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當選中國
國民黨黨主席後,其主要政見,自然成為顯學,其所強調的:
兩岸交流和平互利本是民眾所期待的,但因分配的扭曲,特權的疑慮,加上少數台商回台後的惡劣行徑,加深了人民對我們的不滿等言論。已獲得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善意回應,他在平潭兩岸農漁業交流座談會時表示,請
台灣民眾放心,會進一步擴大兩岸各領域交流,滿足兩岸民眾期待,「讓台灣基層民眾的荷包都鼓起來」,會做到讓台灣民眾有感。
大陸方面總算正式且了解分配的正義與社會基本權的實現,才是台灣公民所迫切需要的。理論上,台灣是自由公平,完全競爭的社會,在既有的法令規範下,有事業企圖心的農漁業製造者,均會想辦法將其產品銷往大陸。問題是,農漁產品是需要實體交割,誰掌握通路,誰就取得商機,特別是完全取得了向賣方殺價,向買方抬價的權力。
台灣如此,大陸更是如此,大陸相關官署,更有向大陸消費者推銷台灣農漁產品的權利與義務。大陸表面上,是實現市場經濟,但其公司經營的模式,有許多特許的影子,與完全競爭的社會及私經濟體,尚無法相提並論。經濟學上基本供給與需求的理論,並不能完全適用,如台灣農漁產品,值高且多人追求,價格自然上漲,公民受惠有感,如需求減少,價格自然下跌。特許是可以創造需求,也可以製造假需求的假像,在通路及買賣的個體上,以少對多,自然可以控制價格。
如兩岸行政官署,決定誰可以做生意,誰可以掌握通路,進而迅速核發相關執照,開方便之門,而未公平遍及於有志從事類此行業的公民大眾,百姓自然懷疑特權介入。由於兩岸農漁業相關產品,相互交換往來,是一塊極大的餅,且勢不可避免,除農漁產品的製造外,其培育、加工、行銷、包裝、通路、宅配、運輸,均是很大的商機,早該開放與全體台灣公民或中小企業參與,於此可大量增加創業及就業機會,對解決台灣年輕人
失業問題有極大的幫助。
就大陸而言,在公元2021年時,將達到人均GDP一萬美元的小康社會境界,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第一個夢想,於此,大陸的購買力及消費力,係持續增長的,台灣確應掌握這股商機,奠定基礎,為全體公民謀福利。
至於如何解決分配扭曲、特權疑慮的問題呢? 一言以蔽之,兩岸互利,崇法務實而已,不要製造更大的企業與特權,開放農漁業進出口的商機給一般公民及中小企業,就可達成初步目標。終極目標,有賴大陸的行政官署及體系,盡力促成,較多的買家及企業向台灣「長期且持續」的購買台灣農漁業產品,在公正的法令及遊戲規則下,做好當地行銷的工作,甚至進一步大量開放台灣人去大陸,賣台灣人的農漁業產品,才是務實的作法。
兩岸互利的崇法務實,與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提倡的依法治國,係一脈相通的,後者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實際上就是解決分配正義,掃除特權問題。當習近平大力打擊貪腐,起訴黨政高官,繫予囹圄之際,就是向全球宣誓,大陸將邁向2049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完成之日。
而朱立倫於此提出兩岸交流和平互利,應注重分配正義,特權疑慮的說法,不僅創新突破,且係深具前瞻的說法。筆者對此相當敬佩,雖然對其內閣修憲說,有南轅北轍的不同看法。但當台灣西方資本主義的制度,首次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撞出分配正義、掃除特權、依法治國的火花時。不僅是學理的探討、農漁業務實的出口上,對台灣的公民,及大陸的老百姓,均將也受惠無盡。
(本文刊登於104.01.30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