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近期中共強化青年交流之創新策略
一、細緻區分臺青異質背景並據此發展政策措施,擴大接觸面
有鑑於過去參與兩岸交流的臺青群體多為相似背景或特質者,致使相關交流活動或政策成效受限,近年來中共積極嘗試在臺青群體「覆蓋率」上尋求突破,期能讓更多臺青實際擁有「中國大陸經驗」,透過親身認識、互動、交流、參與、理解,鬆動臺青對中國大陸既有的刻板印象,以讓臺青認同乃至於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在光譜端上產生更多改變、移動的可能。因此,中共乃聚焦於臺青群體的異質背景或特質,並加以細緻區分,據此開展「量身打造」的措施或活動,以擴展對臺青群體的觸及面。
二、提升臺青「有感」度,持續發展「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之務實導向措施
習五點之後,中共對於31條措施及各項臺青相關政策的落實,皆強調必須讓臺青「有感」,如「參與感」、「獲得感」、「融入感」、「榮譽感」、「幸福感」等,訴求解決臺青普遍關心的問題與面臨的障礙,增進臺青利益福祉,幫助臺青實現更大更好發展務實導向的政策措施。相關具體政策如:「在地化同等待遇」的擴大推動與落實,整體考量臺青在陸生活與發展的友善環境;加強賦予臺青如「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五四青年獎章」等各類榮譽稱號等,皆在試圖拉近臺青對中國大陸乃至於中共的認同。
三、鎖定臺青專業人才,強調赴陸發展能「發揮所長」
相較於過去較為籠統的「與臺青分享機遇」、「更好的發展機會」論述,在習五點之後,中共對於臺青赴陸的機會提供與事件描述,乃是進一步將相關論述聚焦於「讓臺青發揮所長」,即將「赴陸」與「專業/專長能獲得發揮與發展」相連結,並確實提供具專業發展性質的職缺或機會,試圖吸引具專業及理想抱負的臺青人才。
例如,針對福建招攬臺青擔任「社區主任助理」,國臺辦將其定調為「從專業角度協助當地開展鄉村振興和社區建設工作」。福建漳浦縣則宣布選定16位臺籍「科技特派員」,並表示擔任科技特派員可發揮自身專業技術優勢,幫助農村、農民理清發展思路,或根據產業和企業發展需求,研發、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培育科技創新品牌,提高農民收入,協助鄉村振興。而針對臺籍「教師」專業身份者,除了在2018年中國大陸地方對於31條的落實措施中,即已推動招聘臺籍學前教育及國民教育師資赴陸任教之外,在2019年中共則進一步開放在陸學習、工作、生活且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學歷的臺籍民眾,可申請中國大陸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四、與我國制度接軌或內含,消彌臺青移動與接軌障礙
近二年來,中共對臺青年工作呈現「單向融入」的趨勢,而此一趨勢的具體策略愈發多元:過去中共重視將臺青事務納入中國大陸既有制度體系,如各式在地化同等待遇;近來則強調單向度推動與臺灣專業認可制度接軌或內含,以消彌臺青移動與接軌的障礙。例如,首先,在專業技術人員方面,部分地區推動「執業資格互認」。其次,在教師方面,相關措施包括:將高校臺師在臺學術成果納入工作評價體系;採認臺師在臺高校任職年資;具臺灣教師資格證者可於當地學前教育或國民教育階段任教等。第三,在醫師方面,符合條件的臺籍醫師,可通過認定方式獲得中國大陸醫師資格,亦可依規定在陸申請註冊短期行醫。
五、推動具「積極性差別待遇」精神的臺青專屬措施,促使臺青支持性環境儘速到位
「積極性差別待遇」係指針對社經地位不利者,提供積極性補償措施、優惠待遇的社會政策,期能達成機會均等。檢視近期中共對臺灣青年政策,可發現其除了落實「在地化同等待遇」之外,亦推動體現「積極性差別待遇」精神的臺青專屬措施,如規範每年需提供給臺灣青年的實習與就業機會數量、每年編列臺青工作專款、提供臺生中考加分或優惠待遇、提供臺生獎學金與助學金、各式創業減免或優惠措施等。然而,赴陸生活與發展的臺灣青年,雖同樣處於亟待資源支持的情境,但卻與此概念所指涉的弱勢背景者狀態不盡相同,也因此,中共各式專屬於臺灣青年、體現「積極性差別待遇」的措施,更加展現其對於儘速促進臺灣青年支持性環境到位的積極態度。
六、促進臺青深入中國大陸開發中地區與基層社會,建立臺青與中國大陸在地脈絡的深度連結
近年中共招攬臺青赴陸發展,在人才渴求度高的二三線城市與中西部,推出大量招攬臺青的機會。此外,中共亦加強招攬臺青進入基層社區服務。無論是開發中地區或是基層社會,皆有別於沿海大城市的高度開發環境,除了提供臺青更多發展機會之外,也建立臺青與中國大陸在地社會脈絡的深度連結。根據兩岸針對臺青認同議題的研究發現,臺青被含納至中國大陸在地社會的程度,以及與在地人際網絡的連結程度,皆為影響臺青在兩岸間「求同」與否的因素。因此,中共此一政策走向,亦期待能影響臺青認同在光譜端上的移動。
貳、我方針對中共強化青年交流策略之因應建議
一、厚植吸引臺青人才的實質能量方為長久有效之對策 -- 確實理解臺青赴陸動機,並據此推動吸引臺青留下或回流的積極措施
根據遠見雜誌「2018臺灣人才西進滿意度大調查」,臺灣民眾決定赴陸工作的主因,排名前六的原因依序為:「大陸市場潛力大,有較大發揮空間與未來成長潛力」(37.2%);「依據公司規劃需求,配合短期外派或長期出差」(35%);「大陸福利薪酬比臺灣優渥」(28.1%);「臺灣經濟前景不如大陸」(28.1%);「趁年輕接受挑戰,提升職涯競爭力」(27.9%);「臺灣薪資停滯」(26.6%)。而同一調查的另一題項為「你覺得在大陸工作有哪些部分感到滿意?」,排名前五則為:「有發揮的舞台,能開發自我潛能」(43.9%);「大陸產業蓬勃發展國際化」(37.5%);「能學到更多專業及經驗」(30.3%);「與大陸或國際人才工作,提升競爭力」(27.5%);「可以和大陸本地人共事,快速融入沒有隔閡」(24.2%)。綜合此二項調查結果可見,臺灣民眾赴陸所追尋的是「機會」、「生涯發展」與「良好實質收入」等需求的滿足;而實際赴陸後,最滿意的是能實際擁有專長發揮的舞台、並能持續專業成長,即赴陸滿足了臺灣民眾對於「機會」與「生涯發展」的需求。
然而,政府目前對於臺青或臺灣民眾赴陸議題,卻鮮少正視前述有關「機會」與「生涯發展」的需求,以及赴陸後在此二面向的實際滿足;反之,政府相關論述多集中在對於中國大陸社會制度、意識型態與認同工作的負面警示。根據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求階層理論,當民眾的基本生存需求難以滿足時,將難以關注認同面向的議題。換言之,政府目前的相關警示論述,並無法有效影響因追尋生存與發展機會而赴陸的臺青。據此,建議政府應確實理解臺青赴陸動機而非迴避,並聚焦於這些動機,推動吸引臺青留下或回流的積極措施,而非僅偏重意識型態的警示。唯有實質改善我國就業與發展環境、暢通臺青在臺的生涯發展機會,厚植吸引臺青人才的實質能量,才是有效因應中共吸引臺青赴陸的長久之計。
二、政府應鬆綁對臺青赴陸的限縮或警示作為,以「開放」態度確實展現我方對民主制度的優勢與自信
雖然政府對於說服臺青「中國大陸並非唯一生涯發展選項」的相關論述中,常以「我國民主制度與整體環境優於中國大陸」為論述重心,試圖展現我方的優勢與自信。然而,相關政策若是基於對我方社會與制度之自信,其展現的應是「開放」取向,即不設限制、相信民眾會在兩岸間選擇較優的一方,即我方。反之,如政府近來越來越緊縮的管制或相關警示傾向,反而對照出我方對人才外流的恐懼,凸顯甚至過度強化了陸方攬才的能量與優勢。據此,建議政府應鬆綁近期對臺青赴陸的限縮或警示作為,以「開放」態度,確實展現我方的優勢與自信,進而能影響臺青對我方政府產生正向感受與支持。
三、 建立赴陸臺青的大數據資料庫,了解臺青赴陸現況與趨勢
除了赴陸臺生人數有逐年的統計數據之外,近年來,究竟有多少臺青赴陸就業、創業、實習與交流,相關人數統計付之闕如,更遑論如:臺青赴陸動機、所面臨困境、平均在陸時間、在陸發展時間、在陸分布情形…等面向之現況與趨勢分析。建議政府應實際建立赴陸臺青的大數據資料庫,以了解臺青赴陸的現況與趨勢,除了對臺青赴陸現象有基本的理解之外,亦有助於相關對策之開展。
(本文已於108.7.18刊登於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No. 108005》「2019年中共對臺工作重點」政策報告,請參考https://www.faps.org.tw/article-ap-2111-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