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按例於2月28日出席改變
台灣歷史的「二二八事件七十八週年中樞紀念儀式」,代表國家再度道歉。他表示,「政府將加速政治檔案開放、追查真相,進一步落實
轉型正義,追求社會和解,避免類似二二八不幸事件歷史重演」。話鋒一轉,他先暗捧日本對台統治,接著直指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為獨裁者,是為了確保來台統治而犯下淘天罪行,最後還不忘提及中共威脅。將國家悲痛紀念日當成選舉場合,賴清德恐怕是第一人。
或許是個人意識形態使然,賴總統通篇談話只有仇恨、對立與分裂,甚至出現歌頌殖民者的錯亂認知,絲毫沒有政府應追查真相到底的責任,似乎以為只要把錯誤推給
國民黨,綠營掌權者就可時時將該事件當成政治提款機。賴清德認為,追思紀念不是在製造族群衝突,但他把衝突原因歸咎於當年來台的國民黨軍隊,不正是製造社會對立與族群衝突的活生生例子!
不可否認,蔣介石當時是中華民國總統,雖未直接下令處理警民事件,但仍難迴避必須承擔的政治責任。然而,賴清德全然無視當時台灣社會的時空背景及幕後政治因素,不願虛心面對歷史與真相,根本沒有展現國家領導人應有的高度,反讓人民有種惡意政治操作之嫌!
相較於前兩位總統的談話,賴清德更凸顯對二二八事件的個人立場。
馬英九前總統算是參與紀念儀式最多次的領導人,從他擔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開始就不間斷地出席是項場合,歷次談話多集中在檢討政府過錯與平反受害者,並未逃避國民黨的角色與應負責任。
蔡英文則著重於轉型正義,也希望能平復社會傷痛,至少沒有個人情緒。
事實上,自李登輝以降,歷任總統都曾針對二二八事件發表談話。李前總統是首位為此代表政府道歉的國家元首,並成立基金會賠償受害者及家屬,也出版專書追查真相。只不過,當時社會氛圍屢遭政治干擾,導致諸多歷史事實都在
民進黨有目的性的而遭淹沒或扭曲。幸好,也因為民主政治日益成熟,二二八事件逐漸在選舉場合消散,不再是無往不利的吸票機。
致力於二二八事件研究的張若彤律師出版多本相關研究專書,但幾乎顛覆了民進黨對那段歷史的主流意見,現在恐難扭轉社會普遍看法。誠如他所言,事件背後有太多錯綜複雜的內外因素相互影響,點出過往研究多著重於蔣介石、國民黨及政府機關,卻忽略當時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亦是主要的衝突原因,更不能排除整起事件的前因後果帶有「報復」成分。許多歷史研究難擺脫特定政治立場的干預或影響,台灣需要更多像張若彤一樣的民間人士投入相關研究,才有機會完整還原二二八事件的真相。
從史料可看到,當年事件爆發後,蔣介石曾急電台灣行政長官陳儀,要求他「言進軍政人員施行報復」,重申中央的寬大處理原則。雖然後續發展已不是蔣總統能控制,且身為國家領導人,當然也有無法推卸的責任。但是,將所有問題歸咎於他個人,甚至指控為「犯下淘天罪行,恐怕是言過其實!
二二八事件日益遠去,對我國的政治影響雖深,卻也不再是政黨競爭的關鍵因素。或許,此時正是拋開政治黑手的箝制與干擾的時候,還給歷史學家一個清淨中立的研究空間,讓歷史自己說話,這是追查真相的意義,也才有族群真正融合的那一天。
(本文刊載於114.03.02 中華日報「府城廣角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