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經濟景氣低迷已持續長達九個月,目前仍處於低谷,景氣對策信號仍為最低分之深藍燈。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八月十七日發的『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今年第二季經濟負成長百分之二點三五,預測第三季將續負成長百之二點四五,第四季是否會出現正成長百分之三八,端視國際景氣是否迅速復甦而定。
然由最近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降息動作及其對美國未來景氣之分析,幾乎已可確定今年美國經濟景氣不可能復甦。再加上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及金融時報也都不看好今年下半年之國際景氣,因此第四季我國經濟成長恐不樂觀。
在經濟前景不確定情況下,無論國際及國內之經濟變化,均無法開啟國內投資契機,加以國內新興科技事業,例如生物科技產業才在萌芽階段,研究創新速度仍然緩慢,是以在可預見的將來,投資成長一時還看不到具體成果,以上半年民間投資情況而言,衰退幅度達百分之十點九,預測下半年亦將衰退百分之十七點六。另外,在民間消費方面,因財富縮水,民間消費傾向日趨保守。失業人口日益攀升,所得效果將使民間消費更加低落。上半年消費成長率僅達百分之一點五,預估全年成長率僅及百分之一點九。與過去至少達百分之六之消費成長率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面對國內需求不振的情況,照理應以增加公共支出彌補缺口,然而單是擴大公共投資及消費。若無法刺激民間投資及消費意願,恐怕陷入持續擴大政府支出而不利財政困境。論者常以日本經驗案例為證,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經發會的召開,就整體經濟進行診斷,從而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就顯特別重要,尤其是兩岸經貿政策開放之共識若能落實,更可為國內產業開創新的契契機,帶動國內經濟發展,對國家、對兩岸都有正面助益,其具體效益包括:
第一、兩岸經貿政策之調整,重要的不僅是解除企業投資限制,消除不必要的貿易障礙或壁壘,使兩岸投資貿易行為能運行無礙,更重要的是,化被動為主動,以積極的作為,有效的管理,面對競爭,掌握機勢,例如:在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我們並不迴避對岸農產品進口對我之衝擊,而是未雨綢繆,預為因應,並且在製造業、原物料業等其他方面,運用我技術及產銷優勢,加強對大陸之出口,從而促進生產及投資成長。此外,若准許大陸產品進口,至少短期內亦可帶動相關貿易商業之投資活動。
其次、開放國內具有國際競爭力之產業赴大陸投資,若能輔以垂直分工之策略,再加上開放境外轉運中心通關措拖,必能帶動國內人才優勢,開放大陸投資只要做好事前規劃,不但不會造成產業空洞化,反而有益短期刺激國內景氣。
第三、在金融服務方面,無論開放OBU或外匯指定銀行(DBU)與大陸銀行直接通匯,都可降低企業通匯成本,並且可增加銀行收益,創造銀行新業務。若能經由外指定銀行及其信託部引進陸資投資國內不動產及證券,將進一步創造新投資契機,刺激國內景氣。
第四、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亦可帶動國內觀光事業發展。對於日益低迷的觀光業,其投資準備工作應可望增加。
第五、境外航運中心開放貨品通關入出境,伴隨著加入WTO之兩岸貿易開放及企業投資大陸活動增加,對於促進航運業之營運及投資均有助益,尤其是航運業者對於港口運輸設施之投資將呈現大量投資現象。
總之,兩岸經貿政策,若能有步驟的開放,掌握時機,妥擬策略,應可為業者創造商機,增加投資機會,從而帶動經濟的整體成長,而若能進一步透過兩岸協商,訂定台商投資保障協定,對我方將更為有利。
(本文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刊登於90.8.29青年日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