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荒時代,醫巫同源,醫療參雜裝神弄鬼的成分。近代西方醫學的專業術語多來自古希臘與拉丁文,中國醫學的專業術語亦多詰屈聱牙,皆非庶民可以望文生義。衛生政策不遑多讓,最近沸沸揚揚的DRG(diagnosis-related groups,
台灣官方名稱為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即是一例,相信不論中外,鮮少民眾能夠直接理解而與議。DRG新制不僅影響醫院財務風險,也攸關全民就醫生態,值得充分討論。
事實上,DRG在台灣並非新創,而係行之多年「論病例計酬」支付方式的進階版。全民健保開辦初期,即有針對數十種常見手術的門住診案件實施定額支付,運作上較為簡單,主要依據為單一手術的種類。DRG則相當複雜,主要依據為出院診斷,再參照病人年齡、性別、手術、住院時既有的合併症與住院後發生的併發症,將所有出院病人分成九六七個群組,每個群組定額支付,金額多寡與住院天數長短無關。九十九年一月實施的第一階段DRG新制,只牽涉一五五個群組,相當於原有論病例計酬的項目,醫界反彈聲浪不大。原定今年七月一日擴大全面實施DRG,大限將至,終於引爆壓力鍋。
醫界抗議的癥結應是:「不確定性」成為新的醫療壓力。如同最近的國中會考爭議,以往聯考何嘗沒有不確定性,於今為烈而已。DRG亦復如是,以往論病例計酬的案件,皆是執行量大的常見手術,若有紕漏,技不如人,不敢聲張,如今擴大至內科,病況千奇百怪,壓力怎會不大呢?雖然衛生福利部認為每個DRG群組係依過往平均金額支付,整體支付金額相同,並未苛待醫界,不過個別醫院與醫師的際遇將會大不相同。
醫界內部自我調侃,DRG全面實施後,以往標榜的業績變成業障。這個玩笑可分為兩個層次解釋。在整體方面,由於DRG群組支付金額計算係來自歷史值,而不考慮實際成本的合理性,當醫界努力減少成本時,將來更無調漲支付金額的空間。這個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健保開辦以來,醫院一般門診診察費幾乎與全民薪資同步凍結。在個體方面,醫師薪資不可能與醫療業務盈虧脫鉤,以往專門挑戰疑難雜症的英雄,做多賠多,很可能一夕之間變成狗熊,縱使健保允許極端病例可例外處理,書面作業往來,恐也成新的「不確定性」。
持平而言,醫界「不確定性」的根本來源有二:權力的不對等、資訊的不對等。醫事機構係以定型化的契約加入健保,實務上個別醫院與醫師對於契約內容難能置喙,單一措施的實施與否竟然還待部長一人決定。衛福部與健保署擁有來自各家醫事機構的全國所有醫療申報資料,據以估算與規畫DRG,相對地,個別醫院與醫師並無他人的細部資料可資比較,只能根據官方公布的數值自行因應。
台灣醫界常自怨自艾,認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事實上,醫療業務高度專業,衛福部與健保署豈有人力與能力進行監督,大多仰賴外聘的醫學專家為之。醫界應盡速從「他律」走向「自律」。以DRG為例,台灣健保一年不過三百萬次住院,縱使加上處方與治療明細,資料量並不龐大,以現今電腦效能,相關運算只在彈指之間。醫界不滿意DRG的規畫,不妨自行提出 更好的版本,讓政策辯論取 代政治角力,則全民甚幸。
(本文曾刊登於2014/07/02聯合報民意論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