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日昨舉行記者會,發表其「台灣經濟新藍圖系列」的租稅政策主張。一般而言,租稅議題由於專業度高且利害關係複雜,候選人在提出政見主張時皆甚為謹慎,深怕對選舉造成負面傷害。馬蕭陣營在整合了專家學者的意見後,提出「公平納稅、輕稅簡政」理念下的五大革新與十項政策稅改主張。惟揆諸其內容,大都仍是屬於「四平八穩」之陳述,缺乏新意。所幸其中有一項「勞動所得退稅補貼制度」的主張,乃係採納我們日前所發表推動「勞動所得稅額抵減制度」(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EITC)的建議,總算讓稅改加入更多的創意與更高的格局,增添了些許振奮人心的動能。
馬蕭租稅政見的五大革新包括(一)照顧薪資所得家庭、(二)調整產業租稅獎勵、(三)調降營利事業稅負、(四)建立綠色稅制、以及(五)推動稅制改革等。在照顧薪資所得家庭方面,主要作為包括勞動家庭退稅補貼方案、提高薪資與教育特別扣除額;在調整產業租稅獎勵方面,主要是取消產業別減免稅優惠,加強功能別獎勵;在調降營利事業稅負方面,主要是將營所稅稅率降至百分之二十,並取消保留盈餘加徵;在建立綠色稅制方面,主要是課徵能源稅,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在推動稅制改革方面,主要則包括成立賦稅改革委員會全面改革稅制、保障納稅者權益、錢權由中央下放地方、以及提高遺產稅之免稅額及扣除額。這些洋洋灑灑的政策,看起來聲勢頗為嚇人,但仔細檢視,除了勞動家庭退稅補貼方案之外,其餘各項,不是政府現在正在做或打算要做的,就是以前已經做過的。因此,國民黨在這些方面並未能與民進黨有太大的區隔。
近十年來,我國財政狀況惡化益愈嚴重,稅制不公亦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課題。有鑑於此,扁政府在民國九十一年便成立了「財政改革委員會」,針對政府財政收支兩面,研擬許多短、中、長期的改革方案,迄今尚未執行完畢。馬蕭提倡再次成立「賦稅改革委員會」推動全面性的稅制改革,就問題的發現與分析言,實已無法超越原財改會所討論的框架與範圍。若有機會執政,馬蕭未來還不如針對個別重點改革項目,成立專責的推動或執行小組,以提高稅改的實際績效,避免總是浪費時間與資源在方案研擬階段。
至於扁政府現在正在進行的改革,包括提高薪扣、殘扣及教扣金額等的「所得稅法」修正案、課徵能源稅的「能源稅條例」立法、重新擬定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公式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以及調降遺贈稅率並提高免稅額之「遺產及贈與稅法」修正案等。這些都與馬蕭所提出的政見「若合符節」,不同的只是調整金額的高低差別而已,例如扁政府將薪扣與殘扣提高到九萬元,馬蕭則加碼至十萬元;遺贈稅的免稅額,扁政府擬議提高至一千萬元,馬蕭則是將免稅額加扣除額一口氣提高到二千六百萬元,但謝蘇陣營更隨之開出三千萬的價碼,還外加稅率降至百分之十。馬蕭這部分的政策主張顯然只是「隨扁起舞」,終而乃落入喊價式的格局,無法讓民眾分出真正的高下而有所取捨。此外,有關保障納稅者權益與取消促產條例租稅獎勵等二項主張,扁政府於立法院上個會期即已著手進行相關的立法工作,前者有「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的草擬,後者則有「產業三法」的研議。大致上言,馬蕭這方面的政策亦與扁政府的改革方向沒有太大不同。馬蕭主張取消產業別租稅優惠但保留功能別獎勵,此點與經濟部的立場甚為相近。至於,其主張營所稅稅率降至百分之二十且取消未分配盈餘加徵百分之十,則是與財政部的想法較為相符。但是,馬蕭在產業租稅獎勵上,卻沒有財政部堅持主張全面取消減免稅所展現出的魄力與格局。
如此觀之,馬蕭所提租稅政策唯一能撼動人心引發注意的只剩下EITC一項,亦即其所稱「勞動家庭退稅補貼468方案」。若能實施此制度,以四口之家為例,全年工作(薪資)所得三十六萬元,不但無須繳交所得稅,還能獲得政府一年四萬六千八百元的補貼。美國採行EITC多年,成效卓著,其間雖難免有些缺失,但終究瑕不掩瑜。我國若能汲取其經驗,設計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可行做法,則將為我國的社會福利制度創下一嶄新的里程碑。
不論是租稅或社會福利政策,在既有的傳統框架下,總容易流於兩黨總統候選人用以討好選民的喊價籌碼,我們欣見馬蕭接納了我們日前的建議,以EITC為主打的稅改及福利政見,希望經過雙方的理性辯論,為我國社會的公平正義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本文刊載於2008年2月5日工商時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