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本會自行拍攝,香港「反送中」抗議行動。)
香港反送中運動越演越烈,出錢買廣告的李嘉誠簡要說話、擁有政府發聲管道的林鄭月娥哽咽說話、負責執法的警務處天天說話、抗爭的號召者頻開記者會大聲說話、路邊的民眾受訪說話、
川普不斷說話、英國議員說話、
蔡英文說話、各界菁英提出看法…,唯獨有超過10萬因為香港機場多次關閉的受害者求助無門。我就是其中一位。
世人都看到香港機場大廳裡席地而坐的抗議群眾,卻沒有看到因為機場取消或延宕班機的旅客,無數人長時間席地而坐,超過10萬人像難民,包括我們家4個人:老(我)、弱(腳受傷的妻子)、婦(女兒)、孺(4歲外孫女)。我們原本要飛上海回
台灣,因為東方航空的嚴重延誤,匆忙以高價買了飛香港轉機的機票,然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混亂、無助、失望、擁擠、挫折。
抗議者被看見,旅客的痛苦大眾不了解;抗議者的訴求被媒體與政府重視,旅客的無奈被各界漠視;抗議者有組織舉牌提出各種訴求,旅客不可能找到海報紙與壓克力筆…。抗議者自動自發,自願投入抗爭;旅客被動受害,非自願忍受。
抗議者多為香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旅客的異質性高,來自世界各國、年紀差異大、健康狀況不同。我目睹年幼嬰兒沒法吃奶母親的無助、許多孩童的痛苦、年長者疲憊不堪、年輕人到處找角落打瞌睡等。我與許多素昧平生的各路人馬交談,聆聽了各種「人在冏途」的悲慘經驗,有些人趕不上考試或面試,有些人錯過了孩子的生日,有些人無法探望老邁的父母,更多人耽誤了要事,既感嘆生命無常,也氣憤弱勢者如此無助卻無奈。
關機場第1天的深夜,我看到一批批疲憊的香港警察陸續撤回機場轉機附近的區域休息,泡麵、瓶裝水等陸續送來。這些年輕的臉孔被抗爭者討厭,被某些媒體醜化,還好有東西可以吃,有水可以喝,有地方可以睡,但無處可去的旅客彷彿不存在。
香港機場關閉所影響的還包括行李的大亂,我們到了台灣,行李不在轉盤上,又開始排隊處理後續事宜。聽到旅客遇到各種難題:沒有衣服鞋子可以換、沒有正式的服裝去面試或參加婚宴、沒有禮物可以致贈親友等。我的行李晚了92小時才拿到,那十幾萬旅客的情況又如何呢?
抗議者提出那些自由、民主、改革等偉大的口號,都屬政治性的。旅客想要的,沒有偉大的口號,大家都很卑微,只是想要得到一個原本就屬於自己的機位,到自己計畫要去的地方。
有些評論分析香港抗爭對台灣政治乃至各國政治的影響,其實誠如
美國眾議院前議長歐尼爾所說「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有一種地方就是個人。」超過10萬人因為那些偉大的口號受苦,這也是政治,隱而未顯的政治。
(本文曾刊登於108.08.18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