支持者為何會昏庸到如此是非善惡不分的地步。民進黨執政時對待敵我的方式截然不同,對自己人刻意籠絡培養,對民進黨外的人及團體,則盡是排斥與打壓,所以民進黨的執政表現時常出現兩套不一標準的處置方式,例如NCC陳耀祥處置中嘉入股案,及對三立、鏡電視的處理方式即完全有別;陳耀祥自知為民進黨處理過太多不合理、欠公平的法案,爾後必定會遭到立委的質詢與調查,所以趁機申請歸建返校,以避開不必要的困擾。
國民黨未能贏回政權,部分原因已於前期約有闡述,但主要的原因是老百姓看不到國民黨的思變及戰鬥力;國民黨已是在野黨,但人民平常看不到國民黨為維護法律及制度,展現出應有的改革決心、魄力及動力,頂多僅是有一些名嘴在立院及政論節目中批判民進黨執政的不當,如此根本就撼動不了民進黨執政者的偏頗、執拗不羈的行為;國民黨的立委根本也不懂得應該如何給執政的民進黨壓力,此乃亟待加強改進者;其次應積極監督及揭發政府的施政弊端;硏擬並提出便民興利法案;倡導為民伸張正義、為全民謀福利的策略與辦法;強化各種媒體的宣導與監督的功能;長期培訓年輕人才;以及重視聯合國倡議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及全球氣候變遷之因應策略等。如此不但會讓世人耳目一新,更能讓人民感受到國民黨是一真正為人民、為國家設身處地服務的政黨!
(本文修改後刊於2024年3月號觀察雜誌第1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