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由於經濟成長趨緩,失業率節節攀升,景氣前景不明朗與民間消費日趨保守,國內『通貨緊縮』現象已日漸明顯。造成『通貨緊縮』的主因,除了產業技術進步遲緩,競爭力下降外,國內需求不振,包括消費與投資減弱,被公認為主要病因。
就產業競爭力問題而言,近年來傳統產業及農業競爭力早已呈現衰退不振的現象。箇中原因,除國內土地及勞動成本、環境標準提高外,人才及資金不斷流向高科技產業,以及來自中國大陸及其他新興開發中國家之低廉生產成本之競爭,都是主要因素。
而在高科技產業方面,其情況亦令人十分憂慮。由於國內高科技多為國際大廠之代工製造廠(OEM)及設計製造廠(ODM),並未發展成為自創品牌及擁有相當程度之研發能力,此隨著部分業者赴大陸投資設廠,也逐漸引起大家對於產業、資金及人才空洞之疑慮。
因此,本次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適時召開,結合朝野產官學及民意代表之力量進行研討,乃成各方希望所冀,亟盼能就此解決相關問題,營造有利環境,提升企業競爭力。會議結果令人相當欣慰,特別是在企業最重視的人才、資金與技術取得方面,獲得諸多共識,不但決定提高海外專業人才來台工作誘因,擴大國防役適用範圍優先提供民營企業等有關充實科技人才供給,而且在創投管理公司上市上櫃限制亦加以放寬,以利資金取得。此外,為協助產業推動電子化,將盡速通過『電子簽章法』,引進並制定產業電子化相關技術及標準,以結合資訊網路時代的來臨。
在技術層面與提升企業競爭力方面,則將積極推動中小企業策略聯盟,促成異業或同業經營交流,並加強產業技術研發工作,統籌整合研發資源,推動產、學、研究部門間之研發聯盟或合作,以增強技術及產品之研發合作。
為迎接生物科技時代來臨與因應加入WTO後所受之衝擊,會中對強化農業研發及促進農業轉型升級亦有諸多共識,例如決定發展生物技術、自動化、環境控制等高科技農業,加強研究關鍵性生物技術,應用於種苗、魚苗、花卉等研發,以創新育成新品種。此外,為提升農業競爭力,一方面要求政府協助整合農業運銷班,結合小農為大農,輔導建立企業化、資訊化制度化之產銷組織,另一方面選擇重點產業及產品項目,整合農業核心資源及行銷通路,推動農業產銷、加工“休閒等策略聯盟。
整體而言,與會代表不僅反映出『力矯時弊』的殷切期盼,並且確能針對產業界關切的問題,商討解決之道。表面上看,有些建議或許顯得零散或流於枝節,但都是企業界面臨的實際問題,如果能完全落實,對於企業信心的建立,加強投資誘因均有莫大助益。如:當前投資環境改善的重要關鍵,便是行政效率提升及中央與地方招商之作業障礙的排除,此包括加速簡化投資審議流程、排除民眾非理性抗爭、推動政府改造、盡速完成『中央政府機關組織基準法』及『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草案之立法工作等等,此次會中均已獲得共識。
另為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土地取得亦是極為實際的關鍵性問題,因此會中作成建議,促請經濟部工業局提出放寬工業區土地使用限制、彈性調整工業區土地售價、擴大出租及允許作價投資等措施;而針對滯銷工業區土地,也將分年編列預算取得地權,再租售給廠商。
其他有助企業營運的作法,尚包括穩定工業用水及電力供應,進一步制定『企業併購化』等。
綜言之,經發會在投資及產業兩大議題之主張已獲得諸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如果主管當局均能落實在政策及行政工作層面,必能發揮「綱舉目張」之效,其成果必然十分恢弘,不僅對於當前經濟環境改善有相當程度的助益,亦可使我國經濟早日脫離景氣低迷的谷底,提升國家競爭力。
(本文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刊登於90.8.30青年日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