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Leaders of TPP member states and prospective member states at a TPP summit in 2010)
美國總統
川普已簽署行政命令,指示貿易總署宣布美國正式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的談判,未來美國將致力於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談判,透過個別談判來達成對美國最佳的經貿條件。無可諱言地,川普完全放棄歷經8年談判的TPP,不但賞了
歐巴馬政府「談得不夠好」的耳光,也自廢了美國「重返亞洲」經濟支柱的武功。
美國既然退出TPP,要改以雙邊FTA為主軸,在亞洲,最優先的便是美日FTA的談判與建立。美日有可能建構一套TPP Plus的美日自由貿易協定,一方面能確保美日同盟的維持,一方面也可為美國爭取到更多經濟利益。
日本首相安倍表示,沒美國的參與,TPP便失去意義。但亞洲各國也開始評估其他選項,包括:一、是否要承接一個原本就沒有美國的TPP;二、是否致力於以東協為主軸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三、是否專注在中國大陸立場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等方案。
除了美日雙邊FTA之外,川普也宣布會優先針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進行檢視並尋求重新談判的機會。其實在歐巴馬上任之初,便考慮要重新談判NAFTA,然而,由於歐巴馬積極推動TPP的談判,因此極力遊說加拿大、墨西哥參與TPP,以取代NAFTA的談判。
川普宣布退出TPP,影響最大的是美國與亞洲盟友間的關係。TPP談判國均認為美國的退出將會衝擊到美國對亞洲盟友的承諾。中國大陸領導人
習近平在今年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中表示,世界貿易戰爭對全球經濟發展是有害的,各國不應該在犧牲他國利益的基礎上攫取利益。現階段面對川普的貿易手段,各國均抱持觀望態度,而中國大陸若在此時積極落實全球化政策,勢必衝擊美國對全球的影響力。
中國大陸的「
一帶一路」政策持續推動,在其和諧世界觀的架構下,並不排除美國的參與。一旦中國大陸持續對美國推動新型的大國關係政策,採取合作、友好互動模式,相對川普採取對抗模式,將讓中國大陸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更趨明顯,更具有世界領導者的態勢。
面對川普上任後的貿易政策,改以雙邊貿易為主軸,對我國來說應更謹慎處理。對美方來說,
兩岸關係可能是
中美關係中的棋子,在短期內
台灣要與美國洽簽FTA的可能性不大,只會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動作。即使要洽簽,對台灣農業的衝擊勢必不小。因此,政府應掌握川普的政策主軸與思維,重新釐清台灣與美、日、中之間的互動關係,從中尋找對台灣經貿產業發展有利的機會。但無可否認地,
兩岸經貿關係的利基不但不需浪費,也是台灣拓展空間不可或缺的籌碼。
(本文原刊於2017年1月26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