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2025/4/7 星期一 乙巳(蛇)正月初八(申時)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杭州南路一段
21°C
LATEST:
台灣人想出國玩 卻又怕Omicron來襲

台灣人想出國玩 卻又怕Omicron來襲

國政評論 科經

作者: 游士儀 ( 2021年12月15日 12:07)
關鍵字:邊境管制 疫苗護照 旅遊

19%
熱門指數
分享


(圖片來源:pixabay.com,南投日月潭。)
後疫情時代「封閉」與「開放」的矛盾

後疫情時代,各國加快疫苗接種速度,完整接種疫苗人口覆蓋率迅速增加,但是在病毒不斷變異的威脅下,沒有國家敢完全解除遊與邊界的管徑措施。儘管如此,各國對入境管制規定已經逐步放鬆,有些國家只要完整接種認可的疫苗並提出3天PCR陰性證明且Ct值超過38,只要隔離3-4天就可以,甚至可以不用隔離。

相對於主要國家,台灣的入境管制顯得十分嚴苛,不管是否有疫苗接種證明,所有入境者都需要14天的檢疫旅館隔離,境外人士除了持居留證、外交公務證明、商務履約證明,或特許者外,一律限制入境。

如此嚴苛的管制政策,同時也影響到許多層面,首先是海外國人出境兩年被迫「除籍」的人數暴增,再來就是嚴苛的管制規定,讓台灣在跟其他國家談「旅遊泡泡」或是加入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Vaccinated Travel Lane,簡稱VTL)受阻,讓台灣人到其他國家從事商務或是旅行活動仍是限制多多,其餘的就是商務往來活動大受限制。

但是,也因為台灣如此嚴苛的管制措施,到目前為止變種病毒Omicron仍在邊境就被攔截下來。

「封閉」與「開放」對政府來說可以是防疫跟經濟的選擇,但從ETtoday於2021年12月6日至12月8日的調查結果來看,民眾對於「封閉」跟「開放」的態度卻呈現矛盾的情形。

今年11月比Delta變異處更多的Omicron變種病毒來襲,許多國家的管制措施變嚴苛,日本跟以色列「閃電鎖國」防範變種病毒入侵。這次的問卷的時間點,正落在變種病毒來襲的春節前,正是在海外工作或是求學的國人正要訂機票歸國團員的時刻。

然而管制措施,應該要分成兩個方面,其一是對境外人士的入境管制,其二是對國人的入境管制,按照台灣先前的入境規定,其實台灣早就是處於鎖國狀態了,所以這份問卷應該要問的深層問題應該是面對變種病毒陰影下,國人怎麼看待國人的春節入境方案,結果顯示有高達44.7%的民眾認為台灣在春節期間應該要參照國外,實施更嚴苛的隔離規定,30.8%的民眾認為應該調整回14天隔離措施。

問卷結果顯示民眾對春節來臨的海歸人潮以及可能帶來的Omicron十分恐懼,所以近半數的人對於入境規定的心聲應該就是:「不管國外怎麼做,反正就是要更嚴格」。

但是再問對於出國旅遊的意願,也出現非常有趣的結果。問卷結果顯示有58.3%民眾有出國旅遊意願,相對於去年同期(2020年12月),比例增加了20%。這結果除了顯示大家被悶壞了超想出去玩,也因為疫苗覆蓋率提高,而且國際間也開始推行「疫苗護照」有關。儘管疫情反反覆覆,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新型變種病毒,超過一半的民眾仍然好想出國玩。

有一半的民眾明年好想出國玩,卻也有七成五的民眾認為春節期間防疫規定要比原先的規定更加嚴格。

這樣的結果顯示民眾一方面希望「開放管制」可以出國玩,一面又希望「入境管制嚴格防堵病毒入侵」的矛盾心態。

目前,陳時中部長已經宣佈「7+7」專案目前已經不會改,避免造成混亂,但是在春節結束的下一步,國內的管制規定應該也要參考外國「疫苗護照」的做法,配合3天PCR陰性證明及Ct值檢測,漸進式調整規定。

同步刺激國內旅遊市場反轉疫情時代的K型經濟

這份調查也顯示有高達八成的民眾明年有國內旅遊的意願。

從資料來看,台灣目前的旅遊業仍在疫情的陰霾下喘息,僅管國人有八成的國內旅遊意願,但是仍無法補足國外人士無法來旅遊的缺口,主要是國外人士旅遊有較長的住宿需求,國內人士的住宿需求較短。要反轉因為疫情照成的K型成長(內需慘兮兮、外銷一片紅),政府也要有相關的刺激措施。

(本文刊於2021年12月14日ETtoday新聞雲雲論)

19%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0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科經

台灣邊防檢疫的價值
盧信昌 ( 2023年2月1日 11:52 )

過去三個月以來,關於中國疫情與防控政策的傳聞、批評不斷: 一則,於白紙運動的抗議聲浪一出現,被瞬間燃爆的世代對立與正反意見考量,諸多的規範矛盾與官民理性對話 ...

國政評論 科經

台灣該有的後疫情經濟擘劃與缺失總檢討
盧信昌 ( 2022年7月7日 08:43 )

台灣今年度的新冠疫情,就在三月份於基隆傳統社區先行引爆,更隨著人員動線與流行鏈的逐次擴大,而有在外勞群集的建設工地與電子出口廠的大規模染疫事件。大夥兒就在持續 ...

國政評論 社會

藉疫弄權何時休?
陳宜民 郭昇勳 ( 2021年12月16日 10:35 )

隨著國內疫苗接種率的提高,10月28日第2劑施打率已突破30%,若不考量疫苗存量問題,台灣第2劑涵蓋率若以平均每日施打30萬劑推估,將於11月21日超過60%、29日達70%;而若以 ...

國政評論 社會

風險在關口 疫苗打錯對象
王任賢 ( 2021年4月13日 09:18 )

指揮中心一連串新冠疫苗政策失誤,是造成第一波醫護人員疫苗接種緩慢的原因。政策失誤的源頭在於驕傲的錯估台灣並不急需疫苗,以致輕易地屈從於政黨的利益,放棄了唾手可 ...

國政評論 社會

用旅遊泡泡提高疫苗接種
王任賢 ( 2021年3月18日 08:34 )

全民接種的疫苗要出現怎樣的不良反應,才必須停止接種,或吊銷接種許可呢?簡單地說,要看疫苗接種後是否引起免疫疾病,而且是通案,才能吊銷接種許可,其他不良反應狀況 ...

國政評論 國安

大陸疫情防控之超前部署及其利弊
陳奕璇 ( 2021年3月16日 10:12 )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宣佈要推動「春苗行動」、「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等政策。春苗行動是協助境外的大陸公民接受國產或當地疫苗,增加大陸疫苗在國外設立接種點。國際旅行健康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社會

關於女尼養母被弒殺的人倫悲劇
王順民 ( 2008年6月25日 15:29 )

花東地區傳來慘絕人寰的弒親案,排行老么的養女因為不服出家眾女尼養母的管教,而萌生殺機進而鑄成大錯,然而,激情過後應該是要有它超脫 ...

社會

關於托育服務的多重性難題:從托育制度...
王順民 ( 3月31日 16:26 )

隨著社會結構的快速變遷,臺灣的托育服務面臨著許多挑戰,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50歲以上的保母比例從6年前的70%一舉提高至78%,而新 ...

社會

〈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實施與挑戰:亞洲...
王順民 ( 3月31日 16:26 )

全球各國對於病人自主權的保障,已然成為一項重要的醫療政策議題,臺灣於2016年通過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不僅是亞洲首部完整保障病人自主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社會

讓罕病的病友、家人不再孤單…:一場亟需...
王順民 ( 3月28日 14:46 )

在當今的臺灣社會,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對於疾病的認識更為日益加深,然而,罕見疾病患者(rare disorders)這一議題卻是依然被忽視,特 ...

教文

博物館可以文創化嗎?
漢寶德 ( 2014年2月24日 09:02 )

近年來,政府的文化主管一直在動博物館的腦筋,國立的博物館負擔太重了,為什麼不能要他們設法自負盈虧?即使做不到這一點,至少要他們盡 ...

教文

我國博物館概況及問題
劉新圓 ( 2019年5月27日 16:21 )

摘要 我國博物館法於2015年立法,卻難以發揮作用。本文回顧博物館的起源、發展與定義,檢視台灣的博物館問題。發現正式立案的私立博物 ...

空氣品質指標
AQI: 12
臺北市(萬華): 普通
PM2.5: 15µg/m3(低)
資料來源: 行政院環保署
更新時間: 2025/04/08 00:00:00
名家觀點
  • ( 2月27日 13:51)
    網路上流傳著二○二五是「卡不列克數」(Kaprekar number),亦即,二○二五不僅是四十五的平方,而且四十五正好是二十加上廿五。有人稱之為「怪數」,西元紀元以來並不多見。 也真 ...
  • ( 1月20日 14:43)
    四十年前我考取獎學金負笈前往美國念書,在飛機上我仍在懷疑這是真的嗎?從念小學開始,放學後我就要幫父親顧店,在寒暑假期間擺攤子賺錢,心心念念要減輕父母負擔,至於進大學、到 ...
  • ( 1月9日 11:55)
    蔡政府八年只針對公教進行所謂的改革,對於財務缺口最大且較急迫的勞保,不僅不敢改反而以全民納稅錢每年千億來貼補。這顆「類改革」的續命毒藥如今留給了賴政府,當在野黨試圖為公 ...
  • ( 2024年12月6日 16:58)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上個月12日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出,「接受九二共識即等於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論調;而本月21日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接受電台訪問時又再說道:「接受九 ...
  • ( 2024年12月6日 16:58)
    激烈的美國大選終於結束,大家重新回到本身關注的問題上面,然而由於川普選上,而他的許多行為與政策難以預料,因此現在仍然有非常多的國家和個人必需針對川普未來可能的政策進行分 ...
  • ( 2024年12月6日 16:56)
    日前傳出,剛剛在加拿大結束的CPTPP執委會會議中,台灣想要在這一次會議中能成立針對台灣入會的工作小組,再次沒能成功。本來我們政府部門宣稱加拿大與台灣關係良好,這一次由加拿大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