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陸股成交量再度突破天際,來到1.8兆元人民幣(滬深兩地加總),創下全球有交易所歷史以來單日的最高成交紀錄。量能創新高的同時,價格也同步登高。大陸股市的熱絡,有專家學者指出,這是大陸官方採行一系列金融改革開放政策的結果,包括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實施滬港通、開放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設等,使得資金跨境流動加速,連帶也刺激大陸資本市場的發展。
雖然大陸目前仍舊實施嚴格的資本帳管制措施,且利率及匯率市場化程度相對滯後,但隨著金融改革持續進行與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這些管制措施及違背市場法則的作法都將逐步取消,轉而接軌國際。而在預期心理發酵的情況下,羊群效應或獸群現象的驅使,自然帶動資金蜂擁而入,推升大陸股市一波接一波的上漲。於此同時,周遭經濟體在資金外溢效應的作用下,也頻創新高。
面對國際股市的榮景,台股近日量能雖也出現增溫,並帶動指數盤中突破久違的萬點大關,然而相較其他如大陸、香港、日本等地的股市,台股漲勢顯得溫吞,且量能也沒有明顯放大,與過往台股萬點時動輒兩千多億元的成交量相比,可說是遠遠不及。量價背離,是一種警訊,也意味著台股可能存在著長期的結構性問題。亦即,台股市場的發展,無論是從發行面、交易面或籌碼面來看,都有萎縮的跡象。
為何會有此情形發生,或許可從政策法規及業務商品兩個層面加以解讀。首先,在政策法規方面,由於主管機關在訂定相關金融法規制度時是依行業別分別制訂,導致法規過於重複繁瑣,業者也難以依循,因而弱化資本市場效率。除此之外,我國雖已於1987年解除外匯管制,鬆綁國際資金進出,但在外匯管理上仍是以偏嚴的心態對待外資,使得資金移動受限,連帶地也無法提供足夠的誘因及環境吸引國際知名或跨國企業來台上市,自然消弱資本市場動能。
其次,在業務與商品方面,由於主管機關過往都秉持著「監督」重於「管理」、「防弊」重於「興利」的心態看待金融業務及商品,在監管嚴格及正面表列的管理下,造成金融業者在開發業務及創新商品上處處掣肘,從而選擇出走海外經營相關業務及開發商品。另一方面,國內專業投資者也因為金融商品選擇過少,而傾向到海外金融交易平台如香港及新加坡等,從事相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此些均導致國內資金持續出走,並創下金融帳連18季淨流出的歷史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國內金融業者選擇出走海外開發新的業務與商品,然在海外金融交易平台中,台股連結商品仍是台資券商的業務重點,也是較具吸引外資的金融商品之一。雖然主管機關刻正推動金融進口替代方案,希望吸引海外資金來台投資,但卻忽略了相關法規、業務及商品的限制。換句話說,資金不易回流
台灣買台股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為法規上的商品連結限制,使得業務限縮。更不用說,業務及商品的限縮將造成兩大問題:第一,資金跟人才大舉外流至制度環境更為開放的香港及新加坡;第二,國內主管機關將無法有效規管屬於當地資金,也無法有效進行稅捐稽徵的行為,此皆不利資本市場的發展。
法規限制與資金外流這兩大結構性因素,造成台股價格上漲,量能卻無法相應跟上的量價背離問題。要解決此問題,唯有對症下藥,全面鬆綁相關金融法規,尤其是資本移動的管制;另外也需思索提供更多、更具吸引力的金融業務及商品,吸引資金回流。畢竟對資本市場發展而言,量能是必須的,因為其代表證券市場的籌資功能。一旦量能低迷不振,企業籌資能力也將隨之弱化,長此以往,資本市場將形同一灘死水。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大陸的金融市場發展雖遠遠落後於台灣,但近年來在胡錦濤及溫家寶的主政下,積極地進行金融改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施行利率及匯率市場化、鬆綁跨境資金移動限制等,都讓大陸的金融市場蓬勃發展。而接續的
習近平與李克強,除了蕭規曹隨外,更於第十八屆三中全會與四中全會強調發揮市場機能的重要性,宣示將打破當前市場壟斷的情形,特別是金融市場的壟斷行為。而在習李體制下,金融改革的重心也逐漸移向資本市場,藉由活絡資本市場的運行,改善異常傾斜的融資結構,平衡直接與間接融資的比重。邇來證券市場的熱絡就是成功的代表作,也高度吸引全球的目光。
古有云:「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對於人治色彩鮮明的大陸而言,領導人對於一國的金融政策走向顯然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同樣的例證,雖不見得適用在台灣身上,但值此台灣金融發展需要大開大闔、大破大立之際,主政者的金融戰略或許得站上更高層次的位置思考,才能帶領台灣的經濟與金融走向全新的藍海,而這也是全民殷切的企盼。
(本文轉載於2015年4月29日中國時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