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提案,未來應由中央主管機關指派全國農會三分之一的理監事,讓農委會能全面掌控的農會系統。政府以政治力公然干預農業組織,將破壞長久以來農民自主管理制度。
一步一步將手伸進來
民進黨2016年全面執政後,藉由人事決定權,全面控制政府捐助的法人或是公協會,惟農業系統的農田水利會、農會與漁會等三大組織,即使動用各種管道施壓仍屢攻不下,實際能控制的農業系統屈指可數,因而改弦易轍,用法律手段突破。
去年先修正《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將農田水利會長由民選改為官派,為拉攏現任的會長及會務委員,竟然延長15個農田水利會的會長及會務委員的任期,筆者當時就預測執政黨準備全面收編農業組織。
果然今年又提《農田水利法》,準備把農田水利會資產收歸國有,水利會資產與負債由國家概括承受,此舉違反《憲法》第 15 條保障財產權鑿鑿有據,連民進黨籍的桃園農田水利會長黃金春、蘇煥智前縣長與行政院政務顧問陳昭南等綠營人士都公開反對,仍打算強行立法。
民進黨立委蘇治芬與蔡易餘於日前又提案《農會法》第十九條新增第三項:「全國農會之理事會、監事會,除由會員(代表)依第一項第四款、第五款選任外,並應有中央主管機關指派之理事、監事,且其指派之理事、監事不得超過全體理事、監事名額之三分之一。」且已完成立法院一讀。未來若持續修法,擴大至全國三級農會或漁會的三分之一理事與監事都由官派,也毋須驚訝。
人事官派問題叢生
全國農會理監事原由會員直選,若修正為農會三分之一理監事改為官派,恐將產生以下問題:
第一, 農會將變成政府直接或間接主導:縱然農委會主導的人事未過半,已具備關鍵的影響力,足以在競爭激烈的農會選舉中,主導包含全國農會理事長、副理事長、常務監事與總幹事等重要職位。即使未能搶下上述職位,也能在理監事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阻撓非執政黨農會長官所提的議案,未來農會將變成政府直接或間接主導的力量,破壞農會由農民自主運作體制。
第二, 官派理監事有權無責:農會三分之一理監事倘改為官派,農委會將能直接或間接決定人事與重要議案,然而名義上仍由農會理、監事應分別互選一人為理事長與常務監事,並非由農委會直接任命,所以形成官派理監事在全國農會具有高度影響力,甚至決定權,卻無須負責的奇特現象。
第三, 農會重要人事均有嚴格限制:民進黨批評過去因農會理事長與常務監事選舉或總幹事之聘任曾發生弊案,故有必要改革。然現行《農會法》在多次修正後,已對理事長與常務監事選舉資格訂下許多消極與積極的限制;理事會更只能就中央或直轄市主管機關遴選之合格人員中聘任總幹事,尚須經全體理事二分之一以上之決議行之。
將再引發農民抗爭
執政黨為控制農業系統,一再破壞現有的體制,以全面操控全國農會與農田水利會重要人事,縱有違憲之虞,仍準備以國會多數席次優勢強行通過。這些對
台灣農業發展毫無裨益的政治性舉措,已經引發農民與相關團體的不滿,或將再次引爆新一波的農民運動。
(本文刊於2020年6月1日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