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中美、中日、中印等大小衝突不斷,新冷戰一詞不脛而走。CNN以斗大標題報導〈中日島嶼之爭將會引發亞洲下一個軍事衝突?〉指出,釣魚台列嶼更名將引發中國與日本更激烈的衝突情勢,甚至會蔓延到
台灣身上。同時,中印邊界加勒萬河谷衝突,爆發投擲石頭、揮舞狼牙棒等攻擊事件,引起中印軍方都各有死傷。外媒引用這是中美新冷戰格局下的國家衝突危機,將會引發未來戰爭的可能性。有鑑於此,新冷戰到底代表什麼?當國家間衝突升高時,冷戰會轉變為熱戰嗎?
過去
美國修正主義歷史學家曾批評冷戰爆發,是因美國錯誤外交政策造成。美國總統沒有顧及蘇聯領導人想法,一意孤行,導致未與蘇聯溝通就把自己的政策公布,外加上不尊重各自勢力範圍所造成冷戰格局。現實主義國關大師雷蒙‧阿宏曾為美國進行政策辯護,認為美國不是冷戰的始作俑者,因為阿宏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身為帝國卻不是帝國主義者,因此不會主動挑起國家間爭端,同時各個國家因經貿交流密切,更不易發生戰爭危機。外加上冷戰期間美國與他國建構內部祕密溝通管道,有問題經過管道協商即可,如古巴飛彈危機即是最好一例。之後,美國總統又再歷經越戰與水門案後,外交權縮減與誠信問題讓總統無法獨斷專行。
但反思美國修正主義歷史學家的批評是具有正面價值。因為要點醒美國外交政策的錯誤與自利,會造成國家衝突一觸即發,同時提醒美國要尊重他國,在衝突形成前要做好配套措施,如溝通或給予他國下台階等具體條件,使他國能在維持尊嚴狀態下,又可向國內人民交代,才不會讓衝突情勢升高。
如今,在中美新冷戰格局狀態,釣魚台更名關乎歷史與主權,這雖會牽動中、日關係的變動,但在各個國家相互克制與全球經濟景氣尚未復甦情況下,任何一方都不會成為挑釁方。至於中印邊界衝突的兩方雖是具有強烈民族主義之國家,現在的衝突回應國內民眾期待,但要真正變成戰爭目前尚無可能。因為在中美新冷戰格局下,中日、中印不會有實質戰爭衝突,但卻會在相對抑制彼此力量下形成具可控的競爭關係。
台灣潛藏於衝突國之間,可能因大國間利益交換使台灣權益受損。蔡總統外交政策的「選邊站」,更容易犧牲台灣利益,甚至為討好對方而不敢作聲。這點是台灣在新冷戰格局下必須注重的問題。因為
兩岸關係呈現零互動,與其用「蹭中」來加分,台灣應回歸務實外交,必須要重新思考台灣定位,要應如何從大國競爭狀態不被犧牲掉才是!
(本文刊登於2020.06.25中國時報言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