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二○二三年十一月廿日的發布,二○一五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五二七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於二○二○年時升至五四五億噸,二○二二年更高達五七四億噸,創有紀錄以來的新高。最近歐盟哥白尼氣候服務中心報導,自二○二三年七月至二○二四年六月,地球上的平均氣溫比工業化之前高出攝氏一點六四度,突破二○一五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簽訂「巴黎協定」設定不得超過攝氏一點五度的限制,因此導致現今全球氣候變遷的異常現象層出不窮。
氣候變遷主要是溫室氣體增加所致。溫室氣體中最重要、量最大的是二氧化碳,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絕大多數來自燃燒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其他的來源有水泥製造、肥料農藥生產以及森林砍伐所造成的土地利用變化,及大面積機械化養殖或耕種單一物種等因素;甲烷則源自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垃圾掩埋場排放量的增加、牲畜飼養的增長,及濕地(含水稻田)微生物活動的增加等。一氧化二氮則因施用化學肥料而產生。單獨的水稻種植就會產生甲烷,其量為農業排放總量卅%,及農業排放一氧化二氮總量之十一%。
農業生產過程總共占了五十四%的甲烷排放量,約八十%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及幾乎所有與土地利用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植物雖可經光合作用而固碳,但相對地農業也是排碳的主要領域之一。根據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佛瑞.薩克斯等人的統計,發現與農業直接相關措施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約一五○億噸,占目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強,此一數據其實尚未計入動植物因病蟲害所造成的損失,及食物浪費所造成的四十四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
歷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為緩解全球氣候變遷趨勢,倡議應實施有機農業及植樹造林;因為現行的慣行農業已被認知是全球氣候變遷的重要「貢獻」者,主因就是慣行農業依靠機械化及農業化學物質,兩者協力加速了土壤中有機質之分解,破壞了土壤性狀,摧毀生物多樣性,並滋生食品不安全的後果,且破壞生態環境。例如工業革命前美國愛荷華州的表土層有卅五到四十公分厚,非常肥沃,但到一九七○年代,因連續不斷地耕耘,表土已流失一半,亦即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隨之減少一半,因此玉米地帶四州的玉米產量損失達廿四到四十六%。而從二○一四年至二○二○年全球已喪失約二千億噸土壤,現今每年仍損失約三六○億噸土壤。
「巴黎協定」中所包含的「○.四%策略行動倡議」,也正是必須增加土壤有機質(碳匯)含量的一項重要呼籲;若耕種時注重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則可改善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性狀,明顯地增加土壤的團粒化、通氣性、保水性、植物營養成分及生物多樣性,而可穩定地維持作物的正常產量。美國「羅德爾研究所」連續四十年的田間試驗,尚證實有機農業可有效減少四成溫室氣體排放及四成五能源使用量;若能將全球農田轉型成有機農業耕作養殖,則可封存住約二一○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若再將全球牧草也轉型為有機耕種,全球可因農業轉型而封存約三七○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將無溫室氣體上升的困擾。
相信這也是為何連年「聯合國氣候大會」的結論,都在倡導實施有機農業。環境部長彭啟明若明瞭有機農業的功效,應該就不會輕易地發布「避種十五種空汙樹木」了吧!
(本文刊登於2024年7月30日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