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臺灣導演齊柏林在所執導的《看見台灣》露天首映會。)
一年一度的金馬獎頒獎典禮,又在風光中落幕了。頒獎典禮雖然好看,但仍需緊湊。節目超過兩小時,太過冗長。此外,以今年的節目內容來看,兩位主持人認真賣力,有目共睹,然而,在此場合,主持人只是串場靈魂人物,不宜過度表現自我才華,也不適合多話。開場時小秀一段足矣。畢竟,綠葉不宜遮掩紅花。
其次,頒獎人的角色,也還是綠葉,榮膺頒獎者,已有光環,廢話少說為宜。有關頒獎者得過幾次大獎或還會不會得獎的言語,聽起來小鼻小眼而酸腐,只會削弱明星光環,尤應避免。
真正主角,當然是獲獎者,對其限時發言,自屬失禮;但領獎後若長篇大論,亦屬不宜,好像一輩子沒得過獎一樣,有失巨星大器。
此外,在入圍及得獎名單中,有好幾部片子都沒有在
台灣正式上映過,這實在是在制度面最為怪異之事。文化部長坐在第一排,似也不以為意。金馬獎雖已海納百川,接受全球華語電影參賽,但這畢竟是台灣主辦的電影獎,頒獎典禮實況轉播的主要觀眾,也是台灣民眾,結果在頒獎典禮上出現一大堆台灣人看也沒看過、聽也沒聽過的電影片名,豈非怪事?就以去年得獎大片《一個勺子》為例,直到最近才要在台灣上映,文化部難道不應出面解決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嗎?
最後,我建議,金馬獎執委會應該多做一點提升民眾電影素養的社教工作。
就以今年榮獲數大獎的《聶隱娘》一片來說吧!該片在國際影展上大獲殊榮,也獲得金馬獎評審的一致肯定,但許多人反應難窺其藝術堂奧也是事實。電影的藝術價值再高,終究是要拍給觀眾看的,相信侯孝賢也不至於大師身段到根本不在乎觀眾反應的地步。那麼,對於如此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執委會何不辦幾場演講或座談會,讓大家更懂得該如何欣賞本片,以提升國民的電影素養?
就不說藝術電影吧!其實,大多數人連金馬獎各獎項的定義,也不見得有多了解。例如,導演到底在做什麼工作?各技術獎項的入圍者又在電影製程中需要完成哪些任務?這些對電影人而言的基本常識,觀眾可能看了一輩子電影也不了解。於是,在頒發技術獎項時,一般人其實是有疏離感的。因為,根本不知道得獎者在做什麼,更不了解得獎者在入圍名單中勝出的門道為何?
所以,電影如果要成為重要的文化工業,除了要有持續投入的電影工作者外,提升觀眾的電影素養,以厚植國民對電影的興趣,實在是當務之急的重點工作,也是金馬獎執委會的一種社教責任。
(本文已刊登於2015.11.27中國時報第14版時論廣場《媒體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