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當《海角七號》創造了台灣電影奇蹟時,我偶然在網路上看到魏德聖導演用兩百萬拍的五分鐘《賽德克‧巴萊》短片,十分驚訝,想不到在我們這蕞爾小島,有人拍得出如此波瀾壯闊的鉅片!而且還破天荒地,用原住民族的語言演出。如果魏導的美夢成真,一定會造成轟動,為台灣電影史寫下更輝煌的紀錄,到時無論如何,也必須到電影院,看看這部首次從台灣原住民觀點切入的歷史故事。
但是,電影一推出,就聽到一些負面批評,例如有人說它不如梅爾吉伯遜的《英雄本色》,還有人嫌它太血腥。我不禁耽心,花了那麼大的成本,該不會只拍出了一部套了好萊塢模式的俗片吧?雖然也聽到了一些正面肯定,但多半繞在族群、歷史議題,鮮少針對電影本身說出所以然來。所以,不喜歡湊熱鬧的我,還是在人潮洶湧期間,擠進了電影院。雖然只看了上集,卻覺得比期待的還精采,我甚至認為,《賽》片比《英》片偉大,比《阿凡達》有深度!不是基於民族情結,而是真心的感受。
我認為《賽》片最了不起的地方有二,一是編劇功力強,一是如實呈現了賽德克族的文化。魏導的編劇功力,在《海》片裡的信件已見端倪,在《賽》片更是發揮到淋漓盡致。有太多精采雋永的對白,令人目不暇給,而賽德克族的核心精神,也透過台詞很自然地、一點一滴地傳達出來,不但不像在說教,反而讓人讚嘆不已。莫那魯道在溪邊與花岡一郎的對話,堪稱經典。前者對祖訓的堅持,後者對邁入文明的期許,實在無法說誰對誰錯,這點也可以看出導演毫無預設立場。有趣的是,莫那魯道雖痛恨日本人卻並未完全否定日本人,花岡雖一直想當日本人後來卻選擇支持族人起義,由此更可以看到人性複雜糾結的一面,比起《阿》片將殖民者一概妖魔化,要深刻太多。
撇開霧社事件不談,光是原住民文化的呈現,包括語言、生活、飲食、服裝、禮儀、風俗、建築、音樂、舞蹈等等,就已經讓人大呼過癮了。特別是音樂,巧妙地運用了大量泰雅族樂,烘托賽德克剽悍的民族性。很多歌詞是魏導新編的,忠實反映了巴萊(真正的人)的精神,令人動容,也足見他對賽德克文化研究之深入。
即使從商業電影的角度來看,《賽》片也具備了好看、賣座的條件。第一,故事精采、節奏明快、毫無冷場。從莫那魯道的成長過程,原住民部落間的傾軋,到日人入侵後文化、社會的衝突,各個情節層次分明,鏡頭遠、近、快、慢,都經過精心設計。在沉重的主題之下,仍不忘穿插一些詼諧的場面,給人喘口氣。第二,場面震撼,氣勢磅礴,扣人心弦。壯麗的山川予人視覺享受,激烈的動作場面搭上緊湊的配樂,又使觀眾情緒隨之起伏動盪。
有人認為,為了祖訓,賽德克勇士們不惜將槍口對準驚恐的婦女,而《英》片裡的英雄卻不會襲擊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是《賽》片不如《英》片之處,我卻認為,這恰是《賽》片高於《英》片之處。倘使為了討好老外,不惜扭曲歷史,將賽德克人加以神格化,只會顯得更膚淺、做作。《賽》劇裡女性被弱化,沒有淒美的愛情故事,或許讓影片顯得太過陽剛,但若刻意安排無關痛癢的男歡女愛來調劑,反而變得矯情,落入好萊塢式的俗套。
如果我們聽從魏導的建議,抛開任何成見來觀賞電影,那麼,不但不會覺得砍頭畫面太血腥,反而更能從原住民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立場,何況比起殖民者用機槍大砲鎮壓、掠奪資源、消滅弱勢文化,何者更殘暴呢?有人責備賽德克族不懂得努力學習文明,這種觀點暴露了殖民者的傲慢,缺乏自省,還不如百多年前台灣的漢人,懂得尊重所謂的「生番」,與他們和平相處。影片裡霧社事件發生時,起義者叮嚀不要殺漢人,我相信這是事實,絕非刻意美化。
《賽》片以平實的手法詮釋霧社事件,既不拖泥帶水,也不灑狗血,情緒點到為止,不溫不火,因為這樣,更讓我覺得感動。每次回想起莫那魯道和他亡父的幻影合唱,看著亡父走入彩虹橋並感歎民族生命衰微的那一幕,都不禁熱淚盈眶。
誰說好片子非得拿獎不可?威尼斯影展摃龜又怎樣?我們一定要老外來肯定自己,才能建立國片的信心嗎?如果看這部片子的人,能從文化的角度,真正學會尊重、理解與包容,那就是《賽德克‧巴萊》最大的貢獻了。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