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Donald Trump。)
拜登在辯論會表現不佳,不少擔心
川普當選的主流媒體發動「陣前換將」,也有若干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很難篤定,但是無論換與不換、如何換、換誰,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形成對於民主黨的重大挑戰。
美國總統在任期屆滿前,出現重大挑戰,歷史上常常見到。1980年卡特總統競選連任,遇到伊朗挾持美國人質事件。為了展現美國的力量,卡特派遣特種部隊進入伊朗,試圖營救人質,結果途中直升機隊遇到沙漠風暴而墜毀,多人死亡,任務失敗。卡特之所以敗給雷根,這是關鍵因素之一。
在川普第一任的第4年,出現
新冠疫情。在此之前,多數民調預測他可以連任,但是疫情出現,他的表現和言論,包含一開始質疑戴口罩的必要性,到後來鼓勵民眾用家用的清潔劑殺死病毒等,可說是荒腔走板、近乎瘋狂。美國人大量感染病毒,死亡數字擴大,他的言論和舉措是關鍵因素之一;後來他在大選中敗給拜登。
在拜登執政期間,就外部方面,一樣遇到諸多困難;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以色列被哈瑪斯攻擊後攻打迦薩,造成到目前為止近4萬人的死亡,引發了美國許多年輕人的抗議和不滿。多年以來,年輕人大多支持民主黨,現在他們對拜登不滿,有可能不去投票,或投給第三位候選人,對拜登不利。
不過,這次拜登遇到的難關,不止外部因素,還有他本身以及他團隊的因素。以這次的辯論為例,如果他的辯論幕僚團隊夠強,應該會建議他在辯論的一開始,就做這樣的陳述:「各位觀眾,民主是美國立國的基礎,沒有民主,就沒有美國,對於我們美國人而言,沒有比捍衛民主更重要的事。好,現在站在我面前的川普先生,請問他對美國的民主做了什麼事?2021年的1月6號,他在白宮前面發表演講,說他大選沒有輸,是因為選舉舞弊而少了選票;他鼓勵支持他的民眾,前往國會大廈,討回公道。群眾接著遊行到國會,攻打警察,強行進入國會大廈,他們讓副總統彭斯無法宣布選舉結果,他們甚至差一點就抓到副總統彭斯。這是立國以來,美國民主遭遇到的最大危機。所以,現在站在我前面的這位,是民主最大的威脅,也就是美國最大的威脅。」
做這樣的開場白,簡單明瞭,裡面沒有統計數字,而且氣勢磅礡,一下子讓川普居於守勢,無論怎麼回答,都很難不失分。所以說在辯論場合,最好的答辯就是攻擊,還真的有幾分道理。
拜登捨此而不為,卻一直想要用統計數字,來列舉他的政績,是選戰策略上的失敗。美國人對川普不滿者,其中絕大多數,應該不是對川普處理經濟事務不滿,而是不滿其人品,擔心民主被踐踏。拜登不從這裡下手,卻去選擇列舉本來就不容易記住的政績統計數字,在他原來就處於感冒、精神狀況不好,又常有老化現象的情況下,可說是大不智。
其實在辯論之後兩天,他接受ABC獨家專訪的時候,還有機會扳回。如果他在這個專訪中,把上述的言語表達出來,展現戰力,就有可能重燃希望。但是他沒有,一樣是背誦政績,包含創造的就業人數、促成NATO的團結…等等。在這個專訪之後,要求他退選的呼聲沒有改變,甚而更大。
他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如果有扳回一城的表現,或許還有機會。如果他退,而民主黨用某種不會造成分裂卻反而可以造勢的方法,選出新候選人,或許也還有機會一搏。
是拜登還是川普當選下一任總統,對美國和全球都關係重大。川普當選,美國的國際形象恐怕將再度下跌,另外他聲稱將大幅提高關稅來替代所得稅的經濟政策,很可能會造成通貨膨脹、經濟衰退、
貧富差距擴大。最近美國有16位得過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聯名發表公開信,表達對川普政策重燃通貨膨脹的憂慮。美國國內的分裂本來就很嚴重,川普當選,也會讓分裂的問題更嚴重;這也會影響到各類政策推動的搖擺,包含全民健保;我們且拭目以待。
(本文刊於2024年7月11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