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海基及海峽兩會簽署海峽
兩岸金融合作協議,揭開兩岸金融合作序章以來,兩岸金融合作就以十分迅速的步調展開。從一開始的摸索試探,到政策大幅鬆綁,再到實地佈點投資與策略聯盟,現已逐步邁入深水區。在這過程中,無論是官方或民間,兩岸的態度都極為積極。
台灣方面著眼的是大陸龐大市場與商機,大陸方面則聚焦於台灣長足金融發展經驗、甚至覬覦民心向附。雙方各有盤算、各取所需,自然而然就加速兩岸金融合作的進行。迄今為止,兩岸金融合作具體成果包括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簽署、金融業置入
ECFA早收清單、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金融監理合作平台建立、貨幣清算機制全面開展等。
然而,隨著兩岸金融合作逐步邁入深水區,雙方也開始遭遇一些瓶頸及挑戰。比如兩岸
服貿協議的擱置,大舉限縮台資金融業者拓點投資機會,尤其是證券業者引頸企盼的大陸全資全照好不容易開放,但卻卡關服貿遲遲無法推動,更不用說1,000億元人民幣RQFII額度無法動用,使得國內龐大人民幣存款在回流管道受限下,大多僅能轉存中銀台北(人民幣清算行),賺取微薄利息。而協商已久的兩岸貨幣互換協議,不知是基於政治因素或有其他考量,也是遲遲未有下文。面對這樣的局勢發展,兩岸金融主管機關似乎應該轉換思維,尋求兩岸金融合作的突破。
首先,思考如何推進兩岸資本市場的合作與發展。當前大陸股市在金融轉骨及滬港通的推波助瀾下,方興未艾。更不用說,以中國大媽等散戶為主導的市場結構,目前開戶人口比例仍低,未來隨著新散戶的加入,將有無窮想像空間,推升陸股量能並拉高本益比。對比之下,台股卻因內耗及外部資金磁吸效應,形成一灘死水。若能推動兩岸資本市場的互連互通,將可望改善台股量能不繼之情形。特別是在滬港通已通、深港通正要通之際,台股市場加入正是時機,除可壯大兩岸資本市場規模外,更可藉由兩岸資本市場強烈互補特色,帶動兩岸資本市場全面發展。尤有甚者,加速台灣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同時帶給台灣更多金融商機。引資回流,不就是金融進口替代政策的初衷?
其次,當前台灣人民幣存款累積速度驚人,短短兩年間已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對比香港,從2004年開啟人民幣離岸市場以來,一直要到2010年底人民幣存款才首度超越3,000億,整整花了七年的時間,台灣連一半時間都不到。面對如此龐大的人民幣資金池,兩岸金融主管機關應進一步思索如何活絡資金的運用。台滬(深)港通是可行方向,創造誘因吸引陸資企業來台發債、擴大寶島債市場規模也是一大方向,但短期最有效益的還是儘快讓RQFII與兩岸服貿協議脫鉤。香港高達2,700億RQFII額度已經用罄,金管局還想進一步跟大陸要求提高額度,顯見這個人民幣回流管道對於資金去化極為重要。
此外,為避免龐大人民幣資金池可能對我國貨幣政策造成干擾,甚至加大金融市場動盪,兩岸貨幣主管機關可思考建立資訊交換管道與對話窗口,進行貨幣政策協調。國際金融理論指出,當區域經濟漸趨一體化時,小國貨幣政策容易受到大國貨幣政策影響。面對
兩岸經貿加速整合之際,台灣民眾及企業持有人民幣意願大幅提高,本國貨幣需求波動自然加劇,無形中造成央行在擬定貨幣政策時,不易預測貨幣需求,同時也弱化貨幣供給的控制力。若能透過貨幣政策協調,充分溝通彼此的貨幣及金融政策,並合作監控兩岸資金移動情形,將可提高政策效率、減低金融市場波動,甚至進一步防範金融危機發生。
最後,值得一提者,當前金管會為推動我國金融國際化,積極鼓勵金融業者打亞洲盃,但設定目標卻以東南亞國家為主,未將大陸列入優先順位,頗值商榷。以日前金管會在限時限量的前提下,開放壽險資金可協助集團布局亞洲為例,就是基於兩岸問題複雜,而將大陸排除在獎勵範圍之外。這樣的做法,其實會扼殺業者的努力與衝勁。因為無論是就設點、合資、併購或策略聯盟來看,大陸的市場及商機都遠大於東南亞國家。光就銀行業而言,大陸一家分行或子行的一年平均獲利,就幾乎是台灣分行的七倍之多。這樣的獲利潛能及市場,卻未受到政策重視,殊為可惜。
中國大陸刻正推動經濟、區域及產業三大結構轉型升級,其中金融服務業扮演至為關鍵的角色。以十二五規劃調結構過程來看,幾個重點推動項目,包括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及匯率市場化、資本市場活化等,都跳脫不了金融改革與發展的影子。如今十三五規劃箭在弦上,基本走向已確定延續十二五規劃精神,包括金融服務業發展及金融體系改革與開放等,預期仍將是十三五規劃的核心內容,因此兩岸金融合作在未來勢必有更大想像及發揮空間。更不用說,近期熱議的亞投行,作為
一帶一路的資金供應者,勢將牽引出龐大金融商機。台灣如何掌握此機遇,利用現有兩岸金融平台優勢,積極尋求兩岸金融合作機會,進而帶動台灣經濟及產業發展,非常值得深入思索。
(本文轉載於2015年6月11日旺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