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發展遭遇逆風。發行、成交等出現瓶頸,甚至在國際競爭中落後。10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台北排第28名,不僅輸3、4名的香港、新加坡,也落後上海、北京與首爾。處於劣勢的
台灣,必須策略轉舵急起直追,調整資本市場稅制成首要之務。
證所稅上路後,負面影響一一浮現,興櫃市場首當其衝。證所稅瞄準興櫃市場,個人在興櫃市場上出售10萬股以上,就必須採用核實課稅,所得稅率高達15%。即便長期持有到企業上市櫃,也須核實納稅,降低企業參與資本市場誘因。興櫃登錄家數驟降,2013年只50間,距離2010年的106間,一半都不到。低迷數字透露,未來上市櫃家數恐難樂觀。
交易動能疲態顯現。證券所得稅復徵,干擾投資人交易意願,成交量也因此下滑。2012年第2季證所稅通過,每日成交量降至1,000億以下,相對前3年穩定維持在1,200億元以上,差距甚遠。缺乏流動性的證券市場,就有如一灘死水,籌資、投資功能受限,證券產業陷發展危機。即便主管機關連射4箭,既上調融資券成數,又鬆綁交易限制,意圖刺激成交量,但成效始終有限。
探究量能萎縮原因,大戶消聲匿跡是關鍵。證所稅未施行前,季成交5億元以上大戶,每季成交超量超過1兆,確定復徵後跌至8,000億以下,人數也從1,000人以上,下降至6、7百人。國內證券市場以自然人為主,佔成交量超過5成。造勢者角色往往由大戶擔綱,若大戶失蹤,就如船航行在靜止不動的湖面,失去方向。成交量能要高,難上加難。
大戶所去何處,海外投資成新方向。2012年後,海外證券投資金額持續走揚,光2013年就高達370億美金,今年上半年也有219億。投資海外成本低,除了可透過國內金融機構的信託、複委託架構,成為私人銀行客戶,更有專人服務。因此當國內市場失去利基,資金外移速度往往超乎想像。
金融市場競爭走向國際,政策不能再閉門造車。以區域競爭框架思考,建構具有優勢的市場制度,絕對是政策的重中之重。台灣資本市場主要競爭對手,為香港、新加坡與中國大陸,在交易、資本利得與股利所得上,國內證券市場明顯缺乏吸引力,其面向有三:
第一在交易稅上,台灣徵收證券交易稅,另外三地則主要是印花稅。台灣針對賣方課徵0.3%證交稅。香港對買賣雙方各徵0.1%的印花稅;中國大陸印花稅更低,只針對賣方收0.1%;新加坡則對買方收0.2%印花稅,但是若無實體交割即可免徵。台灣交易稅率,明顯高於其他三地。
第二在資本利得上,台灣稅制顯然較為複雜。中國大陸個人交易所得免稅;新加坡、香港則原則免稅,只有在特定條件下,將其視為一般所得課稅。台灣有核實、設算等兩種計稅方式。個人所得部分,未上市櫃交易、興櫃交易、上市櫃前取得與非境內居住者,皆須強制核實課稅。明年大戶條款實施後,設算制度將再次上路。
第三在股利所得上,台灣稅負也較為吃重。香港、新加坡股利所得免稅,中國大陸則只須就源扣繳10%所得。對比台灣除了股利要納入綜合所得稅併計,股利所得給付超過5,000元以上,也須繳納2%的補充保費。再加上回饋稅三讀通過,今年所得超過1,000萬,稅率就會達到45%,更加重高股利所得族群負擔。
租稅制度強調「輕稅簡政」,但資本市場稅負設計顯然不符學理。租稅負擔高於其他市場,計算方式也較複雜。所以才造成資金外移、成交量縮減、上市櫃意願低落,甚至影響到證券市場的國際排名。
台灣證券市場排名漸趨落後,2003年市場成交值亞洲第2,2013年則跌落至5名之外。近2年成交量萎縮尤其嚴重,2011年台灣證券市場成交值有8,899億美元,到了2012年降至6,785億,2013更只剩6,240億。主要亞洲市場,只有台灣連續兩年萎縮,稅制調整打亂資本市場步調。
台灣在製造業供應鏈之關鍵地位及服務業的成熟發展狀況,台灣股市應是充滿潛能的,只是因肩背沙包腳綁沙袋,束縛自宮阻礙了股市應有的發展。要如何力挽頹勢,筆者認為再次調整證所稅有所必要。首先取消大戶條款、興櫃交易所得課稅,讓投資大戶回流,拉高市場交易量。再者,除去上市櫃前取得核實課稅規定,提升企業參與證券市場誘因。而未上市櫃交易,宜再次回歸最低稅負制。如此配套調整稅制,才能讓台灣資本市場交易回歸常軌,激發先前市場活力與潛能,再創榮景。
(本文刊載於2014年12月16日工商時報)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