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兩岸互動與交流-歷史時光迴廊特展」開幕典禮。)
兩岸關係不睦,有人說是相隔數十年,生活經驗不同,所以疏離。此話不通,因為1987年
兩岸開放往來之前,大多數
台灣人自認是中國人,都支持統一。後來兩岸往來越來越密切,但台民自認是中國人的比率,以及贊成統一的比率卻節節下降。可見認同與往來無關。很多統派沒去過大陸前就是統派,看過大陸的落後、不文明之處,還是統派。很多獨派越進出大陸,越賺大陸的錢,獨性越堅強。
兩岸關係不睦,有人說大陸貧窮、落後、不民主,台灣人無法接受。此話不通,因為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各方面的進步,有目共睹。(唯獨台灣無感。)大陸目前即便再不民主(以西方之尺衡量),但總比以前好、總是在進步。何以反中、台獨意識卻越來越強?
台灣產值占大陸產值的比率,從1990年的43.84%,持續降到2016年的4.5%。在台灣實力相對最強的年代,李登輝尚且虛與委蛇地與對岸達成
九二共識;在台灣實力相對跌到最低的年代,
蔡英文為何明目張膽地悍拒九二共識?因為獨派已建立起反中、台獨的道德正當性。那根無所不在、銳利無比的「針」終於大功告成。
反中、台獨的正當性拆解經濟理性和客觀思維,更建立起一種不道德的道德:只要能敷衍北京,對台讓利不拿白不拿,拿了也不支持統一。對於兩岸一國者而言,這是不道德;對於一邊一國者,這是機巧。
蔡政府在選後的檢討,無一言觸及兩岸政策、國家認同。他們只承認民生議題處理不善,對於統獨立場則趾高氣揚、自信滿滿。
賴清德說,人民最期待政府改善經濟,才能安心追求其他目標和價值(按:指台獨),但政府過去的施政,並未滿足人民最急迫的需要,所以失去民心,但這「並不代表台灣人民願意用犧牲主權和自由、民主、人權的生活方式,來換取經濟利益」。所謂「犧牲主權和自由、民主、人權的生活方式」,是指被「不自由、不民主、沒人權」的中國統一。綠營雖承認犯了小錯(民生政策失當),但對於反中、促獨的大原則毫不退讓,甚至倒打北京一耙,完全沒因敗選而有懺悔之意。
韓國瑜以接受九二共識換取大陸對台經濟挹注的做法,引起讚賞。綠營縣市也搭順風車,紛找韓合作,但他們仍強調「交流不該預設立場(指九二共識)。」澎湖縣長當選人賴峰偉是選後首位「登陸」的地方首長。陸委會及海基會都託他帶話,希望兩岸盡快恢復對話。即便如此,陸委會仍呼籲陸方不應設置任何政治前提(指九二共識),干擾城市間交流。綠營高傲的態度和選前無異,而且還棉裡藏針地指控:如果交流被「干擾」,責任在於陸方「預設政治前提」。
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似有取代九二共識成為新通關密語的可能。政治詞彙可以千變萬化,但問題的本質還是一個:獨或統,何者符合台灣的大義與大利?
政客永遠有其盤算,就看百姓腦筋是否清明。
(本文刊載於2018年12月23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