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於人口推估及其人口世代發展拉警報的延伸性思考,背後實有其回應於人口教育素養及其相關策進作為之必要。
話說:行政院國發會委員會議通過最新2024-2070年人口推估,結果顯示未來長期少子女化及其高齡化的加惡現象,將更趨於明顯,至於,相關的變遷指標包括有:首先,根據最新推估,假設在未來每位婦女一生僅生育1名子女之『中推估』的前提底下,未來短期人口重要時點將維持前一版的推估,但是,長期而言,少子女化及其高齡化現象只會更形嚴重,遠地不說,內政部統計今年(2024年)1至9月出生數為9萬7,733人,粗估新生兒人數約莫13.2萬人左右,堪稱
台灣史上最為黯淡無光之龍子、龍女的生肖年效應,連帶而來的是,截至今年(2024年)九月為止,全台百歲人瑞共計有5,542人,比去年的5,011人,一口氣增加531人,這其中2,024人(36.5%)更是今年剛加入『百歲俱樂部』的長輩,該項一推一拉的加惡效果,更是讓幼年人口數及其老年人口數的老化指數,呈現極度對立的反差現象,況且設定每位婦女一生僅生育1名子女的『中推估』前提,早已鬆動甚或無量下滑至低於1名子女的生育窘境。
其次,未來台灣地區總人口會持續下降,總人口將由2024年之2,340萬人,減少至2070年之1,497萬人,減少844萬人,這其中的0-14歲幼年人口減少171萬人,15-64歲青壯年人口減少920萬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則是增加248萬人,如此一來,從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之7%的「高齡化社會」,快速邁進占14%的「高齡社會」、占20%的「超高齡社會」,抑或是一舉突破近50%的「巨量高齡社會」(Huge aged-society),以此觀之,未來長期的老化程度將再行提升,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之比率預估由2024年之19.2%,提高至2070年之46.5%,同一期間的年齡中位數也將由45.1歲提高至62.4歲,與此同時,由原3.6名青壯年人口扶養每1名老年人口,減少為每1名青壯年人口即需扶養1名老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總人口持續下降的推估,若是進一步納入社會性增減的人為因素,那麼,未來台灣社會的人力量質議題,勢必是比想像中來得嚴峻、棘手。
最後,進入「超高齡社會」時間點固然還是維持2025年不變,也就是說,明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才會超過20%,只不過,於此同時,台灣已有7個縣市政府卻是率先邁入「超高齡社會」之林,但是,束手無措的各項因應對策,指陳出來關注的重點,就不全然在於「超高齡社會」的時點,而是面對從超高齡縣市到跨年齡台灣社會的世代共生共存,關乎到勞動市場、經濟產業、社會環境或財政收支的整全多層擘劃藍圖,又有無創造性轉化的大幅變革,畢竟,人口推估而來的人口發展警訊,告誡台灣地區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的結束時點將會落在2028年之際,亦即,預估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將於2028年低於2/3(66.7%),致使人口紅利正式宣告消失,誠然,當代生育率的加惡下降,使得受撫養的幼年和要接班之工作人口的相對減量、減少,這已然是一項人口教育的基本素養,但是,何以各項的擴張作為都是背離少子女化的變化趨勢,進而錯判、錯失可能的應變對策,這才是叫人感到匪夷所思之處。
好一個人口推估的人口發展衝擊影響,只不過,如何從慣例的官方報告,據以思謀整全多層且具體可行的各項因應作為,就此而言,國家機器的束手待斃和社會大眾的習得無助,兩者所相乘而來的『人口推估想像浮世繪』,這才是針砭該起人口變遷圖像的掛慮、憂心所在。
(本文曾刊登於113.10.18 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