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來,在北非與阿拉伯半島上所發生的串聯抗爭,赤子之心公忠義膽,不僅讓獨裁者黯然交棒,對於建立制度性的政權輪替,以及能在已開發國家帶動直效民主的發展,提供各種的可能發想。
社群媒體──微博的貢獻與能見度其實很高,無論在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時,拉近了選民與候選人的互動,降低競選成本,有效回應民眾需求;在茉莉花革命時,讓民眾意志能有效整合,乃至在最近形塑出歐美新世代的社會正義觀。
然而,網路社群在享有免用肥皂箱的言論自由之際,其社群公民意識與同儕倫理的建立也亟待公開地討論。畢竟,健全的言論市場必須有交叉辯論,與言責自負和維護公義的心思,才能避免惡意操弄與不必要的傷害。
與實體傳媒和其他的功能性網路相較,晚近的社群媒體有以下的差異:首先,無論早先的BBS、QQ,以及個人網頁,或是後來的BLOG,其傳遞管道與言論發酵的時效上,仍保有可供辨識、身分查證,和公開辯論的可能,比較分眾、更能專精深入,在型態上仍屬於對話和交互溝通的性質。
反觀,現在流行的臉書和微博等,可在網路上做瞬間串連,動員能力快且廣;又因為無法限制瀏覽人的身分,因此難以真正的做到分版、分眾,無從想像是在對誰做訴求,或是其發言風格對那一類族群最具啟發力。
其次,在瞬間就可以為個人廣宣,迅速享受爆紅快感,因此其發布言論之後續與價值啟發,均完全取決於資訊接受端的認知推論,經驗差異和生活習性,與該社群成員之組成特色,甚或是偶發社會事件之有無。第一手的發布者未必能充分預知其反應,以及事實和用字遣詞若被增刪的後果。
最後,此一群聚現象的最大衝擊,就是網路言論與意見領袖的不可捉摸性。在各方的混合群聚下,勢必讓各種支配目的都有機會來運作,群體領袖與成員之間的契約關係不易維持,更難以發揮程序正義做節制把關。
相較於實體社會中的言論傳遞,像辦公室內的八卦流言,在一開頭或許沒有人知道其來源真偽,也會在二手傳播者的有意、無意間,而讓資訊殺傷力愈滾愈大。但在地緣接近的群體中,還是有機會在事後查證、澄清。
然而,藏身在網路背後的原始動機,並不全然是訊息接受端所明確理解;甚或有足夠的能力與資源能做事後的查證比對。由社群媒介所轉手的流言要比辦公室驚人,既難確知資訊收受端之所在,虛擬空間下更難做事後查證,其不可預料性也高,終將會承受到動盪和傷害。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若能善用社群媒體互動的低成本,就可以讓自發之公民參與,成為社會持續進步的動力。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社群媒體做管理的呼聲已經出現,不管是以同儕倫理的軟建制,或是以法規做約束,重點應是減少無知、恐慌與避免盲動、躁進做為管理目標。
未來,在尊重言論自由的前提下,應就多元資訊的價值、獨立思考的培養,與觀點批判的鼓勵上著墨;更要致力於掃除網路文盲,指導學生反思與查證的基本功;並能責成網站提供快速查證,流言澄清的廣播,與提供相關網頁之查詢聯結。
(本文刊載於2011年10月31日旺報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