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於近日檢視「關鍵兩年,
台灣快轉」的成果:台灣經濟轉骨工程好似龍困淺灘,鄰近的星韓有如飛龍在天。人才為國家智慧資本,星韓早已積極開發「腦礦」。他山之石,值得借鏡。
新加坡啟動「廿一世紀人力發展計畫」,以人才作為知識經濟時代之下創造價值的引擎,不僅是要讓全國國民成為知識型工作者,更要打造新加坡躋身世界人才之都。
同時建置「聯繫新加坡」平台,以優渥薪資、低額稅賦、彈性簽證、開放移民、友善環境等優勢條件,延攬國際專業人才與投資者,並吸引海外新加坡人回流,產生人才磁吸效應。
南韓不遑多讓,推出「廿一世紀南韓腦力工程」(BK21),培養新世紀改變社會的創意人才。BK21著重研究生與博士後學者的養成教育,希望以優質的研發人力帶動科學進步與產業發展,同時強調區域產學合作,促進地方產業創新。二○○八年又推出「世界一流大學計畫」,二○一三年時,與BK21整合為BK21 PLUS。
在國際人才延攬方面,南韓自一九九四年起,實施「腦力庫計畫」,廣邀國外優秀的學者與專家前來全職駐點。
另為協助企業招聘國際人才,二○○九年設立專法,啟動「聯繫韓國」平台,在駐外商務辦事處協助下,建立全球人才資料庫,主動媒合人才供需。
台灣不缺人才種子,缺乏的是涵養人才的肥沃土壤;台灣不缺人才策略,缺乏的是人才政策的總體戰略。整合力與執行力更是決定「腦礦」開發的成敗關鍵。
(本文部分內容曾刊登於2014/07/27聯合報民意論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