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第十輪談判舉行之前,
川普震撼出手,將來自中國產製的進口品關稅加徵到25%。眼見中方的立即反制,更在國際經濟已然緊密依存之下,投資人一改年初的恐懼,當時的下修幅度超過1成5;但是自上周五以迄,全球股匯市大抵改為冷對和觀望,僅以微幅下跌做收。
川普的敲山鎮虎,既反映其領導統御的慣用伎倆,天威難測,各方須得時時揣度君心;再則,為確保「
美國第一」能成為2020的選戰主軸,此際逼迫大陸代表團就範,才能凸顯其掌握軍力和市場所可以有的恩威並濟。
搶盡媒體焦點的川普在推特上持續叫陣,一方面,宣稱中國如果現在就與美國達成協議,會比較明智;川普並預言自己鐵定當選連任;而屆時他能開給陸方的條件,也只會更差。另一方面,為了拉攏歐盟國家與爭取美、日協議達陣可能,川普主動將德製汽車進口25%的關稅延後實施。
小英政府隨後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其後續發言大抵有以下的趨勢觀察與政策綱領的提出。首先,美中關稅的加徵,尚未擴及
台灣對大陸的主力出口,因此產業影響有限;但如果美國當真擴大國安關稅的範圍,對台灣的影響層面必然加劇。其次,總統表示「美中貿易衝突是長期性的結構問題,將根本改變全球秩序和貿易供應鏈」。最後,總統樂觀認為,台灣好不容易擺脫了「經濟被鎖在中國」的過往,台灣經濟體質頗強健,所以不需再透過自經區來走回頭路。
準此觀察,蔡總統呼籲過往的三角貿易模式勢將調整;未來改以高質的「台灣製造」,可以讓台灣產製品出口美國,成為新主流。總統並提出「行動綱領」,包括要改變美中台的三方型態,鼓勵台商返台投資或是做生產轉向;總統並向經濟部下達:對海外台資招商台幣5000億元的新標高;以及承諾要盡速通過《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
「鮭魚返鄉、台灣優先」,業已成為朝野政黨的最大共識。然則,橫亙眼前的焦點爭執,像是推動自經貿特區就是「洗產地」,還會引來美國的擔憂不快。然而,這樣的批判指控,如果不是出自選戰考量,那就是政府對於產業困難的刻意漠視,更是在攻詰應對上的過度矜誇。
事實上,台商到東南亞再擴大做投資的難度並不低;從2005年開始,在珠江三角洲區內所推動的「騰籠換鳥」策略,台商即努力選擇要回台灣做轉型升級,或是遷廠到越南、河南與天津新區等處落腳。能否持續有高質價優的勞動力、場址供應與最實際的政策優惠,則是首要考量。
然則,轉遷到越南,還有韓、日工業區的開發與廠商競爭。晚近台商大企業的切入,更處處受到掣肘;甚至發生被圍場數天的暴動打砸。而馬來西亞的環境優渥,卻有長期缺工與最近頻繁的政治不確定性。至於印尼、印度,雖然擁有豐沛天然資源與內需市場,但卻不盡符合台商電子業所需的經營環境。
尤有甚者,於2007年前後,德國廠商愛迪達預告要逐步遷離中國大陸;並以交貨期限的大幅壓縮,強迫供應廠商集體遷移。只是10年過去,不僅無法在東南亞地區取得穩定生產;更平白棄守大陸的內需市場。繼任的CEO卡斯帕‧略爾斯鐵德一改前任的政策方針,返回長江三角洲大舉投資了兩條生產線。
小英總統對於產業體質與台灣的信心,毫無問題;然而,國安團隊對於周遭國家的競爭優勢與環境劣勢,則明顯有了低估錯判。但盼朝野政黨能共謀台灣大未來,為產業定位與台商辛酸,一起來分勞分憂。
(本文刊載於2019年5月19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