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2025/4/27 星期日 乙巳(蛇)正月廿八(未時)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杭州南路一段
24°C
LATEST:
拜登的辯論 失敗在哪裡?

拜登的辯論 失敗在哪裡?

國政評論 科經

作者: 朱雲鵬 ( 2024年7月17日 11:22)
關鍵字:美國總統大選 拜登 辯論

100%
熱門指數
分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Donald Trump。)
拜登在辯論會表現不佳,不少擔心川普當選的主流媒體發動「陣前換將」,也有若干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很難篤定,但是無論換與不換、如何換、換誰,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形成對於民主黨的重大挑戰。

美國總統在任期屆滿前,出現重大挑戰,歷史上常常見到。1980年卡特總統競選連任,遇到伊朗挾持美國人質事件。為了展現美國的力量,卡特派遣特種部隊進入伊朗,試圖營救人質,結果途中直升機隊遇到沙漠風暴而墜毀,多人死亡,任務失敗。卡特之所以敗給雷根,這是關鍵因素之一。

在川普第一任的第4年,出現新冠疫情。在此之前,多數民調預測他可以連任,但是疫情出現,他的表現和言論,包含一開始質疑戴口罩的必要性,到後來鼓勵民眾用家用的清潔劑殺死病毒等,可說是荒腔走板、近乎瘋狂。美國人大量感染病毒,死亡數字擴大,他的言論和舉措是關鍵因素之一;後來他在大選中敗給拜登。

在拜登執政期間,就外部方面,一樣遇到諸多困難;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以色列被哈瑪斯攻擊後攻打迦薩,造成到目前為止近4萬人的死亡,引發了美國許多年輕人的抗議和不滿。多年以來,年輕人大多支持民主黨,現在他們對拜登不滿,有可能不去投票,或投給第三位候選人,對拜登不利。

不過,這次拜登遇到的難關,不止外部因素,還有他本身以及他團隊的因素。以這次的辯論為例,如果他的辯論幕僚團隊夠強,應該會建議他在辯論的一開始,就做這樣的陳述:「各位觀眾,民主是美國立國的基礎,沒有民主,就沒有美國,對於我們美國人而言,沒有比捍衛民主更重要的事。好,現在站在我面前的川普先生,請問他對美國的民主做了什麼事?2021年的1月6號,他在白宮前面發表演講,說他大選沒有輸,是因為選舉舞弊而少了選票;他鼓勵支持他的民眾,前往國會大廈,討回公道。群眾接著遊行到國會,攻打警察,強行進入國會大廈,他們讓副總統彭斯無法宣布選舉結果,他們甚至差一點就抓到副總統彭斯。這是立國以來,美國民主遭遇到的最大危機。所以,現在站在我前面的這位,是民主最大的威脅,也就是美國最大的威脅。」

做這樣的開場白,簡單明瞭,裡面沒有統計數字,而且氣勢磅礡,一下子讓川普居於守勢,無論怎麼回答,都很難不失分。所以說在辯論場合,最好的答辯就是攻擊,還真的有幾分道理。

拜登捨此而不為,卻一直想要用統計數字,來列舉他的政績,是選戰策略上的失敗。美國人對川普不滿者,其中絕大多數,應該不是對川普處理經濟事務不滿,而是不滿其人品,擔心民主被踐踏。拜登不從這裡下手,卻去選擇列舉本來就不容易記住的政績統計數字,在他原來就處於感冒、精神狀況不好,又常有老化現象的情況下,可說是大不智。

其實在辯論之後兩天,他接受ABC獨家專訪的時候,還有機會扳回。如果他在這個專訪中,把上述的言語表達出來,展現戰力,就有可能重燃希望。但是他沒有,一樣是背誦政績,包含創造的就業人數、促成NATO的團結…等等。在這個專訪之後,要求他退選的呼聲沒有改變,甚而更大。

他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如果有扳回一城的表現,或許還有機會。如果他退,而民主黨用某種不會造成分裂卻反而可以造勢的方法,選出新候選人,或許也還有機會一搏。

是拜登還是川普當選下一任總統,對美國和全球都關係重大。川普當選,美國的國際形象恐怕將再度下跌,另外他聲稱將大幅提高關稅來替代所得稅的經濟政策,很可能會造成通貨膨脹、經濟衰退、貧富差距擴大。最近美國有16位得過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聯名發表公開信,表達對川普政策重燃通貨膨脹的憂慮。美國國內的分裂本來就很嚴重,川普當選,也會讓分裂的問題更嚴重;這也會影響到各類政策推動的搖擺,包含全民健保;我們且拭目以待。

(本文刊於2024年7月11日中國時報)

100%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0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國安

川普強勢回歸,全球不確定性升高!
李正修 ( 2024年11月13日 09:13 )

在全球驚呼聲中,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擊敗現任副總統、也是民主黨提名人賀錦麗,成為美國政治史上第二位連任失利後還能重返白宮的總統。同時,共和黨奪下國會參議院 ...

國政評論 永續

美國總統大選後,看台灣明日的挑戰與機會
周宏昌 ( 2024年11月12日 08:19 )

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將再次迎來唐納•川普(Donald John Trump)的回歸,總統辦公室的堅毅桌(Resolute desk)上,已經擺著許多棘手的國內外紛爭議題 ...

國政評論 永續

美國大選倒計時─分裂深化 ,唯一超級大國地位岌岌可危
周宏昌 ( 2024年11月1日 15:25 )

截至美東時間十月二十九日凌晨,已有近5000萬美國選民以親自到場或郵寄方式完成提前投票,這是約美國四分之一的選民數量,從過往數字上來看,郵寄選票通常是民主黨支持者 ...

國政評論 科經

辯論前夕,美國總統勝負難料
游士儀 ( 2024年9月11日 09:17 )

前言 本次美國總統大選可謂是高潮迭起,繼川普遇刺,以及拜登退選後,總統大選日僅剩不到60天。川普在「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框架下,提出很明確的減稅、引導利率、對中國 ...

國政評論 財金

審慎因應「川普經濟學2.0」黑天鵝
李沃牆 ( 2024年7月17日 11:19 )

2016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跌破眾多人眼鏡,大勝民主黨參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當選第58屆美國總統。上任後,川普提出幾項重大 ...

國政評論 科經

美國總統大選牽動全球
劉大年 ( 2024年7月17日 11:19 )

今年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是未來影響全球政經發展的重大變數。歷屆美國總統就任年齡的中位數是五十五歲,從拜登宣布競選連任開始,各界即普遍擔心今年已八十二歲,任期屆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教文

防微杜漸慎之在始,校園安全豈容輕忽
周家華 ( 2020年11月10日 11:28 )

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防微杜漸,慎之在始。日前所發生的馬來西亞女僑生遇害事件,真是令人痛心疾首、悲痛萬分。每當此類事 ...

社會

關於長期照顧3.0的願景與怨景…:挑戰與...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6 )

在當前人口老化的大時代背景底下,長期照顧(long-term care)成為全球各國要急迫面對的重要議題,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 ...

社會

當家庭變成傷害的場所…:臺灣嬰幼兒受虐...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5 )

當前的臺灣社會環境裡,越生越少的少子女化現象,業已成為國家安全的一項重要議題,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嬰幼兒受虐事件的比率卻反而出現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科經

環島高鐵既不可行也沒必要
林祖嘉 ( 2021年11月1日 15:12 )

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接受訪問時說,宜蘭高鐵和屏東高鐵未來都不排除有延伸的機會;他甚至還語出驚人地說,未來環島高鐵不是夢。由於這個餅 ...

社會

關於長期照顧3.0的願景與怨景…:挑戰與...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6 )

在當前人口老化的大時代背景底下,長期照顧(long-term care)成為全球各國要急迫面對的重要議題,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 ...

社會

當家庭變成傷害的場所…:臺灣嬰幼兒受虐...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5 )

當前的臺灣社會環境裡,越生越少的少子女化現象,業已成為國家安全的一項重要議題,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嬰幼兒受虐事件的比率卻反而出現 ...

空氣品質指標
AQI: 11
臺北市(萬華): 普通
PM2.5: 23µg/m3(低)
資料來源: 行政院環保署
更新時間: 2025/04/27 20:00:00
名家觀點
  • ( 4月18日 13:46)
    生育率全球最低的南韓,連降九年之後,去年終見翻轉;中國大陸也一樣,去年反彈了五十二萬名嬰兒。這也許是曇花一現,但台灣一向最能表現龍年效應卻落空,總有原因吧!陳時中政委即 ...
  • ( 4月18日 12:07)
    幾天前去看一位老朋友,談起當年念大學買不起原文書,大家搶著到圖書館借書影印,影印一張要兩元,沒錢只能挑重點印。基於此,朋友畢業後開始從事嘉惠學子的印書工作。讓學弟妹們有 ...
  • ( 2月27日 13:51)
    網路上流傳著二○二五是「卡不列克數」(Kaprekar number),亦即,二○二五不僅是四十五的平方,而且四十五正好是二十加上廿五。有人稱之為「怪數」,西元紀元以來並不多見。 也真 ...
  • ( 1月20日 14:43)
    四十年前我考取獎學金負笈前往美國念書,在飛機上我仍在懷疑這是真的嗎?從念小學開始,放學後我就要幫父親顧店,在寒暑假期間擺攤子賺錢,心心念念要減輕父母負擔,至於進大學、到 ...
  • ( 1月9日 11:55)
    蔡政府八年只針對公教進行所謂的改革,對於財務缺口最大且較急迫的勞保,不僅不敢改反而以全民納稅錢每年千億來貼補。這顆「類改革」的續命毒藥如今留給了賴政府,當在野黨試圖為公 ...
  • ( 2024年12月6日 16:58)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上個月12日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出,「接受九二共識即等於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論調;而本月21日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接受電台訪問時又再說道:「接受九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