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Free Trade Areas。)
川普是
美國第一位沒有當過國會議員或是州長的總統,先前大家並不清楚他的政治立場,只能透過他在競選過程中的發言,了解一二。然而,在競選過程中,候選人為了爭取選票,經常會有一些較激進的說法,再加上川普本來就是一位經常喜歡發表不同看法的人,所以大家對於他的一些特別偏激的言論,其實並不需要太過於認真。
然而,川普畢竟坐上了全球權力最大的美國總統大位,他的想法雖然不能完全實現,但是未來美國政策必然會朝此一方向移動。其中有一些屬於純粹政策面的議題,尤其是經貿方面的,到時候川普的想法很可能就會一步步去實現。
基本上來說,川普競選過程中與經貿有關的主軸,是他一定會以美國國內經濟為主,一些他認為可能會傷害美國經濟或是就業的自由貿易協議,都需要重新協商,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議」(
TPP),川普在競選過程中已經多次表明,他會要求重新協商TPP。
另外,對於一些國家對美國大量出口,導致美國國內製造業萎縮,其中墨西哥、日本、大陸及
台灣都曾被他特別指名。大陸與美國的貿易中,每年都享有大量的貿易順差,川普直接說如果他當選,他要對大陸商品課徵45%的關稅。另外,川普也主張減稅,包括同時降低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同時簡化所得稅級距等等。
從川普的這些觀點綜合起來,可以得到一個很清楚的結論,未來川普的經貿政策一定是會走向所謂的保護主義,雖然不一定會中止自由貿易協議,但是因為美國會要求更多的條件,最終將會使包括TPP在內的許多貿易協議因此而延遲,甚至無疾而終。另外,比方說,他雖然不可能真的對大陸課徵45%的關稅,除非他能找到證據指出大陸在某種產品上真的有傾銷,否則如果美國逕行對大陸課徵高關稅,將會違反WTO的規範。但是,川普可能會要求大陸在某些產品上開放或增加對美國的進口,否則就會採取一些其他的做法。總之,雖然川普不一定能對大陸課徵高關稅,但是未來美中之間的貿易戰爭,很可能會不斷出現。
因此,我們可以預見,不論是未來多邊
FTA,或是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都會受到重大影響。也就是說,在川普就任之後,近年來成長速度已經大幅減緩的國際貿易,可能會更加的受到阻礙。而這對於經濟體較大的國家,如美國、中國,可以利用其國內市場的需求,而減少傷害;但是,對內需市場較小的國家,例如台灣,未來受到國際貿易萎縮的衡擊就會很大。
對於台灣而言,因應之道就很明顯了。因為新政府上任以來,不願意接受
九二共識,使得
兩岸關係急凍,
兩岸的服貿與貨貿等協議可能也因此無疾而終。
而新政府的因應之道,一方面爭取新南向市場的支持,一方面投入更多的努力,希望能加入TPP。但是,現在看起來TPP生效遙遙無期,而且生效後,台灣又需要再與這些國家談判,因此,蔡總統任內可能無法完成進入TPP的目標。
所以,如何擴大並加速南向,就成為重要選項。但是,東協十國已經與大陸、日本、韓國、紐澳及印度都簽署了個別的FTA,現在他們也在努力協商多邊的「區域綜合經濟夥伴協議」(
RCEP)。台灣如果想要積極進入南向國家,現在就應該更努力參與RCEP,或是與其中的個別國家洽簽FTA。蔡政府應該做好與這些國家洽談和協商FTA的路徑圖,並且努力的完成。另外,中國大陸畢竟是台灣的最大貿易市場,因此,如何爭取與大陸重新回到談判桌,應該也是蔡政府要努力的目標。
(本文刊於2016年11月13日經濟日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