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知道台灣的觀光產業鏈從業人員有303.7萬嗎?又有多少個家庭生計靠著他們?一個不尊重行政倫理、違背行政院防疫與生活並進的「新台灣模式」防疫指揮官冒然頒布「旅客參加旅行團要打好3劑疫苗」的規定,讓好不容易稍稍活絡的國內旅遊市場立刻被重創,引發國人及相關產業一陣譁然及憤怒,造成國人的旅遊計畫及觀光旅遊業者的作業全盤混亂,結果「大部長」只有一句「道歉」,依舊要執行,而交通部的「小部長」及有如「小弟」的觀光局卻要忙著解決市場大亂及業者的損失。除此之外,一點點的積極作為都沒辦法。
一個看似小小的「命令」,其所引發的不是只有當下的混亂而已,為政者應該考慮到民間疾苦,任何政策都要慎思,此次的臨時規定凸顯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指揮官是如何的霸道,只為前面疫苗政策的瑕疵,而用另外一項未考慮周全的急就章措施來彌補,想逼迫大家來打疫苗。但這麼粗糙的施政,難道不擔心衝擊到年底的選情嗎?
觀光旅遊業涵蓋許多產業,旅遊業的組團前置作業及後續的工作繁多,是很專業而繁瑣的行業,尤其旅行社還是特許經營的行業,所以政府過去有任何關於旅遊相關的政策,主管機關基本上一定會邀請代表業者的公協會一起作先前的協調討論。
回想我當年在當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祕書長13年的期間,當有任何國內外傳出法定傳染病的疫情時,經常代表業者前往疾管局(CDC)參與開會,由主管機關報告分析當前面臨的傳染病狀況,提出如何保護好國人在旅遊中的安全,大家充分討論是否有取消旅遊的必要性;或是防疫力比較差的小孩有沒注射該傳染病的疫苗?包括旅遊行程是否要避開有疫情或是疫情比較重的地區、隨團服務人員要如何注意旅客身體狀況,與面對疫情時的應變處理方式等等,經由討論後取得共識,主管機關再發布管理措施或行政命令,而今卻變成防疫指揮官關起門來自我決定,連交通部都不用甩了?
到底疫情到何種程度才能開放國境,或是降低隔離管控規定,一切似乎都是指揮中心說了算;當一些新規定被質疑時,指揮中心就說某些國家也是這樣在執行。但現在全世界都在走「與病毒共存」的路,並陸續解封回歸正常生活時,我們的政策卻是背道而馳。
指揮中心說要推動「新台灣模式」,防疫與生活並進,那就應該要注重民生經濟,朝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走,但執行面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台灣的防疫在國際上已經算是優良班,指揮中心自己也很自豪,那為何防疫還是固步自封,完全不考慮台灣每年高達9802.4億元的觀光生產總值,仍加以重重限制呢?
指揮中心目前掌控著無限上綱的權力,但能不能請你們轉身看一下現在的經濟及國人的生活狀況?已經2年多了,台灣也該跟世界接軌了,早點讓大家恢復最起碼的生活吧。
最近國內疫情比較嚴峻,但台灣的防疫能力不錯,新冠藥品也越來越普遍,如今國外都已經走向「與病毒共存」,並且把omicron視為流感來因應,政府應思考讓國人盡早走出去,帶動產業經濟復甦,這才是最好的政策,政府總不希望台灣一直閉關當國際孤兒吧?
日前筆者拜會日本交流協會的觀光代表,分享台、日未來觀光發展走向的看法。當前很多鄰近國家已陸續開放觀光,惟日本跟台灣還沒有開放,筆者建議兩國之間可考慮開啟「旅遊泡泡」的模式。目前台日關係良好,且最近的調查顯示,若政府開放國境,有高達8成的人會優先選擇前往日本。而兩國的醫療條件都很優良,在防疫保險及應變上都有共識,未來政府可以先開放對台日觀光,如果效果良好,再往全面解封的路走,讓台灣順利接軌國際,重拾觀光活力。
(本文曾刊登於1110419中時電子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