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新冠疫情在2022年底結束之後,各界無不期待透過中國大陸的內需做領軍,能有類似金融大海嘯之際的聯合財政擴張,再一次瓦解信心低迷與投資不足的共同困境。孰料事與願違,僵持的俄烏戰爭、難解的中東動盪和
拜登政府堅持推動,中、美準脫鉤、「小院高牆」的戰略包圍之下,原本樂觀的2024年全球經濟復甦,只怕註定胎死腹中。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於本周二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做講演,發言指出通膨狀態還是高出目標區,太多,但不會再做升息;於隔天例行發布的通膨數據,
美國勞工局也一反常態,提早半小時將新聞稿上網、見報。
就在美國聯準會各分行副總裁,陸續踩穩絕不輕易降息的共同立場;早先,英格蘭銀行與歐洲央行即曾以隱諱字眼放鴿,公開表態其降息決策不必然跟隨美國的聯準會。
是的,業已脫離基本面多時的全球金融市場:沒變壞、就是好消息,自然也照漲不誤;更順勢燃起重做跨境資產部位調節的交易風潮。歐洲央行副總裁金多斯,更打鐵趁熱的明確說出:全球金融穩定的威脅,已然減弱。
毫無疑問的,在主要央行負責人的談話和明確其態度,遑論美國聯準會的縮表速度也大幅放緩之後,也大致符合投資人期待,股市的交投信心可熱著呢。
若由各主要國家於本周所接連傳出的總體消息看,究其實數據統計不盡理想;不論歐盟或日本,其民間消費力道和拉貨補庫存的動能,都有明顯降低。至於一路被寄予期待的美國經濟,新近發布4月份零售,顯示停滯不前;而早前兩個月的增幅,則是向下做成修正。
反觀,
台灣對大陸出口和對美出口的消長,看似調整明顯,從原先的對陸出口占比的四成高,下降到2024年第一季的三成;對美國出口,則創22.3%的新高;小英政府的經濟總戰略和期末效益,也都順利推進中。
只是走在鋼索上的全球金融,其交投表現,和海外台商被迫在生產供應鏈上的地域轉移,其長遠可能與積極意義,現階段都不宜被過度做解讀!美國總統選戰揭曉之前,中、美兩國的高手對決可別太入戲才好。總而言之,留條餘路日後好相見,這等心思和謹小慎微,依然有必要。
(本文刊於2024年05月17日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