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日前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率為3.08%,前兩個月合計為2.43%;同時,主計總處預估3月CPI年增率會略低於2.43%。依物價上漲趨勢來看,今年全年通膨很可能會超過主計總處原先預估的1.85%,甚至有可能會突破2%的警戒線。由於過去三年我國CPI已經連續接近或超過2%,今年如果再度超過2%,是多年來少見的嚴重通膨現象,而且將會顯著地削弱民眾實質購買力,直接影響人民福祉,政府應該正視並處理這個問題。
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國際油價和原物料價格持續下跌,使得國際通膨減輕;同時,原物料進口成本跟著降低,也讓我國的通膨放緩,今年1月出現低於2%的水準,沒想到2月突然上升超過3%,這可以說是重大警訊。
主計總處表示,2月物價上漲主要是春節因素,造成旅遊、旅館、計程車資上升所造成。另外一方面,食物類和外食費的價格漲幅也超過4%。春節固然是造成物價上漲的主因之一,但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在疫情結束之後,國人的報復性消費情況很普遍,因而大量增加消費,也是拉動國內物價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全年國內民間消費成長率達到7.94%,這是多年來少見的現象;而現在看起來,今年民間消費仍然會有較高的成長率,因此仍然會拉動物價。除了旅館和旅遊費用大漲以外,食物類、外食費和每月消費一次的商品價格上漲幅度都超過4%,這些都是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最好例證。
這裡要指出的是,物價指數是把平常消費的商品價格加總而得,其中包括一些久久才購買一次的商品,例如電視機和冰箱等,這些商品的價格較穩定,但是很久才買一次,因此通常人們對於商品價格的變化比較沒有感覺。另一方面,食物、外食費和衛生紙等是大家天天都會去購買的商品,而現在這些商品價格的漲幅卻高於平均物價漲幅,因此人們對於通膨的感覺自然會有切膚之痛。
另外,政府最近推出幾個與民生有關政策,恰恰又與物價上漲有關,我們希望政府在推動新政策時,要把通膨因素考慮進去。首先,為了要減輕台電的虧損,經濟部最近宣布將再度調升電價,尤其是330度以下的小額用電戶,預估每戶電價將會調漲約5%左右,工業等用電也會同時調漲。其實國內電價已經調高二次,過去兩年平均漲幅達到19.4%,但是在這麼高的調幅下台電仍然發生嚴重的虧損,這顯然與政府快速推動綠能政策有關。由於電價是所有企業都必須負擔的重要成本,電價上漲當然會進一步推升物價。
最後,前兩天衛福部突然宣布,各醫療院所的門診掛號費取消上限的限制,由市場機制去決定掛號費。依現行的健保收入與給付制度來看,不論是收入和支出都是由政府完全控制的,比方說,收入方面的健保費率和掛號費,支出方面的看診和藥品費用,也都是由健保局決定的。現在突然之間要開放掛號費用由各醫療診所自由決定,然後衛福部說會確實監控以避免出現聯合漲價的行為。問題是,現行的掛號費用是相對較低的,再加上民眾看病的需求,對於醫療支出的價格彈性是偏低的,因此大多數的醫療院所一定會逐漸調高掛號費,根本不需要聯合行動。也就是說,未來看病的成本一定會顯著增加,加重民眾負擔,當然也會成為推升通膨的因素。
總而言之,
總統大選過後,
民進黨政府就急忙開始調整各種物價,這就是所謂的「政治景氣循環」(political business cycle)。最可憐的還是弱勢的老百姓,面對高漲的物價卻沒有任何反制能力;新政府應該體恤人民。
(本文刊於2024年3月11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