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總統主持「三年有成 臺灣進步關鍵字」記者會。)
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在5月24日召開,線上報名日期已過,之前外交部長吳釗燮的「會繼續努力」、衛福部長陳時中的「高度期待」,很可能都變成了再一次的失望。讀者諸君習慣了嗎?
如果今年仍無法轉圜空間,連以觀察員身分、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一個
民進黨曾經批評到一文不值的名稱)為名參與視訊方式舉辦的世衛大會都不可得,將會是
蔡英文執政後連續五年被拒於門外。
民進黨政府被拒於世衛門外,其實就等於全體台澎金馬的人民被拒,誠屬不幸。阻撓的來源當然就是從來沒有將主權與治權及於台澎金馬的中共當局。
但
台灣執政者一意孤行,只想靠著幾個西方國家的口頭聲援、教廷國以外至多14個邦交國的提案,不顧
兩岸關係對國際空間的影響就「硬叩關」,所以每年在外交上花費、動員,產出一個又一個的對內宣傳成品,卻無濟於事,這不能迴避檢討。
就傳統與實務而言,外交、國防、
兩岸是總統的權責,蔡英文在節節敗退的外交與國際空間上,很難甩鍋給別人。
去(2020)年5月,民進黨政府告訴國人,國際氛圍對台灣有利。立委江啟臣在質詢吳釗燮時問到,
美國如果這麼支持台灣,為什麼不在世衛大會提案,而是中華民國邦交國提案?美國是否認為不宜由其提案?吳釗燮答道,「目前為止情況是這樣」。
美國為何覺得不宜為我國在世衛大會提案?當然是顧及到美國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還有與中共當局的整體關係。
美、英、加、德、法、義、日等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多年來幾乎都會分別針對此事做友台發言,美國官員有時還會推特發文,但僅止於此。對此,台灣的媒體在無意或刻意間,就把虛無或夢幻帶進文字與畫面中,讓民眾產生錯誤認知。
例如有媒體稱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避答「七大工業國集團挺台灣有意義參與」,似乎暗指該秘書處避重就輕;但其實它的回答是,可由194個會員國以簡單多數決邀請觀察員與會。對台灣而言,這回答不合情,但對世衛秘書處而言,這回答合理合法。
又如我國外交部新聞稿提及「超過50國,250多位國會領袖、議員、跨國議會組織及高階官員等國際友人熱烈響應」,很明顯主要是指來自民意機構的支持,且裡頭還包括如阿根廷、薩爾瓦多、委內瑞拉、葡萄牙、菲律賓等與中共當局友好的國家。這些決策官員幾不可能出言相挺,但就是有媒體會下標為逾50國挺台參與世衛大會,甚至講成這數字史上最高,好似聲勢浩大。
難道這些媒體都忘了,在
國民黨馬英九政府時代,194個世衛組織成員都不反對台灣的有意義參與,而中華民國政府的代表在其中又做了多少有意義的國際交流?這才是應該記得及對比之處。
如果我們不記得歷史,又不認清國際現實,仍讓政府浪擲資源做虛工,讓部分媒體誤導或帶風向,那麼只要兩岸關係不解、中共當局實力不墜,有意義參與重要國際組織的努力將是事倍功半,甚至連「半」都達不到!
(本文刊載於110.05.12 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