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2025/4/26 星期六 乙巳(蛇)正月廿七(戌時)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杭州南路一段
21°C
LATEST:
分清管理與霸凌界限 打造健康職場

分清管理與霸凌界限 打造健康職場

國政評論 永續

作者: 洪子仁 ( 1月9日 08:26)
關鍵字:霸凌 尊嚴 管理

100%
熱門指數
分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金管會位於板橋車站大樓第18樓。)

近日沸沸揚揚的公務系統霸凌事件,引發社會各界譁然,讓政府重新檢視公務體系與制度運作上是否出現哪些問題,須立即修正,筆者試著從管理的觀點來檢視這個議題,首先在職埸中「管理」與「霸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絕對不能混為一談。

作為組織中的主管基於職責範圍、政策推動或公司業務推動需求,對下屬進行合理目標設定、工作分配和進度督促,是組織中主管所被賦予的角色和組織運作上必要環節,屬於正當管理。然而,若上級以職權之便進行言語羞辱、情緒施壓,甚至針對性懲處下屬,這就超出了管理的界限,成為絕對不可容忍的職場霸凌。

管理的本質:對事不對人

管理的核心是「對事不對人」,其目的是確保組織的正常運作與目標的達成。當上級要求下屬在時限內完成政策目標、規劃或任務,這種適度的管理不僅合理,也是確保組織能高效率運作的基石。然而當管理手段失衡,演變成情緒化指責或人格羞辱時,就會從正當管理權責滑向了霸凌。而真正的管理應該是在專業範疇內執行,強調解決問題,而非針對個人發洩情緒或權力展示,組織中的每一位主管都應深思如何在管理中兼顧效率與對人的尊重,這是成為一位主管必須具備的核心職能。

反霸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在組織中霸凌多見於主管濫用權力,對管理沒有清楚認知而對下屬進行不當對待。對於這種現象社會各界反霸凌呼聲高漲值得讚賞,因為這有助於提升職場的公平性及推動職場平權的概念,然而在處理疑似霸凌事件時,公眾與媒體應適度保持理性與謹慎在事實未明之前公開當事人的姓名與職務,可能對其名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是必須特別注意避免的事。

一般人若遭受不實指控,可以依據法律提起妨害名譽的刑事與民事訴訟,然而若在缺乏積極證據的情況下,貿然公開當事人個資不僅可能傷害當事人,也會損害整個社會的公正性與信任感,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實指控本身就是另一種形式霸凌,不可不慎。

因此目前進行中的霸凌事件調查也提醒大家不論是媒體或是公眾在面對疑似霸凌事件時,應秉持謹慎態度勿枉勿縱,捕風捉影的批評和指控,有可能使無辜者背負不白之冤,甚至帶來深遠的心理與職場影響,當然若是事證明確且有公正的調查報告佐證把組織中的霸凌者找出來,才能夠還給組織有一個健康的職場環境。

總之,管理與霸凌的界線有時候只在一線之隔,這中間的判斷標準在於是否能以理性處事在行使管理職權時必須要高度自律並尊重職場中的每個人。

台灣作為一個高度文明自制的成熟社會,我們應共同支持反霸凌,同時也需避免在真相未明時草率下結論。唯有建立理性、公正的職場文化,才能保障組織的良性運作,並維護每一位工作者的基本尊嚴與權益,這是我們從這一次的事件中應該要學到的經驗和教訓。

(本文曾刊登於113.12.08自由論壇)

100%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0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
作者其他文章: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社會

關於國小六年級學童自陳霸凌他人與被別人霸凌經驗的延伸性思考
王順民 ( 2024年10月11日 15:05 )

一則關於國小六年級學童自陳霸凌他人及其被別人霸凌經驗的調查結果,背後有其進一步探究之必要。 根據民團所公布3,793筆國小六年級學童的霸凌調查顯示,有36.4%學童曾 ...

國政評論 社會

無所不在的霸凌
薛承泰 ( 2021年12月8日 09:34 )

人類文明最珍貴的價值之一,在於從「弱肉強食」進化到「濟弱扶傾」。可是人類一路走來,弱肉強食仍多過於濟弱扶傾。最可悲的是,過去的弱肉強食是為了生存,今天卻多為了 ...

國政評論 社會

正視學齡前照顧場域的另類職場霸凌現象
王順民 ( 2021年4月1日 15:59 )

報載爆出某幼兒園的老師上傳小朋友的照片,還標註該名園生係屬於「智障日常」,並稱學生家長「完全不知道自己生出了一個社會敗類」、「全家都沒救」等,至於,在引發網友 ...

國政評論 憲政

一個霸凌案件的結束 不是上上媒體就沒了
劉宜君 ( 2019年5月8日 11:06 )

雖然距離2020年第15任總統的選舉,仍有近九個月的時間,但選總統的新聞,仍占據每日主要的新聞版面。事實上,每天發生值得政府與大眾關心的事情,「沒有比選總統少」。 ...

國政評論 社會

防制校園霸凌破功 誰該負責?
林建成 ( 2019年5月3日 13:50 )

每當有重大的社會事件發生時,媒體與大眾就急於尋找簡單的答案,但所謂的「答案」,卻往往只是貼標籤、打稻草人,甚至是獵巫。而在集體焦慮情緒找到宣洩出口,事件逐漸平 ...

國政分析 社會

文化智商:全球化時代的隱形競爭力
林昭禎 ( 2017年12月27日 08:43 )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無須走遍全球,世界也會自己來報到。隨著全球化的腳步,不只是跨國公司會面臨多國籍員工共事之情形,即使是一般企業可能因專案合作,抑或延攬人才、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教文

防微杜漸慎之在始,校園安全豈容輕忽
周家華 ( 2020年11月10日 11:28 )

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防微杜漸,慎之在始。日前所發生的馬來西亞女僑生遇害事件,真是令人痛心疾首、悲痛萬分。每當此類事 ...

社會

關於長期照顧3.0的願景與怨景…:挑戰與...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6 )

在當前人口老化的大時代背景底下,長期照顧(long-term care)成為全球各國要急迫面對的重要議題,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 ...

社會

當家庭變成傷害的場所…:臺灣嬰幼兒受虐...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5 )

當前的臺灣社會環境裡,越生越少的少子女化現象,業已成為國家安全的一項重要議題,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嬰幼兒受虐事件的比率卻反而出現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科經

環島高鐵既不可行也沒必要
林祖嘉 ( 2021年11月1日 15:12 )

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接受訪問時說,宜蘭高鐵和屏東高鐵未來都不排除有延伸的機會;他甚至還語出驚人地說,未來環島高鐵不是夢。由於這個餅 ...

社會

關於長期照顧3.0的願景與怨景…:挑戰與...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6 )

在當前人口老化的大時代背景底下,長期照顧(long-term care)成為全球各國要急迫面對的重要議題,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 ...

社會

當家庭變成傷害的場所…:臺灣嬰幼兒受虐...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5 )

當前的臺灣社會環境裡,越生越少的少子女化現象,業已成為國家安全的一項重要議題,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嬰幼兒受虐事件的比率卻反而出現 ...

空氣品質指標
AQI: 22
臺北市(萬華): 良好
PM2.5: 3µg/m3(低)
資料來源: 行政院環保署
更新時間: 2025/04/27 03:00:00
名家觀點
  • ( 4月18日 13:46)
    生育率全球最低的南韓,連降九年之後,去年終見翻轉;中國大陸也一樣,去年反彈了五十二萬名嬰兒。這也許是曇花一現,但台灣一向最能表現龍年效應卻落空,總有原因吧!陳時中政委即 ...
  • ( 4月18日 12:07)
    幾天前去看一位老朋友,談起當年念大學買不起原文書,大家搶著到圖書館借書影印,影印一張要兩元,沒錢只能挑重點印。基於此,朋友畢業後開始從事嘉惠學子的印書工作。讓學弟妹們有 ...
  • ( 2月27日 13:51)
    網路上流傳著二○二五是「卡不列克數」(Kaprekar number),亦即,二○二五不僅是四十五的平方,而且四十五正好是二十加上廿五。有人稱之為「怪數」,西元紀元以來並不多見。 也真 ...
  • ( 1月20日 14:43)
    四十年前我考取獎學金負笈前往美國念書,在飛機上我仍在懷疑這是真的嗎?從念小學開始,放學後我就要幫父親顧店,在寒暑假期間擺攤子賺錢,心心念念要減輕父母負擔,至於進大學、到 ...
  • ( 1月9日 11:55)
    蔡政府八年只針對公教進行所謂的改革,對於財務缺口最大且較急迫的勞保,不僅不敢改反而以全民納稅錢每年千億來貼補。這顆「類改革」的續命毒藥如今留給了賴政府,當在野黨試圖為公 ...
  • ( 2024年12月6日 16:58)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上個月12日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出,「接受九二共識即等於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論調;而本月21日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接受電台訪問時又再說道:「接受九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